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墨西哥北部LaComarcaLagunera地区的大多数居民饮用的井水中的砷浓度,超过了墨西哥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针对人类健康制定的水标准。在多种可利用的砷去除技术中,电凝聚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电化学处理技术。利用电凝聚技术对砷污染地下水进行处理时,不需要添加化学物质或化学再生。本文将对电凝聚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在本项研究中,通过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术(SEM)、透射穆斯鲍尔谱测定法(TMS)和博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法(FT-IR),对电凝聚过程中电极(铁)产生的固体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野外试验研究中,利用电凝聚产物中的磁铁矿颗粒和非结晶的氢氧化合铁(氢氧化正铁)去除地下水中砷(Ⅲ)和砷(Ⅴ)的效率超过99%。

  • 标签: 砷去除 电凝聚 饮用水 铁电极
  • 简介:地下水中的砷污染物对人类造成了严重威胁。茶真菌是在红茶发酵期间产生的一种废料。本文就茶真菌吸附地下水中金属离子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印度孟加拉邦的Kolkata地区采集了地下水样品,并分别使用高压灭菌的茶真菌簇和Fecl3处理过的茶真菌簇,对地下水样品中的铁(Ⅱ)、砷(Ⅲ)和砷(Ⅴ)进行去除。生物吸附速率随接触时间(吸附剂和金属离子接触的时间)和吸附剂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接触时间为30分钟时,高压灭菌的茶真菌簇和Fecl3处理过的茶真菌簇去除了100%的铁(Ⅱ)和砷(Ⅲ);当接触时间为90分钟时,高压灭菌的茶真菌簇和Fecl3处理过的茶真菌簇去除了77%的砷(Ⅴ)。在去除地下水样品中的金属时,吸附剂的最佳剂量为1.0克/50毫克。研究结果表明,在去除地下水中的砷(Ⅲ)和砷(Ⅴ)时,Fecl3处理过的茶真菌簇是最有效的生物吸附剂;在去除地下水中的铁(Ⅱ)时,高压灭菌的茶真菌簇是最有效的生物吸附剂。

  • 标签: 茶真菌 生物吸附 砷铁 等温线
  • 简介:本篇是根据以色列的两个实例进行阐述的。这两个实例是西Galilee的Na’aman泉和死海EnotZuqim区。

  • 标签: 流速 示踪剂 地下水 222Rn
  • 简介:这是一份描述分布在穆拉诺岛周围威尼斯泻湖的沉积物、海水和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中的示踪元素的调查报告,穆拉诺岛是一个具有悠久玻璃生产传统的岛。

  • 标签: 重金属 海水 沉积物 威尼斯泻湖 穆拉诺岛
  • 简介:铀矿酸性排放物的化学处理可产生含有高放射性能级的矿泥,例如238U(铀-238)和226Ra(镭-226)的浓度分别约为干重18和9kBqkg。(千贝可/千克)。在矿泥脱水池中生长的天然植物富集铀和铀变体放射性核素,例如草(蓼属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香蒲(宽叶香蒲)。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天然植物 铀矿 矿水处理 生长 泥水
  • 简介:用一系列试验评价废水中DOM(溶解性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潜力。废水样从Haifa废水处理站和Qishon水库采集,以2-4个月为一个周期,或者用废水或者用土壤微生物对水样进行培养,其特征用溶解性有机碳含量(DOC)、UV254吸光率和激发荧光-辐射基质表示。根据腐殖质/棕黄酸成分和似蛋白质结构,确定了三个主要的荧光峰值。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三个特殊荧光峰值,本文建议选择非发光成分。在一些实例中,发现一些废水中的荧光物增加,因而提出(1)生成新的与DOM生物降解有关的荧光物质和(2)降解某些有能力抑制DOM荧光物的有机物。根据荧光物强度和UV254的比值,描述了比其他UV吸收成分发光的DOM成分的不同的生物降解动态。总而言之,大约一半的总的DOM很容易降解,剩余的DOM的浓度在8.10毫克/升之间。灌溉土壤的废水中残留的DOM浓度的升高可能有助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DOM的聚集。

  • 标签: 废水 溶解有机物(DOM) 激发排出物(EEM) 生物降解 Qishon(Kishon)
  • 简介:目前,全球数百万居民饮用水中的砷(As)和氟(F)含量超标。虽然许多学者们已对砷和氟的单一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但有关砷和氟共存及水处理方案的研究却非常少。在拉丁美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的多项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砷和氟的共存与黄土或冲积物中的火山碎屑颗粒、碱性pH值和有限回灌有关。砷和氟污染主要由水一岩交互作用引起,而且,地热和采矿活动以及含水层超采也可加剧这种水.岩交互作用。这些污染物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显著,而高砷浓度通常与高氟浓度存在直接关系。氟的富集通常与氟石分解有关,也与高浓度的C1(氯)、Br(溴)和V(钒)有关。目前,在拉丁美洲不同规模和情况下普遍采用的砷和氟的去除方法是化学沉淀然后进行过滤和反渗透。虽然在拉丁美洲这些技术非常有效,但仍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同时监测和去除饮用水中这些污染物的技术和方法,尤其是小规模乡村饮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 标签: 拉丁美洲 地下水 饮用水 去除技术
  • 简介:本文提供了采于1115个水井过滤器的7671个地下水样的分析结果(1993—2001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在丹麦,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是描述地下水的现状、发育以及地下水受到的影响。本文对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计划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被监测地区。所补充的数据包括约6000个供水井的供水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农药(杀虫剂)之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以监测项目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根据化学性质,对所监测的有机微污染物进行分类:芳香烃;氯酚;洗涤剂;卤化脂族烃;醚(MTBE);苯酚和邻苯二甲陵盐(或酞酸盐)。所监测地区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化合物是:甲苯(18.7%)、苯酚(14.6%)、二甲苯(10.9%)、三氯甲烷(9.5%)和苯(8.8%)。浓度常大于丹麦饮用水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5种化合物是:二丁基酞酸盐(d.buthylphthalate)(28%)、苯酚(14%)、2,4.二氯苯酚(10%)、三氯甲烷(10%)和五氯苯酚(7%)。总的来说。在1993-2001年的监测期间。在1115个被监测的水井过滤器当中,57.8%的过滤器被检测出至少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化合物。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年平均出现率为19%。

  • 标签: BTEX 氯酚 洗涤剂 饮用水 地下水 微污染物
  • 简介:三射流汇聚射孔技术通过引爆一组上中下三个射流共面聚焦的射孔弹,上部和下部射孔弹产生的射流以一定角度在地层交汇,穿孔后释放两发射孔弹间的地层应力,而位于中间位置的射孔弹,延迟引爆,穿过地层应力减小的区域,射流由于受这一有利因素的影响,其穿深大于普通射孔穿深,并且三个射孔孔道的射孔压实带相互被破坏,提高了射孔孔道的导流面积和导流能力。通过对三射流射孔技术的原理、特点进行阐述,提出今后发展方向。现场应用证明,该项技术能够提高注入井的注入效果和采出井的采液强度。

  • 标签: 三射流 射孔原理 汇聚射孔
  • 简介:根据近年来有关水平井作业的实践,结合理论分析,对水平井打捞工具及钻具的选择等进行探讨,为今后的水平井作业提供一些技术思路。

  • 标签: 水平井 工具 打捞
  • 简介:页岩气井采用加砂压裂增产方式,放喷测试过程中砂粒随井筒排出液(气)排至地面会冲蚀地面流程设备的节流装置、弯头等,造成刺漏损毁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等安全事故,影响地面测试安全作业。地面除砂技术采用双筒管柱式除砂器和旋流除砂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除去井筒排出的砂粒,避免对地面流程设备造成冲蚀。

  • 标签: 地面测试 除砂流程 除砂工艺 除砂设备 现场应用
  • 简介:偏心分层注水是目前采用的注水工艺技术之一。水嘴尺寸选择需要考虑嘴损大小,嘴损数据靠曲线查得,没有实现井下真正的测量。结合目前现状,提出注水井偏心嘴损测试技术,采用堵塞器式嘴后压力(地层吸水压力)测试仪器,直接测出注水过程中水嘴前后的压力,得出准确的嘴损值。还可以准确的测试地层的吸水压力及温度,为更合理的调整注水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分层注水 嘴损 分层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