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流体包裹体分析是油气勘探研究中常用实验分析手段,但在分析应用中尚有一些模糊认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油气包裹体检测过程中几个应注意问题。指出样品采集是研究前提,自生矿物生成顺序是确定包裹体期次基本依据,强调碎屑岩中次生包裹体在油气勘探研究中重要性,揭示了油气成藏期与充注期区别。

  • 标签: 包裹体 油气勘探 自生矿物 油气成藏期
  • 简介:长城系底界一条十分重要地质界限,研究其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自高振(?)1934年开始研究,到1939李四光称为标准剖面以来,国内外许多地质学家对其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该剖面已被确定为“中国北方中、上元古界地层层型剖面”,因此对该剖面进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对确定我国北方长城系底界时代有着举足轻重

  • 标签: 长城系 年龄 蓟县剖面
  • 简介:本文仅以黔西南滥木厂、杨家湾等主要铊矿床(点)为例,讨论地球化学与找矿有关若干问题。1关于铊作为找金指示元素研究铊与金地球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在矿物和矿体中常共生,且易挥发,用铊作指示元素找金,其异常较汞、砷大而清晰,特别是找隐伏金矿效...

  • 标签: 地球化学 找矿 黔西南 铊矿化
  • 简介: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中铀矿床,在我国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深入研究其成岩成矿作用,是摆在我国地质工作者面前一项刻不容缓任务。作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产铀火山岩套控矿新见解,以深化认识和推进火山岩中铀矿找矿工作。陆相火山作用是受一定构造背景控制壳幔物质相互作用并长期演化结果。其物质运动性质和特点,集中表征于侵入作用与火山作用综合产物——火山岩套。所谓火山岩套是指时代相近,空间相迭,成因相关深成、浅成直至表成岩浆物质多期多相多位迭套体。如果这种火山岩套产铀或具有产铀潜力,则称为产铀火山岩套。我国产铀火山岩套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以中酸性、酸性和偏碱性岩石为主,少量基性或碱性岩石。它们形成一定岩石组合、岩石建造,又各有不同物质来源,大体上分别与一定构造环境相对应。

  • 标签: 中新生代 火山作用 铀矿床 物质来源 控矿 地质工作者
  • 简介:如果一个物体由许多以至无穷多个具有一定体积物质实体堆积而成,这些小物质实体便可称为颗粒,如砂岩中砂粒,岩石中矿物颗粒,粮堆中粮食籽粒等。从微观上看,原子、分子、原子团等也可视为颗粒,由它们进行堆积可得到具有一定大小并有一定内部结构物质体。所以颗粒概念是十分广泛。随着科学发展,颗粒性质和行为越来

  • 标签: 物质体 颗粒堆积 物质实体 粮堆 堆积密度 橙玄玻璃
  • 简介:物质形态、相态、性质、质量等种种运动形式(如相变、变形、转化、质量亏损等)无一不伴随着能量转变。我们研究物质运动,就要研究运动中能量传送和转换,二者是统一体两个侧面。固体地壳运动虽然主要表现为块体移动与变形,但其本质则是物质迁移和能量传递。80年代地壳动力学机制研究,已经揭示出固体地壳运动学本质是地热流运动与转化。因此,

  • 标签: 固体地壳 水热平衡 地壳动力学 能量的传送与转换
  • 简介: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于1997年5月1...

  • 标签: 实验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 实验矿物 进展与展望 学术讨论会 实验研究
  • 简介: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要战略,西部相对于东部来说开发较晚,各种资源、环境也相对保持较好.位于云南腾冲火山区三座新期火山和新疆阿什库勒盆地中阿什山火山活动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新火山活动,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时候造成灾害.在对西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未来火山灾害问题,而且对西部开发一定要与今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 标签: 火山活动 火山灾害 西部大开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镁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研究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进展包括蚀变洋壳、沉积物、深海橄榄岩和再循环榴辉岩Mg同位素组成,具有EM—I和HIMU同位素特征低δ^26Mg玄武岩成因,低δ^26Mg玄武岩熔融p-t条件Mg-Sr同位素制约,Mg同位素揭示大陆岩石圈地幔碳酸盐交代作用,特提斯洋俯冲板块导致深部碳循环,和富Na碳酸盐岩浆Mg同位素分异。然而仍有许多重要科学问题尚不清楚,包括:(1)如何区分再循环沉积碳酸盐岩和再循环碳酸盐化榴辉岩对地幔Mg同位素影响?(2)板块俯冲过程中Mg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和为什么岛弧玄武岩没有低δ^26Mg特征?(3)再循环碳在地幔储存部位及存留时间?(4)普通碳酸盐岩浆Mg同位素如何分异?(5)如何示踪那些不含Mg或含Mg很少再循环碳酸盐,如方解石、文石、菱铁矿?这些问题指明了未来重要研究领域。

  • 标签: 深部碳 MG同位素 蚀变洋壳 沉积物 玄武岩 岩石圈地幔
  • 简介:磁铁矿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重要成岩矿物和矿石矿物。磁铁矿物理化学特征一直是研究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单矿物激光ICP-MS测试技术成熟,利用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已成为矿床学研究前沿,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同时也指出在开展这一研究中面临主要问题,如分析方法不一致,缺乏重要铁矿床类型实例,物理结构研究薄弱和勘查应用研究亟待加强等,并认为这些问题解决应是今后开展磁铁矿研究重要方向。

  • 标签: 磁铁矿 物理化学特征 存在问题 研究方向
  • 简介:针对年轻火山定年这一难题,回顾了适用于其定年几种方法,重点介绍了^40Ar/^39Ar法在(超)年轻火山岩定年方面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同时对U-Th不平衡,U-Th/He,^14C,宇宙成因核素^3He和^21Ne等定年方法在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地层中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对不同手段联合定年、方法互补性及新方法发展做了展望。指出基于稀有气体质谱^40Ar/^39Ar法和宇宙成因核素^3He和^21Ne定年是(超)年轻火山岩定年最具潜力方法,它们可以对火山喷出物直接定年,随着国内先进质谱引进和定年平台建立,这些手段应成为中国年轻火山岩年代学开拓新方向。

  • 标签: 第四纪火山 ^40AR/^39AR K-AR ^14C U-Th U-Th/He
  • 简介:通过国内外花岗岩体412对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tAr)与锆石U-Pb年龄(tZr)之间差值ΔtZr-Ar(tZr-tAr)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表明:ΔtZr-Ar呈对称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SK==-0.276,峰度系数CKU=16.52);ΔtZr-Ar既呈正值又有负值,其众数值为0.70Ma,均值为1.15Ma。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与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拟合出相关系数很高(R=0.996),回归系数接近l线性回归方程(tAr=1.00453×tZr-1.932)。这些统计特征表明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定年测定结果与锆石U-Pb定年测定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是一致,不存在花岗岩锆石U-Pb年龄〉角闪石40Ar-39Ar年龄〉黑云母40Ar-39Ar年龄规律。结合Dodson's矿物封闭温度计算公式中存在问题剖析,本文得出结论,按Dodson's公式计算得出花岗岩矿物40Ar-39Ar封闭温度不能代表从花岗岩浆晶出造岩矿物40Ar-39Ar体系封闭温度。

  • 标签: 花岗岩体 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 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封闭温度 Dodson's公式
  • 简介:大数据研究表明,全球新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出现在中斯世时期,主要是C型,与地壳加厚有关。根据中新世埃达克岩在欧亚大陆上分布,可以识别出一个从青藏高原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小高加索、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直至波兰中新世埃达克岩带。许多学者认为,该带埃达克岩指示该区存在地壳加厚事件,该区从地貌上属于高原。该区由于情况复杂,资料缺乏,资料精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高原描述不可能很清楚。我们大体知道,在始新世时期,印度一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部分地区在始新世一古新世即出现埃达克岩,至渐新世晚期-中新世,埃达克岩广泛出露,暗示板块强烈碰撞作用主要出现在中新世。巨型欧亚高原可能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开始形成,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喀尔巴阡、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西藏、青海、蒙古以及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仍然属于高原范围。

  • 标签: 欧亚巨型高原 埃达克岩 中新世 青藏高原 喀尔巴阡 碰撞
  • 简介:含放射性元素铀钍矿物,因结构辐射损伤而发生变生作用。研究表明,矿物变生作用是由α事件所引起。α事件是指母核ZXA放出一个α粒子(24He,能量5MeV)转变成一个新子核Z-2YA-4并获得100KeV反冲

  • 标签: 变生作用 天然矿物 辐射剂量 年代测定 子核 辐射损伤
  • 简介:碳酸氢铵是我国生产量最多,施用量最大氮肥品种,年产量已达3150万吨,占化学氮肥57%,为农业施用主要化肥。但也有致命缺点,主要是碳铵中氨很活泼,与碳酸结合极不稳定,即使在常温下(20℃)也易分解、挥发,造成氮损失,加速潮解,使其结块,并污染环境,所以氮利用率在所有化学氮肥中是最低。在表施情况下,平均只有27%。如何减少氮挥发损失,使其不结块,提高其利用率,是长期以来一直未解决问题。作者经过大量试验研究,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矿物固氮剂,将它配入到碳酸氢铵中,可以有效地延缓和减少氮挥发、损失,使固氮量提高1.5~2倍,存放233天不结块,氮损失大大减少,氮利用率提高到50%,促进作物增产1~3倍。

  • 标签: 固氮量 化学氮肥 挥发损失 氮肥厂 试验研究 表施
  • 简介:黑色岩系作为地史上反复出现时限沉积相,反映了环境突变及环境事件,构成了许多重要矿床赋矿岩系。我国共有25种以上有用元素和组份聚集成矿与黑色岩系有关,它们呈自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十余种形式产出。黑色岩系型矿床一般规模较大,我国南方赋存大-超大规模矿床黑色岩系分布干9个纪级单位13个含矿层位中,共形成了4个超大型矿床和6个大-中型矿床密集成矿区。根据盆地流体在黑色岩系型矿床成矿演化阶段性,可以将其矿床形成划分为:沉积期和成岩期。前者可形成大-超大型锰、磷、重晶石矿床,成岩期可能形成大-超大型金、银、铅锌、锑、锡多金属矿床。

  • 标签: 黑色岩系 超大型矿床 形成 产出特征 成矿区 成矿演化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金属元素理化性质和其地壳丰度(CA)分布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集对分析研究了金属理化性质和其地壳丰度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元素21种理化参数与地壳丰度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其中10种理化参数和地壳丰度显著相关(P≤0.05),包括共价指数(Xm^2r)、原子密度(ρ)、原子序数(AN)、原子量(AW)、有效核电荷(Z^*)、电负性(Xm)、软指数(σp)、电子亲和能(EA)、极化力(Z^*2/r)和电化学势(ΔE0)。集对分析进一步表明:Xm^2r,ρ,Z^*和Xm与log(CA)之间趋同性较好,支持了相关分析结论。研究结果暗示金属理化性质与地壳丰度之间存在密切内在关系,这为地球演化成因、元素丰度演变规律提供了新证据,对岩石、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环境地球化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线性回归 集对分析
  • 简介:  为了定量预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壤质量未来变化,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影响,建立了基于人类活动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未来变化预测模型.工业、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等影响因子数据输入模型后,即可获得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所占比例,达到定量预测由于人类活动变化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

  • 标签: 土壤质量 预测 支持向量机
  • 简介:碳酸盐岩是个巨大碳源和钙源,在地球表面分布极广。随着近年来污水排放量增加,对地表碳酸盐岩溶蚀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污水对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H计、酸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扩散X射线谱仪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分别测定反应体系中金属离子浓度、pH值、HCO3-浓度、碳酸盐岩被溶蚀前后表面形态和组分变化等指标。研究发现,模拟污水(含有几种重金属离子、H2PO4-、NH4+、脲和土壤微生物等)对碳酸盐岩溶蚀结果有显著差异,如模拟污水对碳酸盐岩有强烈溶蚀作用,使其释放更多Ca和C;低浓度Pb(NO3)2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吸收CO2;高浓度Pb(NO3)2、CuCl2、CuSO4和土壤微生物扩增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释放CO2;重金属盐溶液和复合污水对碳酸盐岩溶蚀后有次生矿物生成等。

  • 标签: 碳酸盐岩溶蚀 模拟污水 CO2源/汇 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