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性肠炎的疗效与单纯使用万古霉素的疗效,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4例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万古霉素治疗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对照组(万古霉素治疗),服药7天。重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是辅助治疗性肠炎及改善其病理基础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伪膜性肠炎 双歧杆菌 万古霉素 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生产使用、临床药用的主要原料,其质量优劣、药材真伪将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临床疗效。由于某些中药材价值较贵,产量不高,因此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态势,染色增重、掺杂掺假、等不法行为,都会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 标签: 中药材 掺杂掺假 中药材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少见的婴儿床边胸部图像,掌握其影形成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以防止因此图像影的产生而造成诊断的错误。方法:随机抽取6~7张有形状固定且位置不固定的影的婴儿床边胸片。检查摄影时数字平板和X射线管窗口及束光器有无固定异物,对数字平板进行校正,拆开束光器清洁束光器内部四周灰尘及尘渣。结果:故障排除,图像影消失。结论:由于婴儿胸部摄影曝光条件弱,加之DR图像低对比分辨率高,故在婴儿胸片上容易产生图像影。

  • 标签: 婴儿 胸片 图像 伪影 排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图像产生影的原因以及去除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采用螺旋扫描方式获得的CT图像影病例资料80例,对这80例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和归类,计算各种影所占的例数和比例。结果金属影和运动影共68例,占85.0%,其中由金属物引起的影占57.5%;病人呼吸或运动导致的影占26.3%;射线术硬化影占8.8%,部分容积效应占5.0%;周围间隙影占2.5%。结论影产生的原因和机器本身、成像技术和人为因素均有关,产生原因不可避免,但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尽量的减少影的产生,提高图像的质量。

  • 标签: CT图像 伪影产生 原因 去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性肾病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结论本病的确诊主要靠肾活检病理学。

  • 标签: 膜性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掌腱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发病早期采取羊毛脂按摩后被动伸直屈肌腱的治疗方法。当肌腱继续挛缩影响手的功能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 标签: 掌腱膜挛缩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据民间验方研制的腌椒应用于甲沟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目的对符合诊断标准初次发生的生长性甲沟炎Ⅰ期10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研制的腌胶膜治疗;对照组采用鱼石脂软膏包敷。两组均为每天换药一次,五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腌椒外用治疗甲沟炎,无明显局部刺激性,疗程短、效果好,制作简单、经济成本低,特别适用于甲沟炎初期控制治疗。

  • 标签: 腌制辣椒 甲沟炎 民间验方 药膜
  • 简介:摘要绝大多数绒癌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正常妊娠之后,由妊娠时的滋养细胞恶变而成,称为妊娠性绒癌或继发性绒癌。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偶也见于绝经期妇女。引起恶变的因素见本章第二节侵蚀性葡萄胎。据宋鸿钊等1981年统计,414例绒癌中有葡萄胎史的占69.1%;发生于流产后的占15.7%;发生于足月产后的占15.2%。即半数以上的病例发生于葡萄胎之后。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之间收治的7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绒毛膜癌 治疗 妇产
  • 简介:摘要目的为药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近年来发行的杂志及有关书籍等,对眼用剂加以介绍。结果了解了眼用剂的优越性及国内外的进展情况。结论对于眼部用药新剂型的研制和应用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 标签: 眼用膜剂 成膜材料 新剂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假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立即停止正在用的抗菌药物。应用维生素、谷氨酰胺,有利于肠黏膜上皮的修复。应用微生态制剂如乳酶生或培菲康或丽珠肠乐等。

  • 标签: 假膜性肠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硬下积液(TSH)的合理治疗。方法对34例TSH的临床表现、CT检查、治疗方法、分型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消退型17例,稳定型4例,进展型10例,演变型3例。积液部位幕上额颞部最多见,额顶及颞顶次之,幕下仅1例。CT检查33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颞骨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区。非手术治疗20例,临床痊愈;手术治疗14例,恢复满意。结论多数轻症TSH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或治愈;手术治疗以钻孔外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佳。

  • 标签: 颅脑外伤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作者对334例住院正常产妇采用早期人工破法加速产程,与自然破分娩产程进行对比研究,提出早期人工破是加速产程、减少产妇痛苦和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实验结果说明,早期人工破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因此提出,只要产妇无明显头盆不称、胎位不正,骨盆外测量正常,胎头衔接或入盆,宫口开大2~3cm,宫缩规律,排除隐性脐带先露,即可在无菌条件下行早期人工破

  • 标签: 早期 人工破膜术 产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硬下血肿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硬下血肿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在局麻下行钻孔冲洗引流术,48例(68.6%)痊愈;22例血肿腔未完全消失者出院后先后消失。4例(5.4%)复发,再次手术后效果满意,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慢性硬下血肿诊断缺乏特异性症状,颅脑CT是有效的手段。双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颅脑CT 钻孔冲洗引流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跃期人工破对促进产程进展和分娩的影响,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产妇90例,根据其破情况随机分为人工破组和自然破组各45例。自然破组即不采用任何方法等待孕产妇自然分娩,而人工破组则通过人为的方式施行人工破。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发现所有孕产妇的阴道、子宫情况正常。通过收集和观察两组孕产妇的羊水变化、产后出血、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方面,分析人工破对促进产程进展的影响。结果人工破组产妇的羊水污染程度、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健康状况方面,人工破组的新生儿健康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进入活跃期之后采取人工破的方式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活跃期 人工破膜 产程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对颈动脉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随机2011年1月-2012年1月糖尿病患者60例为实验组A,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为实验组B,6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观察对象颈动脉内中的厚度(IMT)。结果实验组A、实验组B患者中颈动脉内中的增厚增加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内中(IMT)的厚度均增加大于健康人群,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IMT进一步增厚加重,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进行综合干预,减少糖尿病患者突发的心血管事件,提高糖尿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颈动脉内中膜
  • 简介:阳新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以湖沼型为主,兼有山丘型[1]。本研究黑覆盖加碳酸氢胺、四聚乙醛悬浮剂和颗粒剂、氯硝柳胺等药品进行灭螺效果试验观察[2],旨在探索适合湖沼地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灭螺方法,在保证灭螺效果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现将我们于2012年10~11月,在阳新县富河有螺河滩进行的'黑覆盖法'灭螺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地区黑 法灭 湖沼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