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造影剂不同注射速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120例已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碘海醇对比剂浓度均为350mgI/ml,A组造影剂注射速为4.5ml/s,B组造影剂注射速为5.0ml/s,C组造影剂注射速为5.5ml/s,观察三组患者的CT衰减值、成像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以及右冠脉等部位其CT衰减值具有显著差别(F=6.838,F=4.002,F=7.261,F=5.992,F=8.281,F=5.790,F=6.126;P〈0.05);图像质量A组患者合格12例,B组患者合格34例,C组患者合格20例,B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A组和C组患者,三者之间差别显著(x2=9.632,x2=5.475;P〈0.05);A组患者共有12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0%;B组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7.5%;C组患者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2.5%。B组患者显著低于A组和C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x2=12.985,x2=10.236;P〈0.05)。结论:应用相同浓度的造影剂和扫描条件进行冠脉造影,造影剂的注射速控制为5ml/s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血管增强效应和较高的显像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不同注射速率 螺旋CT 冠状动脉 成像质量 造影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25例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患者采用介入射频消融术,全部病例经临床症状、CT增强、MRI检查、甲胎蛋白定量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行三大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生化检查,电解质、心电图和胸片、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查,均无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术后1天,7天进行血清学检测,术后1周行彩超检查,1个月后复查CT或MRI和彩超及血清学检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结果治疗后肿瘤最大直径缩小>1/2者5例,缩小<1/2者19例,无明显变化者1例;肿瘤内及周边血流消失17例,血流明显减少7例,无明显变化者1例。结论彩超可引导介入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彩超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进针方法对皮下注射速碧林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行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斜刺进针方法进行速碧林的皮下注射,试验组患者采用垂直进针方法进行速碧林的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进针方法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9%,试验组患者为7.14%,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轻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血管内科需要行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采用垂直进针方法能够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斜刺注射法 垂直注射法 速碧林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笔注射速度和拔针方法对针头滴液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7月住院糖尿病病人随机分组,选用诺和锐笔进行胰岛素注射,观察针头在注射部位拔出时针头上滴液情况。结果胰岛素注射速度1-3u/秒组针头滴液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注射时,慢推注胰岛素,可减少针头滴液,可保证胰岛素剂量准确,从而保证疗效。

  • 标签: 胰岛素笔 注射速度 拔针方法 针头滴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缺血性疾病射频调控颈部神经治疗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观察30例行射频调控颈部神经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疗效。结果30例行射频调控颈部神经术后的患者,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颈源性脑缺血 介入射频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生长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9年11月-2022年3月择取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婴幼儿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予以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发育水平评估,研究组实施生长速率监测,并结合监测结果进行干预,对照分析两组婴幼儿1年后体重指数情况,并对两组1年后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与对比。结果:从体重指数分析,研究组标准婴幼儿占比明显比对照组多,超重、肥胖婴幼儿占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组健康婴幼儿占比多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较差的婴幼儿占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保健工作中,通过对生长速率的监测及相关干预,可以避免婴幼儿体重指数超标,同时也可以使其健康状况得到保障,有利于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生长速率 儿童保健工作 体重指数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速率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可行性,建立简便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方法在Hitachi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以速率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依NCCLSEP5-7文件要求以线性范围和精密度作为评价指标,并分析其与HLPC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2.0-50µmol/L;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59%(P1)和1.92%(P2);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51%。速率法与HLPC的相关性Y=1.0207X-0.0302,回归系数(R2)=0.9893。结论该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较宽并与HPLC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操作简单,完全符合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需要。

  • 标签: 速率法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创伤性骨折患者;共88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剖宫产术后产妇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产妇恢复速率及母乳喂养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研究,剖宫产时间为2018年1月直至2021年1月,以抽签法将产妇均分为常规组(n=50)、优质组(n=50);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二组的恢复速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优质组产妇术后身体恢复用时均比常规组短(P<0.05);优质组母乳喂养率高达96.00%,远高过常规组(P<0.05)。结论:为剖宫产术后产妇行优质护理,能够提升产妇身体恢复速率,增进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有益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剖宫产 优质护理 母乳喂养 术后恢复
  • 简介: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白细胞内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诊高血压及有高血压病史者90例高血压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高血压未治疗组(高血压未治疗亚组)45例、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组(高血压控制组)45例,选取同期、同科室血压正常患者90例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通过测量白细胞内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及血浆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的浓度,分析各组自细胞内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对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未治疗亚组白细胞内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控制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未治疗亚组(0.142±0.064)nmol/μg、高血压控制亚组(0.202±0.085)nmol/μg、正常对照组(0.214±0.085)nmol/μg,P〈0.011,且血浆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明显高于高血压两个亚组(P〈0.01),白细胞内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与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白细胞内源性硫化氢产生减少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之一,它可能通过影响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的产生导致血压升高。

  • 标签: 硫化氢 炎症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