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铅中毒之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多注,是因为它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即使是低浓度的摄入,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的健全发展,为了进一步跟踪调查以及早期干预铅中毒对婴幼儿认知功能及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影响程度,笔者于2012年2月对10113名健康婴幼儿中6-12岁年龄组的202名血铅含量较高的儿童进行了为期16个月的跟踪调查。经精心策划,准确检测,统计学分析得出了结论1、早期干预对血铅含量有影响2、孩子的视听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会明显加强,注意力分配能力、记忆力、学习迁移能力和学习成绩等综合智力均会得到提升。3、研究组血铅水平下降及综合智力的提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营养干预 血铅含量 智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观。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308例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时应掌握患最佳输注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增加血小板输注效果。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效果
  • 简介:新生儿糖尿病可以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与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两大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宫内发育不良即低出生体重。此外,这类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早,大部分都是在出生后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发病,因此,一般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的糖尿病我们都称之为新生儿糖尿病。

  • 标签: 新生儿糖尿病 单基因突变 宫内发育不良 低出生体重 常发病 永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治疗性血细胞采术的临床护理,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要点,有效避免和处理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采用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法,根据治疗方案对机器设定程序,分别对19名患者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采术。19例患者在进行1-3次(共25次)血细胞采术后,结果显示红细胞采术后血细胞降低指标明显,从而缓解因为血细胞异常增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在采集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发挥护理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卡西平药治疗成人新诊断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成人新诊断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卡西平药治疗成人癫痫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奥卡西平 成人 癫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后具有的牙龈美学效果展开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31例前牙美学区存在牙残根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单颗前牙种植体即刻种植与修复,并对患者义齿周围的软组织健康状况及牙龈美学效果展开观察与统计。结果治疗一年后,所有患者的种植体均出现了骨结合,且义齿周围软组织具备正常的外形,牙间乳头保存良好,龈炎并不相关。此外,患者对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后牙龈美学效果的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相比于颗前牙的延期修复,即刻种植修复可取的更为理想的软组织外形,牙间乳头的大小及外形等方面的美学效果也更符合患者的需求。

  • 标签: 单颗前牙 即刻种植修复 牙龈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种植天修复磨牙缺失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36例在我院要求种植修复磨牙缺失的患者进行为期三年的临床观察,患者采用BLB和CDID两种种植系统进行种植体修复结果在修复3年后,根据随访观察,有2例患者失败,34例成功种植修复的成功率为94.44%。其中,BLB种植系统出现基台螺丝松动1例,管松动2例。CDIC种植系统出现冠固体螺丝松动1例、基台螺丝松动1例冠破损1例。结论在修复3年内进行随访观察未发现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出现炎症的现象。可见双种植体支持磨牙缺失是理想的方式,能提高修复体和种植体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单磨牙缺失 双种植体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托吡酯药及添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托吡酯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其它抗癫痫药物基础上添加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其他癫痫药物基础上添加托吡酯治疗癫痫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癫痫发病次数,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托吡酯 癫痫 单药 添加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良性甲状腺结节切除术103例临床观察。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10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甲状腺瘤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与传统的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相比,甲状腺瘤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更加,可显著地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切除术 观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了解长治地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结构及分布特征,为无偿献血招募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本地区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方法用唐山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模块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本站捐献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以男性居多,占84.76%,年龄以36-45岁年龄段为主,初高中学历人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4.70%和32.92%,大专及上献血人次占4.91%;工人、农民和初高中学历是无偿捐献采血小板的主体人群;血型分布特征是B>O>A>AB。结论长治市捐献采血小板人群中固定献血者比例较高,科学划分目标人群,设计采血小板献血者针对性招募策略,做到开发与保留献血者两手都要抓,并做好献血后服务工作,是保障满足临床用采血小板的关键。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分布特征 招募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方法选取我院4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根据受伤部位分为A、B组,A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试验发现,味中药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铜、皂苷、多糖以及生物碱等,味中药通过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受体数目以及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拮抗物质的分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标签: 单味中药 胰岛素抵抗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51-01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配合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1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行髁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关节活动度下肢末梢血运手术时长及其术中出血量结果;16例患者在行髁膝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辅以护理配合,并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下肢末梢血运良好,术中平均出血量在100ml以下,平均手术时间在(1.1±0.2)h,手术进展均顺利结论;临床上行髁膝关节置换术的同时辅以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关键词髁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治疗成效前言;临床上针对早期骨性关节炎且不伴髌股关节受累患者,同时满足单间室内局限性软骨损伤条件患者的治疗常采用的是髁膝关节置换术,其目的是促进患者功能的早期恢复,同时将正常的关节结构尽可能保留,然而要想实现治疗成效的最优,除了将先进的治疗手段选择之外,还必须联合全面的护理干预[1]目前我院便采用的是该治疗模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以1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行髁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的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0.5)岁,并且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髁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症2.方法;2.1手术方法;在做好麻醉消毒和铺巾等工作的前提下,将患者的皮肤组织逐层切开,将膝关节内侧间隙充分暴露,屈膝90度的情况下行对侧胫骨关节面和髌骨关节面的检查,对关节腔进行清理,将增生骨赘和内侧半月板切除,并以此作为软组织平衡和松懈情况评价的依据之后进行股骨髁截骨和倒角的测量,将假体式样安装,再进行半月板垫片的测量,将试装假体取出,搅拌骨水泥并植入各假体,安装后做加压处理,待骨水泥固化后,将多余骨水泥去除最后将止血带松解,对伤口进行冲洗,在完成止血工作后将引流管放置,并将创面逐层关闭包扎2.2护理配合;一是术前加强患者的访视,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及其病情全面了解,同时将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体位麻醉方式等向患者一一告知,并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其将心理恐惧尽可能消除,进而树立治疗的信心二是做好物品和相关器械设备的准备,如小号骨刀冲洗器电锯电钻等,同时对手术室做好消毒处理三是术中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核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姓名手术部位过敏史等②体位护理,患者取仰卧位,下移患者,将两侧腿床板拆除,将患肢以专用的大腿搁架固定,屈膝120度,屈髋90度左右,小腿自然下垂,外展健侧腿床板并固定健肢,并将负极板黏贴于健侧大腿肌肉[2]将机械桌和手术床适当抬高,对无影灯亮度和距离适当调整③器械管理,也就是依据器械的使用顺序及其大小型号进行分开放置,保证手术的顺利性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限制人数,并且术者必须佩带双层手套,同时对规定区域进行严格消毒⑤体温控制,保证患者的体温在22~24度之间,将37度温体液输入,并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⑥安全使用空气止血仪,将止血带正确绑扎于患肢大腿根部,将衬垫放置于皮肤表面,保证包扎的松紧适宜受力均匀和平整,将血流阻断时间控制在90min内,避免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3]对于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的患者则应将止血带适当松解,保证放气的均匀,将肢体血流恢复一段时间后再阻隔,并放快输液速度,起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二结果16例患者在行髁膝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辅以护理配合,并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下肢末梢血运良好,术中平均出血量在100ml以下,平均手术时间在(1.1±0.2)h,手术进展均顺利对患者行x线检测,人工关节也位置良好三结论临床上要想提升髁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成效,除了保证手术技术的熟练和准确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熟练地护理工作服务手术治疗,实现患者治疗时间的缩短手术血量的降低,促进下肢末梢血运及其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池迎春.膝关节髁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武警医学,2007,18(6)469.[2]王健,杨娉婷,刘建梅.膝关节髁置换术的围手术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3)189.[3]HangJR,StanfordTE,GravesSE,etal.OutcomeofrevisionofunicompartmentalKneereplacement[J].ActaOrthop,2010,81(1)95.98.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自2007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并对患者采取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将内固定去除,无感染者行局部植骨。并对20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2年。结果:20例患者骨折均已愈合,其中再次出现骨不连患者有1例,经过单纯的植骨加压外固定治疗后愈合;感染并骨不连患者1例,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植骨治疗后愈合。结论:胫骨骨不逢患者采用臂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性较好的优点,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明显的减轻。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不连 单臂外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