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对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2月28日896例做降钙素(PCT)的标本进行分析。PCT>0.25ng/mL的患者163例,临床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后,观察PCT水平下降程度,结合临床,观察疗效。结果PCT>0.25ng/mL的163例病例,临床全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PCT水平下降的有160例(98.16%),不下降的有3例(1.84%),无效的3例更换抗生素,治疗后,PCT水平下降。结论PCT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当PCT>0.25ng/mL的患者,临床及时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可以明显的得到控制。说明PCT的检测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脓毒血症的发生.

  • 标签: 降钙素原(PCT) 抗生素 指导临床 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肽,与细菌感染内毒素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近年来,降钙素(PCT)检测在早期诊断、指导抗生素早期使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PCT相比其他传统炎症指标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常作为临床的感染标志物。

  • 标签: 降钙素原 感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社区发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用药情况,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用药建议。方法在辖区内选择450例社区发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情况。结果450例发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670次,主要使用六类药物,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钙离子拮抗剂(24.92%)。单项降压药物使用的患者有117例;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的患者有173例;联合三种及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的患者有160例,这三种不同用药方式抗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是26.00%、38.44%、35.55%。社区发高血压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咳嗽、心悸、水肿、低血钾症等。结论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该加强抗高血压用药规范性,能帮助患者更准确的认识高血压并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同时合理的用药方式能提高药物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 标签: 原发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PCT)测定对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80例CODP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感染组45例和非感染组35例,另将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PCT含量,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方差分析及LSD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PTC含量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治疗前PTC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治疗后第3天高于治疗后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对其治疗效果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OPD 肺部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原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疾病患儿常见过敏分布情况,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儿科接收的过敏性疾病患儿110例根据年龄大小分成婴幼儿组51例、学龄前儿童组37例和学龄儿童组22例,采用德国欧蒙印迹过敏检测系统、美国拜美克公司试剂对患儿进行过敏检测,对常见过敏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防范措施。结果1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率为57.27%,尘螨组合1的阳性率最高,为42.86%,其次为牛奶(11.11%)、鸡蛋白(7.94%);男性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学龄儿童组的过敏原性阳性率、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婴幼儿组,三组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和吸入与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个季节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是过敏性疾病患儿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牛奶为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过敏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疾病患儿常见过敏分布情况,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将本院儿科接收的 过敏性疾病患儿 110 例根据年龄大小分成婴幼儿组 51 例、学龄前儿童组 37 例和学龄儿童组 22 例 ,采用德国欧蒙印迹过敏检测系统、 美国拜美克公司试剂对患儿进行过敏检测 ,对常见过敏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防范措施。 结果:110 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率为 57.27% , 尘螨组合 1 的阳性率最高,为 42.86% ,其次为牛奶( 11.11% )、鸡蛋白( 7.94% ); 男性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女性患儿( P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州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的分布情况,分析主要的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德国AlIergyscreen体外过敏检测系统检测208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常见的过敏检测,并计算阳性百分比。结果208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45.3%,常见过敏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户尘螨26.5%,点青霉15.3%,牛奶7.4%,屋尘6.2%,矮豚草4.2%,羊肉2.9%,蟑螂2.4%,栎花粉2.4%,腰果2.3%,鸡蛋白2.3%,牛肉2.2%,狗毛2.1%,蟹1.7%,桑树1.5%,虾1.4%,猫毛1.2%,芒果1.0%。结论在常州地区,最主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为户尘螨,食入性为牛奶,且患者血清中总IgE明显升高。

  • 标签: 过敏原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CRP和WBC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价值。方法选定2017年9月到2019年3月本院收诊的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及4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同期再择取4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细菌性肺炎)、对照组45例(非细菌性肺炎)、正常体检组45例(健康人群),均接受WBC、CRP、血清纤维蛋白联合检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细菌性肺炎重、轻度的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检测结束,观察组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重度症状患者的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细菌性肺炎轻度症状患者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重度症状患者的WBC与细菌性肺炎轻度症状患者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WBC、CRP、血清纤维蛋白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检出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联合检测 血清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 PCT)与 C反应蛋白( CRP)联合检测在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5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结果分为感染组( n=34)和非感染组( n=24),检测所有患者血清 PCT及 CRP水平。 结果 感染组患者入住ICU第 3d、 5d、 7d的 PCT及 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非感染组( P均 <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联合运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糖皮质激素对新诊断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新诊断ITP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小板水平、药物使用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60.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运用rhTPO和糖皮质激素对新诊断ITP来说,较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临床效果较好,对血小板水平有显著改善作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糖皮质激素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中应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及纤维蛋白变化情况。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纤维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1.81±0.41g/L<3.32±0.68g/L)。结论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时应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 标签: 凝血酶冻干粉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分别应用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初始治疗,比较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16年12月起~2018年11月毕,在我院选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匀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应用替诺福韦,观察组应用恩替卡韦。结果在两组患者之间,治疗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98.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初始治疗时采用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药物。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