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东胜地区砂岩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砂岩矿床。笔者首次发现了低温流体成矿作用的证据:矿体中有后生的钛铀矿和锐钛矿组合。矿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8~176℃,平均114.9℃。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在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发生过显著的构造热事件,造成砂岩铀矿含矿层之下产生大量的微裂隙与裂隙带的出现,导致下部热液流体向上运移。低温流体的成矿作用是形成东胜铀矿床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温热液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作用 构造热事件 矿层 热液流体
  • 简介:细碧岩浆热液矿床的地幔射气成矿机制何大伦(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细碧岩浆,岩浆房,金矿床,地幔射气成矿本文所讨论的细碧岩浆热液矿床位于川陕甘交界的勉略断裂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北缘基底内的南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和摩天岭加里东褶...

  • 标签: 细碧岩浆 岩浆房 金矿床 地幔射气成矿
  • 简介:高岗山钼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早三叠世斑岩矿床,对其进行详细的年代学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和拓展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确定高岗山钼矿床岩成矿时代,本文开展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本次用LA-ICP-MSU-Pb方法对矿区内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其年龄分别为459.8±2.7Ma和259.9±2.0Ma,说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是中奥陶世时洋壳向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俯冲形成的,花岗斑岩是晚二叠世时“佳蒙地块”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碰撞形成的.对矿石中的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50.2±1.4Ma,等时线年龄为247±6Ma,这与成矿岩体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

  • 标签: U-PB年龄 RE-OS年龄 斑岩型钼矿床 高岗山 黑龙江省
  • 简介:近年来,作者在研究阿坝地块矿床的成矿规律时,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含金矿石建造——Au-Se矿石建造。拉尔玛矿床位于西秦岭南亚带白依沟背斜西段的倾没端。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地层中,受层位控制明显。太阳顶群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厚度最大可近千米,其中碳质硅岩

  • 标签: Au—se矿石建造 新建造类型 层控金矿床
  • 简介:至今国内很大一部份地质学家将次火山岩矿床划为斑岩矿床。笔者认为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与斑岩矿床有较明显的差别(表1)。把这类矿床单独划出,有利于深入研究,对找矿勘查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次火山岩型矿床 斑岩矿床
  • 简介:白云鄂博—狼山多金属矿带是我国著名的有色多金属成矿带(矿床)之一。矿带长500km,盛产铜、铅、锌、铁、锰、金等以及稀土,非金属。近几年通过对本区区域、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得出如下地球化学找矿参数指标。1.区域成矿参数: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1/5万区域化探资料得出

  • 标签: 多金属矿床 白云鄂博 多金属成矿带 前人资料 层控 化探
  • 简介:西南低温改造矿床成矿域包括扬子地块西南缘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东与华南褶皱系毗邻,西到云南三江地区,南至中越边境,北与四川接壤,地域广阔、矿种齐全,类型之多、规模之大、组合之复杂堪称世界低温改造矿床成矿域之最。最使人瞩目的就是这一地域孕育着一批大型和超大型汞、锑、砷、铅、锌等有色多金属矿床,金、银、铂、钯贵金属矿床(矿化),铊、镉、锗、硒、碲分散元素矿床和水晶、重晶石、萤石等非金属矿床

  • 标签: 低温成矿域 低温热液 矿床地球化学 扬子地块 非金属矿床 贵金属矿床
  • 简介:超临界流体在花岗岩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铌钽矿床为例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关键词花岗岩铌钽矿床超临界流体香花岭收稿日期:1996-12-31修改稿:1997-3-10第一作者简介:邱瑞...

  • 标签: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超临界流体 香花岭
  • 简介:世界上已发现了许多单铀和单钨的脉状矿床矿床,也见它们在某些地区一起出现,但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都是不一致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还未报导过铀钨共生的工业矿床。近年来,我国发现了这样的矿床和矿田,作者在某地质队415工区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其中铀和钨的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铀与钨的成矿历史及铀钨之间的共生-伴生关系。认为这是

  • 标签: 矿床新类型 成矿系列
  • 简介:粤东北嵩溪银锑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南缘永(定)-梅(县)古生代拗陷带内,寨岗上中生代断陷火山盆地北缘,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侏罗统黑色岩系含矿建造的一个大型矿床,其独特的成矿元素Ag-Sb组合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矿区出露地层仅有侏罗系下统嵩灵组和中统漳平群。该地层为一套变质程度低和含有丰富的生物有机质黑色页岩建造。

  • 标签: 锑矿床 黑色页岩 成矿机制 含矿建造 黑色岩系 下侏罗统
  • 简介:黑色岩系作为地史上反复出现的时限沉积相,反映了环境的突变及环境事件,构成了许多重要矿床的赋矿岩系。我国共有25种以上的有用元素和组份的聚集成矿与黑色岩系有关,它们呈自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十余种形式产出。黑色岩系矿床一般规模较大,我国南方赋存大-超大规模矿床的黑色岩系分布干9个纪级单位的13个含矿层位中,共形成了4个超大型矿床和6个大-中型矿床密集成矿区。根据盆地流体在黑色岩系矿床成矿演化的阶段性,可以将其矿床的形成划分为:沉积期和岩期。前者可形成大-超大型锰、磷、重晶石矿床岩期可能形成大-超大型金、银、铅锌、锑、锡多金属矿床

  • 标签: 黑色岩系 超大型矿床 形成 产出特征 成矿区 成矿演化
  • 简介:本文重点对元宝山洼陷下白垩统储油气进行了油气包裹体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白垩系现今储原油至少为两期油气的混合物。第一期油气成藏发生在储岩作用晚期,油气成藏规模大。第二期油气成藏发生在岩期后,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藏规模相对较小。储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两期油气的藏时间分别为90Ma和100-104Ma。储原油的成熟度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洼陷现今储主要为低成熟原油。

  • 标签: 元宝山洼陷 白垩系 储层流体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期次
  • 简介:岩浆热液系统中氯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氯在岩浆热液系统中的地球化学研究的最后成果,重点探讨了氯溶解度的变化机制,以及对于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的高盐度水盐流体的形成机理.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氯的研究仅限于简单体系,氯对多组分复杂体系流体出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岩浆-热液系统 氯溶解度 分配系数 水盐流体 硬软酸碱
  • 简介:峪耳崖金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目前发现的自然金和银金矿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单矿物的石英中自然金有时直接在晶隙及表面见到,表明石英与金矿化有十分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石英的标特征,旨在查明矿床及其他地质体的成因,为找矿评价提供矿物学依据和信息,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在野外室内调研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峪耳崖金矿床的石英成因标特征与金的关系。

  • 标签: 金矿化 标型矿物 石英脉 自然金 石英中 单矿物
  • 简介:云南南华砷铊矿床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张兴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砷铊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成矿模式,云南南华云南南华砷铊矿床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张兴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550002)关键词砷铊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成矿...

  • 标签: 砷铊矿床 矿床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云南南华
  • 简介:本文总结笔者多年来在火山岩区工作所取得的丰富资料,把华南火山岩矿床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和成矿机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岩性岩相条件:我国华南(主要是闽,浙、赣、皖、粤少数)发现的100多个铀矿床和铀矿点,除个别矿床和矿点产于古老的火山岩地层(如川北铁船山组)中外,绝大多数铀矿床和铀

  • 标签: 火山岩型铀矿 铀矿床 火山岩地层 岩性岩相 成矿机制 矿床形成
  • 简介: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2Te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2Te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2Te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化物的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的差异,说明熔点高的碲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不混;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

  • 标签: 碲化物 金矿床 电子探针 铜石地区 成矿机制
  • 简介:为研究木祖克铅锌矿床成因,探讨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成矿各阶段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液矿物中的包裹体类型丰富,主要为气液水两相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后者主要发育于Ⅰ阶段石榴子石和Ⅱ阶段绿帘石中.由Ⅰ→Ⅱ→Ⅲ→Ⅳ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330~568℃→299~416℃→181~320℃→137~196℃)和盐度(38.8%~49.8%NaCleq→34.8%~38.4%NaCleq→1.4%~11.46%NaCleq→1.1%~5.6%NaCleq)有明显降低趋势.Ⅰ阶段石榴子石和Ⅱ阶段绿帘石中发育气液水包裹体和含NaCl子晶的多相包裹体,Ⅲ阶段石英中的气液水包裹体与同期次的纯液相水包裹体、纯气相水包裹体共生,且均一温度相近;各阶段成矿流体均发生过不混作用,其中Ⅲ阶段成矿流体的不混作用导致方铅矿、闪锌矿等的析出并富集成矿.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不混溶作用 铅锌矿床 西天山
  • 简介:金厂峪大型金矿赋存在燕山早期剪切带内,走向北北东,倾角70—80°,由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初糜凌岩、糜凌岩组成。矿体为复脉和单脉两种,以后者为主。含金复脉形成于韧性转向脆性的过渡环境。晚期构造作用、再生岩浆作用,使剪切带内的金再一次富集而形成含金单脉。金厂峪金矿床是较典型的韧—脆性剪变质带型金矿床。1.韧性剪切带的宏观特征野外呈狭长带状产出,宽度360米,走向延长6000米,6条大小不等的剪切变质带分布于五厂组斜长角闪岩类中。从剪切带边缘到中心,变形强度总体上

  • 标签: 金厂 带型 剪切带 糜棱岩化 过渡环境 斜长角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