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protein1,UCP1)基因SNPs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连接酶检测技术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75例超重肥胖者与253例正常体重者UCP1基因4个SNP的基因型,利用SNPStats在线软件构建单倍体型,并分析单倍体型与性别及非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两组间体重、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隐性遗传模式下,rs1800592基因型(AA+AG)与G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1.154,95%CI:1.002~2.286));与单倍体型CTAA相比,CTCA、CTAG、TACG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CA:P=0.043,OR=0.658,95%CI:0.439~0.988;CTAG:P=0.043,OR=0.658,95%CI:0.439~0.988;TACG:P=0.004,OR=0.449,95%CI:0.257~0.786);单倍体型与血清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χ~2=15.955,P=0.014);与血清总胆固醇正常组单倍体型CTAA相比,在血清总胆固醇异常组,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A:P〈0.001,OR=2.731,95%CI:1.550~4.752;CTCG:P〈0.001,OR=9.768,95%CI:3.403~28.042;CTCA:P=0.037,OR=2.713,95%CI:1.082~7.159;CTAG:P=0.037,OR=2.713,95%CI:1.028~7.159)。结论隐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AA+A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单倍体型CTCG、CTCA、TAC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血清总胆固醇异常时,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基因 超重 肥胖症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近日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分析了用左手或右手的习惯同个体的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但是研究结果显示,偏手倾向仅仅是大脑功能的一种间接表达,比如,仅有三分之一的大脑右半球高度发达的个体是左撇子,因此大量惯用右手的个体和左撇子人群都有着相似的大脑结构,因此,研究人员或许需要谨慎地解读人们对左右手的使用偏好,并且以此来判断是否这能够作为个体天赋或认知损伤的标志。

  • 标签: 左撇子 人群 研究人员 大脑右半球 数学能力 大脑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近4年在院高龄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80岁以上死亡患者共68例,根据病历和死亡讨论,分析所有患者的死亡原因,统计死因构成。结果2011年10月~2015年11月,保健医疗部高龄患者的主要死因是感染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占53%,恶性肿瘤占19%,心源性死亡占18%,呼吸功能衰竭占6%,其他原因(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占4%。感染性致死疾病中,肺部感染占95%。结论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常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恶性肿瘤、心源性死亡、呼吸功能衰竭及其他,感染致死中肺部感染占绝大多数。因此,预防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对延长高龄老人生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龄 死亡原因 恶性肿瘤 心源性死亡 呼吸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枕横分娩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持续性枕后、枕横初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初产妇则采取截石进行分娩,对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剖腹产情况、以及产后下肢醉麻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初产妇,且顺产比例与分娩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初产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持续性枕后、枕横初产妇的分娩中,根据初产妇的情况,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初产妇分娩时的情况,还可以加强分娩后的恢复情况和提高分娩满意度。

  • 标签: 自由体位 持续性枕后位 持续性枕横位 分娩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脊椎X线摄片应用于健康体检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到我州中医院接受脊椎X线摄片检查的健康者中随机选取5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年龄为准将其分为A组小于30岁年龄;B组30~40岁年龄;C组40~50岁年龄;D组大于50岁年龄。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脊椎X线检查。结果组间差距较大,A组与B组的患病率分别为2.22%与30.40%,均明显低于平均值31.27%;C组与D组患病率分别为46.34%与47.27%,高于平均值,A组健康者患病率明显低于B组、C组与D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健康者中,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总发生率为6.43%,韧带钙化总发生率为13.46%,骨质增生总发生率为11.73%,椎间盘退行性变化总发生率为3.85%。结论将脊椎X线摄片检查用于健康体检者,可有效检测其脊椎情况,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脊椎病发生率。因而作为常规健康检查项目,脊椎X线摄片检查应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椎X线摄片检查 健康体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采集浙江四个城市(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温州市)男男性接触人群对艾滋病常识的了解程度、性伴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等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列联表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了解浙江省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的现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借此可以提高男男性接触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意识和检测意识,同时对浙江地区甚至我国艾滋病的延缓蔓延产生积极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性传播 男男性接触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上消化道疾病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本院国宾部进行健康体检的2903例人群胃镜检查结果,并选取同期1475例特需消化科门诊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体检组常见的疾病为慢性胃炎(阳性率86.50%)、反流性食管炎(8.20%)、胃息肉(5.24%)、十二指肠球炎(3.17%)、消化性溃疡(1.89%)、食管裂孔疝(1.41%);门诊组为慢性胃炎(93.22%)、反流性食管炎(6.92%)、胃息肉(6.58%)、十二指肠球炎(3.46%)、食管裂孔疝(3.32%)、消化性溃疡(3.14%)。体检组未发现食管癌,胃癌阳性率0.07%;门诊组食管癌阳性率0.81%,胃癌阳性率0.68%(P〈0.01)。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绝大部分为良性疾病,广泛开展胃镜筛查可行性较差,仅适于少部分有需求的高端体检人群和部分特殊人群

  • 标签: 健康体检 胃镜 消化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后100例显示亚健康的病人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管理,调查病人体检时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病人心理和身体不适等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病人在体检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9%,在经过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后病人的心理和身体等不适的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身体和心理不适情况改善率分别为92%和9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助于改善亚健康病人心理和身体的不适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体检 亚健康 健康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育龄人群生殖道感染与生殖健康。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60例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医生诊治和实验室数据检查的结果对生殖道感染和生殖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60例患者的感染类型进行分析,其类型包括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梅毒等,其比例为20%、28.3%、25%、18.3%、8.4%。对不同类型生殖道感染的人数以及学历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学历越高,患病人数越少。结论育龄女性需要被列为生殖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针对不同群体的育龄女性需要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措施,必要时开展生殖保健指导和教育,预防生殖道感染发生几率。

  • 标签: 育龄女性 生殖道感染 生殖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某地区的健康职业人群的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健康职业人群参加健康体检的500名人员,对其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常规检查中主要指标减低分布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四项中,女性白细胞减低率为3.8%,男性为1.3%;女性血红蛋白减低率为4.8%,男性为1.8%;女性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低率明显比男性高(P<0.05)。四项主要指标增高分布中,男性红细胞增高率为5.6%,女性为2.9%;男性血红蛋白增高率为5.0%,女性为1.9%;男性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增高率明显比女性高(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检测能够早期发现存在的异常指标。应根据所得数据对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减缓及预防相关疾病出现,为临床及时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健康职业人群 血常规 参考值范围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妇科体检人群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妇科体检女性作为人文组,另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妇科体检女性对照组,人文组体检者在体检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措施,而对照组体检者体检时未进行人文关怀。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人文组满意度为100%,对照度满意度为88.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妇科体检人群适时给予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提高其体检时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人文关怀 妇科体检 影响效果
  • 简介:9月16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健康现代化研究》指出,1960年以来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国际差距缩小20岁,中国健康现代化指数位居世界第59。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和他的研究团队当日发布了这一报告。

  • 标签: 中国现代化 健康 世界 中国科学院 平均预期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探索可靠有效的健康管理干预手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行骨密度检查的体检者3604名,将其中正常者为A组,骨量减少者为B组,骨质疏松者为C组,分析每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再对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久坐少动、睡眠不足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骨质疏松组体检者年龄(58.890±11.809岁)和骨量减少组(49.210±12.469岁)和正常组(45.487±10.413岁)之间年龄存在明显差异(P<0.01),年龄增加是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的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的男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与BMI、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P<0.05)。女性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在40以后发生率明显升高,且与BMI、舒张压、H-DLC有关(P<0.05)。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饮酒、久坐少动、不爱晒太阳、睡眠少均是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寻求建立规范化的健康管理干预模式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健康危险因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旨在对老年人群血栓弹力图的重要参数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index,CI)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集到的402例单一服用阿司匹林具有完整血栓弹力图、完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老年患者,分析血栓弹力图CI值的参考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CI在老年人群中呈正态分布,参考值范围为(-3.80~3.1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数与CI相关(P〈0.05).进一步行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女性、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与CI成正相关(P〈0.01),而红细胞计数与CI成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人群中血栓弹力图CI值受年龄、性别、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血小板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年龄、女性、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充当正向调节的作用,而红细胞在血栓形成中充当负调控的角色.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凝血综合指数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中医饮食指导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110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症状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对患者予以中医饮食指导,观察患者在指导前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指导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指导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中医饮食指导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前期人群 中医饮食指导 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糖尿病人的早期表现并掌握其干预措施。方法使人们意识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分布,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及如何通过运动和饮食积极干预不让病情继续发展。结果从早期症状确诊做到4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80%糖尿病患者可以一辈子不使用任何降糖药物。糖尿病高危人群改变其不健康生活方式可阻止向糖尿病转变。

  • 标签: 糖尿病 高危人群 早期表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及其分布情况。方法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eseHealthandRetirementLongitudinalStudy,CHARLS)2011年基线调查中的13036名45岁及以上受访者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对象的超重和肥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应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现患率进行标准化。结果我国45岁及以上人群超重标准化率为29.3%(女性32.1%;男性26.2%),肥胖标准化率为11.5%(女性14.2%,男性8.6%),华北地区人群超重和肥胖现患率均高于其他地区。结论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超重及肥胖现患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开展预防工作。

  • 标签: 肥胖 体质指数 CHARLS 超重 现患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难产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头难产患者72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有36例,护理方法选择常规模式;另一组为实验组,有36例,护理方法选择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并发症率低,满意率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难产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效果好,产妇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减少,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综合干预对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或就诊的520例老年慢性病高危人群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2年后对520例老年慢性病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及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结果在实验组对象中各种危险因素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预和控制,干预后实验组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病干预可有明显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慢性病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P检测用于肿瘤早期筛查肿瘤高危人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不同方式前来体检的患者33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TAP筛查,对其结果进行判定;结果门诊体检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高度喜爱,TAP检测技术的高敏感度和高检出率为医学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TAP检测 肿瘤高危人群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