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喀斯特石漠过程地表凋落物稳定氮同位素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不同等级石漠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地表凋落物氮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黄壤区样地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为-4.00‰~-1.83‰,平均值-3.13‰;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为-4.49‰~-2.44‰,平均值-3.39‰;环境水热条件是影响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因素;除了黑色石灰土区轻度石漠与无石漠间差异显著外,无论是黄壤区样地还是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其地表凋落物δ15N值各等级石漠样地间、不同干扰方式环境、甚至不同坡位上都无显著性差异体现,两土壤类型间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这主要与喀斯特区高度生境异质性有关。更多还原

  • 标签: 喀斯特石漠化 地表凋落物 氮同位素组成 空间分异特征
  • 简介:干酪根是沉积岩不溶有机质,是油气形成重要物质基础。通常认为,干酪根碳同位素是相当稳定,主要与沉积有机质化学组成或母质类型有关,受其他因素影响很小[1,2]。因此,长期以来干酪根碳同位素一直被视为有机质类型判识最可靠指标之一。油气勘探早期...

  • 标签: 干酪根碳同位素 热演化 风化
  • 简介:岩浆热液系统地球化学行为对于金属矿床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氯岩浆热液系统地球化学研究最后成果,重点探讨了氯溶解度变化机制,以及对于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高盐度水盐流体形成机理.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氯研究仅限于简单体系,氯对多组分复杂体系流体出溶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岩浆-热液系统 氯溶解度 分配系数 水盐流体 硬软酸碱
  • 简介:在华北地块南缘和扬子地块北缘,南北秦岭碰撞带两侧,产出有两类性质不同沿锌矿。它们空间上与一组东西走向大断裂有关,这些断裂具韧性剪切带性质,变质变形作用波及范围可达千米以上。一些重要矿床产于这些变质变形带内,如西成成矿区厂坝—李家沟矿床、洛坝矿床等,而碰撞带北侧铅锌矿主要产于剪切破碎带,如蟒西铅锌矿带(黑沟断裂带)和李子园铅锌矿带(舒家坝断裂带)。铁炉子—蟒西矿带位于碰撞带北侧东秦岭区,其展布方向与黑沟断裂一致,矿体本

  • 标签: 韧性剪切带 锌矿 舒家坝 碰撞带 矿床组合 展布方向
  • 简介:超临界流体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关键词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超临界流体香花岭收稿日期:1996-12-31修改稿:1997-3-10第一作者简介:邱瑞...

  • 标签: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超临界流体 香花岭
  • 简介:岩石物理性质(弹性、电性等)明显受熔体连通性制约。因此,研究熔体分布对理解深部地质作用、解释地球物理资料具有特殊意义。干高温高压条件(T=850~1100℃,p=2.0~4.0GPa)YJ3000吨六面顶砧压机上进行了天然块状斜长角闪岩脱水部分熔融实验,测量了熔体与矿物相接触时所形成二面角值。结果表明,熔体低熔体系(熔体体积百分比为5%),熔体以熔体薄膜形式存在于矿物相边界,二面角值〈60。时,熔体相互连通;不同固相矿物二面角分布有差别很大;二面角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温度升高有利干熔体形成连通体。表面张力和界面能最小是推动熔体连通两个驱动力。通过测量二面角值可定性确定熔体连通性及熔体连通动力学机制。

  • 标签: 二面角 界面能 熔体分离 脱水熔融 连通性
  • 简介:俯冲带是地球表层碳返回地球深部唯一方式,其对地球深部碳循环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沉积碳酸盐深部地幔再循环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有:沉积碳酸盐是否可以返回深部地幔;沉积碳酸盐返回地幔形式及返回最大深度;沉积碳酸盐岩俯冲过程微量元素迁移、同位素分馏以及碳酸盐岩俯冲带物理和化学变化。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评述。

  • 标签: 深部碳循环 沉积碳酸盐岩 金刚石 碳酸岩
  • 简介:铜镍硫化物及铂族元素矿床一般属于岩浆结晶分异成因,很少有热液交代成因产出者。Hulbert指出,世界范围内热液型矿床对于铂族元素贡献甚微。我国开采铜镍硫化物矿床很少有独立热液交代型矿体,只一些矽卡岩型矿床(主要是铜矿)伴生有Ni和PGE。但在四川杨柳坪矿区,新近发现独立、完全由热液形成铜-镍-铂族元素矿体提供了新热液成矿实例,该矿体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之外灰岩-片岩,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直接关系,矿石品位很高。

  • 标签: 铂族元素矿床 超基性岩 交代 矿化类型 热液 伴生
  • 简介:金矿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一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煌斑岩与金矿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含金量最高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同时产出;(3)由于金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2、H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金矿床成因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一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金成矿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一,引起

  • 标签: 金矿 煌斑岩 伴生关系
  • 简介:我国主要以探手段找金,因而勘查金矿周期长、成本高、效益差。近年来,笔者在从事金矿勘查研究,引进了现场核技术勘查金矿方法,将几种被证明有效技术方法综合应用,使其进行野外研究和现场地质问题分析,能提供必要、直接参数。如何划分现场核技术方...

  • 标签: 现场核技术方法 勘查金矿 发展状况
  • 简介:水泉沟岩体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山沉降带交界部位。岩体呈长条状,长30km,宽约7km。走向近东西,与区内最大断裂——崇礼—赤城深断裂平行。岩体两侧为桑干群谷嘴子组变质岩系地层。近年来,岩体内发现了大型金矿床——东坪金矿,并在岩体内、外接触带找到多处金矿床(点)。经研究认为,此矿床为产于偏碱性杂岩体

  • 标签: 金矿化 泉沟 外接触带 大型金矿 中朝准地台 内蒙地轴
  • 简介:6210矿田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为产铀花岗岩。经研究属地壳重熔型花岗岩。钾长石和石英呈斑晶出现,具纺锤状、眼球状,呈定向分布。二云母花岗岩乃是一种白云母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上部是二云母花岗岩,至700—1000m深部逐渐过渡为白云母极弱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二氧化硅比黑云母花岗岩略高。石英及钾长石含量较多,斜长石号码偏

  • 标签: 二云母花岗岩 白云母 黑云母花岗岩 矿田 斑晶 化极
  • 简介: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铿锵有声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提到稀土,就要追根溯源,中国稀土在哪里?本文不想概评中国所有的稀土资源,的确,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一份丰厚礼物——稀土资源。中国稀土资源的确很丰富,而最富集,就是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稀土矿床,其稀土资源占全国稀土资源84%和世界资源量36%。除稀土外,

  • 标签: 白云鄂博矿 稀土资源 矿床类型 碳酸岩 资源量 矿物学研究
  • 简介:黑色岩系作为地史上反复出现时限沉积相,反映了环境突变及环境事件,构成了许多重要矿床赋矿岩系。我国共有25种以上有用元素和组份聚集成矿与黑色岩系有关,它们呈自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十余种形式产出。黑色岩系型矿床一般规模较大,我国南方赋存大-超大规模矿床黑色岩系分布干9个纪级单位13个含矿层位,共形成了4个超大型矿床和6个大-中型矿床密集成矿区。根据盆地流体黑色岩系型矿床成矿演化阶段性,可以将其矿床形成划分为:沉积期和成岩期。前者可形成大-超大型锰、磷、重晶石矿床,成岩期可能形成大-超大型金、银、铅锌、锑、锡多金属矿床。

  • 标签: 黑色岩系 超大型矿床 形成 产出特征 成矿区 成矿演化
  • 简介: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型研究@刘荣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水—岩作用,金矿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型研究刘荣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成矿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水—岩作用金矿热液矿床形成同热液与...

  • 标签: 成矿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水—岩作用 金矿
  • 简介:60年代以来,非平衡态热力学与非平衡态统计力学取得突飞猛进发展,并很快向其它科学领域渗透。它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宇宙科学、人体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连接起来,填平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鸿沟。耗散结构理论就是在这样背景建立与发展起来1967年召开第一届“理论物理与生

  • 标签: 非平衡态热力学 耗散结构 宇宙科学 场理论 人体科学 平衡相图
  • 简介: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典型碲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2Te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2Te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2Te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非平衡状态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差异,说明熔点高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一定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主要机制。

  • 标签: 碲化物 金矿床 电子探针 铜石地区 成矿机制
  • 简介:铅同位素方法应用于探找矿评价常向阳朱炳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铅同位素打靶系统剖面探收稿日期:1996-12-17第一作者简介:常向阳男1967年生助理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项资助近年来,铅同位...

  • 标签: 铅同位素 打靶 系统剖面化探
  • 简介:  为了定量预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壤质量未来变化,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影响,建立了基于人类活动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未来变化预测模型.工业、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等影响因子数据输入模型后,即可获得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所占比例,达到定量预测由于人类活动变化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

  • 标签: 土壤质量 预测 支持向量机
  • 简介:由本会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联合召开全国超大型矿床寻找与理论研讨会通过了给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地矿部一份建议书,呼吁有关部门将超大型矿床研究列入“八五”攻关项目,组织多学科、多部门综合研究,以期在这一领域取得某些突破,为缓解我国矿产资源严峻形势作贡献,使我国矿床学地球化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该建议书同时抄送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化学工业部、中国黄金总公司、国家黄金管理局、国家教委、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黄金指挥部与中国科学院。现将建议书公布如下。

  • 标签: 超大型矿床 矿床学 综合研究 地球化学研究 矿床分布 国家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