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黏土矿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其对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有重要意义,也是工业、环境等领域中的重要矿物材料。黏土矿物的众多物化性质均与其表界面结构和性质有关。作为实验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量子力学模拟被广泛用于黏土表界面性质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利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对黏土矿物-水界面性质的研究,包括表界面结构、表面酸度和离子络合等方面。

  • 标签: 黏土矿物 量子分子动力学 界面结构 表面反应性 表面酸度 离子络合
  • 简介:本文利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处理铜-苯酚(简称铜-酚)和镉-苯酚(简称镉-酚)这类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模拟废水,采用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分别单独、联合或先后处理等5种方式,探讨了这两类菌体对复合污染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对铜-酚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对镉-酚废水。对于铜-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为50~200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可达94.65%,其中铜的去除率较苯酚低;当模拟废水中铜浓度为30mg/L时,可达最高去除率(60.02%)。微生物对镉-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镉离子浓度为4mg/L时,最高去除率为58.44%,苯酚的去除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 标签: 胶质芽孢杆菌 黑曲霉 苯酚
  • 简介:为减少湿蒸汽热采锅炉结垢对油田生产造成的损失,设计了模拟湿蒸气发生器来模拟热采生产中的蒸汽产生过程,重点研究锅炉的结垢情况.对模拟油田产生蒸汽的模拟炉中水垢的粉末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波谱成分分析(EP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研究表明,辐射段水垢主要由蒙脱石、针钠钙石和锥辉石组成,它们形成于相近的水热条件.水垢的XRD研究表明,蒙脱石和针钠钙石垢遍布整个水管,而锥辉石垢主要出现在水管尾部.形成锥辉石中的铁主要来源于水管的腐蚀,当水管表面形成一层水垢后,进水中的微量Fe成为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 标签: 模拟热采锅炉 针钠钙石 锥辉石 水垢
  • 简介:碳酸盐岩是个巨大的碳源和钙源,在地球表面分布极广。随着近年来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对地表碳酸盐岩的溶蚀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污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H计、酸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扩散X射线谱仪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分别测定反应体系中的金属离子浓度、pH值、HCO3-浓度、碳酸盐岩被溶蚀前后表面形态和组分变化等指标。研究发现,模拟污水(含有几种重金属离子、H2PO4-、NH4+、脲和土壤微生物等)对碳酸盐岩的溶蚀结果有显著差异,如模拟污水对碳酸盐岩有强烈的溶蚀作用,使其释放更多的Ca和C;低浓度Pb(NO3)2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吸收CO2;高浓度的Pb(NO3)2、CuCl2、CuSO4和土壤微生物扩增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释放CO2;重金属盐溶液和复合污水对碳酸盐岩溶蚀后有次生矿物生成等。

  • 标签: 碳酸盐岩溶蚀 模拟污水 CO2源/汇 钙源
  • 简介: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可有效地验证埃达克质岩浆的成因,是研究埃达克质岩成因的一项重要手段。实验研究表明,在水不饱和条件下,微量元素含量合适的中基性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的脱水部分熔融都有可能得到类似于埃达克质成分的熔体,其残留相为含有石榴子石、缺失斜长石的岩石组合。侧重于实验产物微量元素的研究将是今后实验岩石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 标签: 埃达克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实验岩石学 残留相
  • 简介:粉煤灰是电厂煤粉高温燃烧后的固体废弃物,也是用于提取氧化铝和制备陶瓷、微晶玻璃、耐火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在资源。粉煤灰中的杂质铁对制备上述制品的工艺选择和制品质量、性能均有重大影响。本文对内蒙古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CFB灰)进行了脱碳除铁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粉煤灰经900℃煅烧2h,基本上可除去碳;除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0%,液固比5∶1,温度为80℃,搅拌时间为60min,除铁率达80%以上。

  • 标签: 粉煤灰 除铁 酸浸 脱碳
  • 简介:对石英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与流体相互作用进行了水热实验研究,根据石英溶解的扫描电镜形貌特征、样品质量损失及反应液中SiO2浓度的变化,并结合大牛地气田的石英溶解现象,总结了石英的溶解特征及溶解条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石英的溶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石英溶解具有"雨痕状"溶坑、"蜂窝状"溶孔及"层状"溶蚀的典型电镜形貌特征;随温度及pH值的升高,石英的溶解程度逐渐增强且在碱性条件下更易溶,由此推断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的石英溶解发生于碱性环境中;在石英晶体的边角、晶面条纹、断口、裂纹或晶体发育缺陷部位更多地存在K面而使得晶体结构单元更易脱落,因而,在这些部位溶解最易发生。

  • 标签: 石英 形貌特征 溶解机理 水热实验 大牛地气田
  • 简介:为了阐明CH4与CO2在高岭石中的竞争吸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高岭石超胞模型,模拟计算了高岭石吸附CH4与CO2在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孔径对高岭石吸附CO2和CH4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高岭石对CH4与CO2分子的吸附量均符合Langmuir模型,在相同压力条件下,高岭石对CO2分子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对CH4分子的吸附量;293.15K时,高岭石对CO2的吸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CH4在CO2分子的影响下不再符合Langmuir曲线,说明高岭石与CO2分子的相互作用强于与CH4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孔径的增大,高岭石对CH4与CO2的吸附量均减小,表明CH4和CO2主要吸附在微孔中;高岭石吸附CH4与CO2分子后体系的总能量和非成键能发生了变化,说明高岭石与CO2的相互作用能要强于高岭石与CH4的相互作用能,高岭石对CH4的吸附为典型的物理吸附,而对CO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且伴随着微弱的氢键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CO2和CH4在黏土矿物的赋存机理以及CO2驱替CH4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高岭石 吸附位 竞争吸附 分子模拟
  • 简介:低温条件下锡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陈紫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锡的可溶性,络合作用,实验地球化学,低温体系低温条件下锡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陈紫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锡的可溶性络合作用实验地球化学低温体系目前,国内外对锡的成矿...

  • 标签: 锡的可溶性 络合作用 实验地球化学 低温体系
  • 简介:硅灰石作用为一种新型工业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地壳中硅质和钙质的矿物资源极其丰富,为弥补天然硅灰石矿产的不足,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部很重视合成硅灰石的研究与生产,并已投入了工业性生产。

  • 标签: 石英砂 石灰岩 硅灰石 合成实验
  • 简介:矿山固体废物中硫化物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酸性矿山排水及其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是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岩石和矿石中的方解石能够影响酸性矿山排水的生成和迁移.为了考察方解石对硫化物-微生物氧化作用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模拟实验,利用ICP-AES、XRD、XRF等分析手段,测定了实验溶液的pH值、Eh值、离子浓度和次生沉淀成分.结果表明,在无方解石或方解石含量低时,黄铜矿的微生物氧化过程中,pH值下降、Eh值上升,有多种重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并生成大量黄钾铁矾、自然硫等次生沉淀.添加过量方解石能有效中和氧化过程产生的酸并能显著抑制氧化菌的活动.因此通过添加碳酸盐矿物的方法可使溶液pH调节至微碱性,降低微生物的活性、阻滞铜矿石的氧化,能够有效降低重金属的释放.

  • 标签: 铜矿石 金属硫化物 微生物氧化 方解石 重金属
  • 简介: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于1997年5月1...

  • 标签: 实验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 实验矿物 进展与展望 学术讨论会 实验研究
  • 简介: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和大气圈中,在矿物风化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门多萨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mendocina)为代表性菌种,研究微生物与含铁蒙脱石矿物相互作用的现象和机理。通过测量反应溶液pH值、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段蒙脱石的XRD和红外光谱等,发现pH值在实验过程中缓慢上升,Si、Al、Fe元素不断溶出,矿物结构特征与主要基团也显示出相应的变化,表明细菌会破坏蒙脱石的晶体结构,并加速蒙脱石的伊利石化作用。根据分析结果推测,硅氧四面体优先被破坏,Si的溶出显著,P.mendocina可同时还原蒙脱石晶格中的Fe3+,并释放至溶液中。

  • 标签: 门多萨假单胞杆菌 蒙脱石 伊利石化 溶解
  • 简介:本文选用采自辽宁某矿的天然钠基蒙脱石与两株异化铁还原菌模式菌株ShewanellaputrefaciensCN32和She-wanellaoneidensisMR-1,研究了蒙脱石与微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两株菌均能还原蒙脱石晶格中的三价铁,使微生物作用于蒙脱石之后的反应体系中二价铁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反应悬浊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透射电子显微镜晶格条纹像显示微生物作用后的粘土矿物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层间距d001值从1.29nm分别减小为1.06nm(CN32)和1.02nm(MR-1)。上述结果综合指示这两株异化铁还原菌能够通过还原天然蒙脱石结构中的三价铁促进矿物发生物相转变。

  • 标签: 钠基蒙脱石 异化铁还原菌 SHE wanella putre faciens
  • 简介:对铜陵相思谷尾矿砂中的重金属在生物和非生物条件下的淋滤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两个动态反应柱进行实验实验柱填充尾矿砂+污泥+秸秆,对照柱仅填充尾矿砂,进水SO42-1000mg/L,pH7.5)。结果表明,实验初期(0~20d)实验柱出水重金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柱,归因于柱内微生物加速了矿物分解和重金属的淋滤;此后实验柱出水SO42-浓度逐渐降低,同时Cu2+、Cd2+、Zn2+、总Fe浓度分别降至0.1mg/L、0.1mg/L0、.4mg/L和1mg/L以下。据此推测,实验柱中出现了微生物作用下的硫酸盐还原作用,生成了可以吸持重金属的硫化物沉淀。研究结果表明,以稻草为碳源、污泥为微生物接种源构建尾矿砂-微生物体系,能够有效还原硫酸盐并去除重金属,该方法可以用于矿山尾矿的原位修复。

  • 标签: 尾矿 硫酸盐还原菌 重金属 动态实验 淋滤
  • 简介:摘要:在模拟的酸性土壤条件下,利用制备的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铬酸根进行吸附实验。重点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复合体铬吸附能力的影响,对比了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复合体有较强的铬吸附能力,其铬吸附量低于铁沉积物而明显高于蒙脱石。铬初始质量浓度是影响复合体铬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离子强度次之。吸附时间(12h以上)、温度、pH值对复合体铬吸附量的影响很小;说明在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体有强且稳定的铬吸附能力。

  • 标签: 羟基铁离子 蒙脱石 复合体 铬酸根 吸附 温度
  • 简介:岩石的物理性质(弹性、电性等)明显受熔体连通性的制约。因此,研究熔体分布对理解深部地质作用、解释地球物理资料具有特殊意义。干高温高压条件下(T=850~1100℃,p=2.0~4.0GPa)在YJ3000吨六面顶砧压机上进行了天然块状斜长角闪岩的脱水部分熔融实验,测量了熔体与矿物相接触时所形成的二面角值。结果表明,熔体在低熔体系下(熔体体积百分比为5%),熔体以熔体薄膜形式存在于矿物相边界,二面角值〈60。时,熔体相互连通;不同固相矿物的二面角的分布有差别很大;二面角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温度升高有利干熔体形成连通体。表面张力和界面能的最小化是推动熔体连通的两个驱动力。通过测量二面角值可定性确定熔体的连通性及熔体连通的动力学机制。

  • 标签: 二面角 界面能 熔体分离 脱水熔融 连通性
  • 简介:2018年8月24-27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具体承办的第九届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专业委员会议在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刘丛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任建国处长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重点实验室 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贵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  0前言  一般而言,矿石的开采和选冶导致大量硫化物矿石及尾矿暴露于地表,改变了矿石原有的物理和化学状态,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经风化淋滤作用将产生大量的酸性矿山废水,致使周围水体pH值降低,重金属和硫酸盐浓度严重超标,破坏矿区生态环境[1].  ……

  • 标签: 富镉锌矿 近中性淋滤 重金属污染 矿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