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区域地质概况。川黔接壤地区包括川西南23县、东北及东22个县及黔西北十几个县,面积约17万km^2。构造位置上处于康地轴中北段的东北部,扬子地台西南缘,囿于小江断裂、弥勒-师宗断裂、紫云-桠都断裂所挟的三角形构造范围内。区内自震旦纪以来沉积了一套巨厚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盖层,在其西部即为康地轴的一套古老岩系,区内广泛分布峨眉山玄武岩。

  • 标签: 地轴 矿床 沉积盖层 峨眉山玄武岩 银矿物 小江
  • 简介:我国的开采,历史很久。古代采,是从地表砂金开始的。河面或河滩表层的自然,不仅易于发现,也容易采淘。及后,则要掘井取沙,再沙里淘金了。唐陈藏器说,“常见人取,凿地深丈余,见粉子石……,其下有”。当时,衡阳以西的蒸水两岸,淘金场长达数十里,至今,井的遗迹还很多。《晋书》说,鄱阳安乐土黄金,凿地十余丈”,那就比较深了;《天工开物》也有“平地掘深井,取细沙淘炼”的记载。

  • 标签: 取金 《天工开物》 砂金 陈藏器 《晋书》 自然金
  • 简介:自然由于含量低(一般几—几十g/t),颗粒细微(大多在0.1mm以下,甚至几μm或1μm以下),往往难以分离和提纯。笔者对分离不同矿物组合中的自然(包括银金矿,以下同)采用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纯度一般在99%以上,不仅大大节省了挑样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单矿物的纯度。X光、电子探针、离子探

  • 标签: 自然金 矿物组合 化学分离 电子探针 单矿物 重矿物
  • 简介:钴多以伴生金属产出,独立的或以钴为主的工业矿床甚为罕见。我国除吉林南部大横路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含炭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中的钴矿床和赣西五宝山钴矿床等外,主要也为伴生矿床。

  • 标签: 东昆仑 矿床地质特征 火山岩 伴生 钴矿床 早元古代
  • 简介:右江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位于黔、桂、三省接壤地区,面积达80000km~2。其中已发现金矿床(点)45处,与锑、汞、砷成矿带同处于有利构造单元内,成为我国最著名微细浸染金矿产区之一。

  • 标签: 冒地槽 褶皱带 区域地球化学 金矿产 构造单元 成矿带
  • 简介: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发现对扩大我国黄金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该类型金矿虽然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但资料表明有向全国其它省区扩展之势,有可能成为我国黄金生产重要类型之一。但矿石中由于载金矿物很细,的独立矿物更为微小(次显微),且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性,因而给工业利用带来了困难。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不少单位从不同侧

  • 标签: 微细浸染型金矿 金载体矿物 金赋存状态
  • 简介:自然(包括银金矿)是我国岩金矿床中最主要的金矿物。研究的粒度分布对于推断矿床形成条件,指导矿石选冶都有重要意义。的粒度分布是评价矿床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国内123个主要岩金矿自然粒度测试数锯,对的粒度分布类型、变化特征与矿床成因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获得了某些新的认识。1.矿床中自然粒度分布类型及变化矿床中自然粒度分布的普遍特征是粒度范围很大,但主要粒级相对集中。同一个矿区中的粒度至少横跨2—3个数量级,有的达4至6个数量级。例如团结沟金矿既发现次显微(d=0.05μm),又出现粒度大于1mm的明,两者相差2×10~4倍。另一方面每一个矿床都存在一个主要粒度范围,这一范围具有一定的成因意义。

  • 标签: 岩金矿床 自然金 粒度分布 矿床类型 热液型 明金
  • 简介:厂峪大型金矿赋存在燕山早期剪切带内,走向北北东,倾角70—80°,由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初糜凌岩、糜凌岩组成。矿体为复脉和单脉两种,以后者为主。含复脉形成于韧性转向脆性的过渡环境。晚期构造作用、再生岩浆作用,使剪切带内的再一次富集而形成含单脉。厂峪金矿床是较典型的韧—脆性剪变质带型金矿床。1.韧性剪切带的宏观特征野外呈狭长带状产出,宽度360米,走向延长6000米,6条大小不等的剪切变质带分布于五厂组斜长角闪岩类中。从剪切带边缘到中心,变形强度总体上

  • 标签: 金厂 带型 剪切带 糜棱岩化 过渡环境 斜长角闪岩
  • 简介:峪耳崖金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目前发现的自然金和银金矿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单矿物的石英中自然有时直接在晶隙及表面见到,表明石英与金矿化有十分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石英的标型特征,旨在查明矿床及其他地质体的成因,为找矿评价提供矿物学依据和信息,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在野外室内调研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峪耳崖金矿床的石英成因标型特征与的关系。

  • 标签: 金矿化 标型矿物 石英脉 自然金 石英中 单矿物
  • 简介:矿物的比表面积是决定矿物表面反应能力和吸附容量的重要参数,但因其测定方法多样、分析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分析结果有时会偏离实际值。为全面认识和更好地利用比表面积数据,本文在对比表征矿物材料比表面积的几种常用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以方解石粉体、石英粉体、蒙脱石等常见矿物材料和铁锰结壳为例,根据各类材料的比表面积测定数据,研究了探针气体种类、脱气温度和吸附平衡时间等测试条件的影响。并从表面能量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在应用测定结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比表面积 矿物材料 表征 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