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为查明江西相山田内铅锌矿和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与铅锌矿、铀矿有关的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与铅锌矿有关的金属矿物δ^34S值为1.3‰~4.7‰,同铀矿伴生的黄铁矿δ^34S值为7.9‰~14.9‰;赋围岩、基底变质岩、铀矿床黄铁矿和铅锌矿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及^208Pb/^204Pb比值整体上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均表现出放射性成因铅的特征,不同岩石或矿石的样品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基本一致。结合前人研究,说明铅锌矿和铀矿并非来自同一次成矿事件;铅锌矿的成矿期次具有阶段性,硫源具有均一性,主要以深部硫源为主,在其向上迁移的过程中有少量基底变质岩中的硫加入,按照硫化物共生矿物对计算出铅锌矿的成矿温度:早阶段为424~382℃,晚阶段为331~290℃,属中高温热液矿床;铀矿的硫源具有地层硫特征,主要来自于基底变质沉积岩。铀矿床伴生的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比铅锌矿硫化的铅同位素组成更具放射性成因铅,铅锌矿的铅源主要与上地壳基底变质岩有关,铀矿的铅源主要以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为主,但是可能还具有少量幔源铅参与。

  • 标签: 铅锌矿 物质来源 S、Pb同位素 相山矿田
  • 简介:陆日格为新近于青海南部三江成矿带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通过对斑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组成分析和岩石学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斑岩的岩石成因、源区和构造背景。结果表明,陆日格斑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87Sr/^86Sr)i值为0.705351~0.706830,^206Pb/^204Pb值为19.2032~19.3650,^207Pb/^204Pb值为15.6850~15.6583,^208Pb/^204Pb值为39.2616~39.5228;斑岩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具弱的负Eu异常,而浅色花岗斑岩则具明显的负Eu异常。岩浆源区可能是壳幔过渡带,经历过俯冲板片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富含挥发分的含岩浆受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作用产生的走滑断裂系统的制约,上涌就位于断裂控制部位而形成矿床。

  • 标签: 斑岩钼-铜矿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陆日格 青海南部
  • 简介: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安徽省休宁-歙县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认为Au、Ag、Pb、W、Bi等为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通过总结元素组合特征和异常空间分布规律,认识到异常围绕燕山期岩浆岩分布,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分带特征,推断解译认为本地区多金属化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矿产分布特征,圈定了5处成矿远景区。结果表明通过应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可以有效的优选找目标,明确找方向。

  • 标签: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远景区 休宁-歙县地区
  • 简介:白云鄂博—狼山层控多金属带是我国著名的有色多金属成矿带(矿床)之一。带长500km,盛产铜、铅、锌、铁、锰、金等以及稀土,非金属。近几年通过对本区区域、矿床的地球化学的研究,得出如下地球化学参数指标。1.区域成矿参数: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1/5万区域化探资料得出

  • 标签: 多金属矿床 白云鄂博 多金属成矿带 前人资料 层控 化探
  • 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于2000年2月15~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来自高校系统和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所属单位的80余人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就近年来化学地球动力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全国化学 化学地球动力学 合肥召开
  • 简介:本文仅以黔西南滥木厂、杨家湾等主要铊矿床(点)为例,讨论铊的地球化学与找有关的若干问题。1关于铊作为找金指示元素的研究铊与金的地球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在矿物和矿体中常共生,且易挥发,用铊作指示元素找金,其异常较汞、砷大而清晰,特别是找隐伏金矿效...

  • 标签: 地球化学 找矿 黔西南 铊矿化
  • 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的《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于9月14-18日分别在南京、西安、北京、广州、武汉和贵阳6地同步举办主题为"认知地球亲近自然科教助学"的全国科普日活动。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中国科协 近自然 科普 科教 科学精神
  • 简介:砂金矿由分布在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颗粒自然金所形成的矿床。成矿条件可分为两大类:首先要有丰富的砂金物质来源,其次应具备有利于含金松散碎屑物并能长期进行分选堆积的环境。因此,砂金矿找分析内容主要为决定砂金物质存在的地质环境和控制砂金的成生,并使其集中富集的各种内外营力条件,包括新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地貌环境等。这两大类

  • 标签: 成矿条件 砂金 碎屑物 物质来源 碎屑沉积物 自然金
  • 简介: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讨会,于1997年5月1...

  • 标签: 实验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 实验矿物 进展与展望 学术讨论会 实验研究
  • 简介: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作用肖荣阁,陈卉泉,帅开业,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沉积岩铜矿床,有机聚作用1有机聚作用的提出据统计,沉积岩铜矿占世界铜矿工业储量的20%~25%,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类型。在我国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及老变质岩...

  • 标签: 沉积岩铜矿床 有机聚矿作用
  • 简介:1989年初,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曾将大方县二叠系龙潭组合黄铁矿粘土岩定名为累土石粘土岩,尔后省地矿局地质实验研究所和113队亦将其定名为累托石。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主要粘土矿物应是伊/蒙不规则间层矿物。1.X射线衍射特征:粘上岩分离重矿物后的粘土部分X射线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d值1.0~1.5nm范围内均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这是伊/蒙间层矿物特征标志。在0~5℃范围内,

  • 标签: 累托石 粘土矿物 伊/蒙间层矿物
  • 简介:  本文通过对白水点蚀变带中变价元素V、Se、Mo、Re、Fe3+/Fe2+和亲硫元素Cu、Pb、As、Cd、Sb与U含量的配置分析,认为白水点的铀矿化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的预富集,后期发育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的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不排除叠加了热流改造作用的可能.……

  • 标签: 白水矿点 矿化特征 沉积成岩型 层间氧化带型
  • 简介:硅磷镍(Ni,Fe)8(Si,P)3是一种4元陨石矿物,对探寻地核中轻元素的存在形式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并结合金刚石压腔技术,笔者开展了硅磷镍的等温状态方程及其相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在0.0001-41.9GPa内硅磷镍没有发生结构相变,但在34GPa时其晶胞参数呈现不连续变化。这一异常变化可能与硅磷镍的磁性转变有关。对34GPa前后的p-V实验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得到了硅磷镍的状态方程参数V0=1.446(3)nm3、K0=231(8)GPa(p〈33GPa)和V0=1.414(6)nm3、K0=343(18)GPa(p〉35GPa)。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硅磷镍会发生结构相变或者分解。

  • 标签: 硅磷镍矿 高压 状态方程 相变
  • 简介:本文从宏观上对中国的金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方向.立足于中国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为依据,对中国的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阐述了8类独立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基于构造单元和地质演化历史对金矿床区域分布的制约,将中国金矿划分为5大成矿域、37个成矿集中产出区带,并总结了各区带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相对应的金矿床类型.将矿床作为地质演化的历史指针来研究,把中国金矿床化时期划分为7个集中时期,并阐述了各成时期金矿化强度、主要金矿床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综合不同方法定量预测成果,认为中国未查明金矿资源潜力巨大,东部深部和西部还有很大找空间.简要评述了各个成矿区带找潜力,指出了下一步金矿找方向.

  • 标签: 金矿床类型 成矿区带 成矿时代 资源潜力 找矿方向 中国
  • 简介:铅同位素方法应用于化探找评价常向阳朱炳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铅同位素打靶系统剖面化探收稿日期:1996-12-17第一作者简介:常向阳男1967年生助理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项资助近年来,铅同位...

  • 标签: 铅同位素 打靶 系统剖面化探
  • 简介:绿纱铜(钴)矿床一直缺乏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对与化密切相关的热液矿物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220~500℃)、中高盐度(27.40%~42.60%NaCleq)、中等密度(0.79~1.17g/cm3)的特征,成矿环境为低压(2.0~8.0MPa)环境.同沉积初始富集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含海相碳酸盐的岩石组合的变质脱水,晚期流体为变质流体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并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参与.热液中的碳早期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晚期为岩浆和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共同提供的.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存在三种端元,即高盐度、高温的岩浆流体(>25%NaCleq,>400℃),高盐度、中高温的变质流体(>25%NaCleq,200~400℃),低盐度和中低温的大气降水(<10%NaCleq,150~300℃),流体混合是矿区金属沉淀的重要机制.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同位素 流体混合 绿纱矿床 中非铜(钴)矿带
  • 简介:第四届岩分析学术报告会在湖南举行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岩分析学术报告会,于1993年9月22~26日在湖南大庸市举行。会议的宗旨是交流近几年来我国岩测试领域内取得的研...

  • 标签: 岩矿分析 学术报告会 中国地质学会 岩矿测试技术 大庸市 学术论文
  • 简介:  四川力马河镍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个有代表性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岩体主要由辉长-闪长岩及斜长辉石橄榄岩组成.Re-Os同位素分析样品包括非化斜长辉石橄榄岩、斑点状(浸染状)、陨铁状(网脉状)矿石及其选纯硫化物、块状硫化物.……

  • 标签: RE-OS同位素 岩浆硫化物矿床 力马河镍矿
  • 简介:铜镍硫化物及铂族元素矿床一般属于岩浆结晶分异成因,很少有热液交代成因产出者。Hulbert指出,世界范围内热液型矿床对于铂族元素的贡献甚微。在我国开采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也很少有独立的热液交代型矿体,只在一些矽卡岩型矿床(主要是铜矿)中伴生有Ni和PGE。但在四川杨柳坪矿区,新近发现的独立的、完全由热液形成的铜-镍-铂族元素矿体提供了新的热液成矿实例,该矿体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之外的灰岩-片岩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直接关系,矿石品位很高。

  • 标签: 铂族元素矿床 超基性岩 交代 矿化类型 热液 伴生
  • 简介:定量地测量成矿流体中成矿元素的含量对于解决矿床成因和探讨成矿流体的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单个包裹体激光显微探针拉曼光谱法、包裹体显微光谱分析法和包裹体群的化学成份分析。前两种方法可以对包裹体(或单个包裹体)中的气体、液体和固体进行定量分析,在国外发展比较迅速,我国还几乎是空白,个别学者作过尝试,但由于分析标准和仪器水平等

  • 标签: 真空爆裂法 成矿元素 矿物包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