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试验了410#哌啶树脂对微量金的吸附性能,在ψ为5%-10%的王水介质中,Au与Cl^-可形成[AuCl^-]络阴离子,并可被410#哌啶树脂吸附.吸附物采用30g/L硫脲溶液解吸后,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经金管理样测定试验,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 标签: 哌啶树脂 分离富集 光谱测定
  • 简介:天山早古生代花岗岩普遍发育片麻状构造或者发生糜棱岩化,主要是由于受到后来构造——变形热事件影响的结果.锆石U-Pb年结果显示.天山早古生代花岗岩形成于380-490Ma,目前主要产出在具有元古代基底的中天山构造带中,在霍拉山一带也应该具有一的规模.它们的岩石地球化学不显示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特点,而是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它们的形成可能与南天山洋南支的扩张过程有关,或者与早古生代的一次造山过程的晚期伸展阶段有关.

  • 标签: 天山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 简介:在研究东准噶尔造带类型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组合形式,划分出构造-地层体类、构造-岩层体类、构造-混杂体类的史密斯地层。按照所划分类型的各自特征,能够满足造山带1∶25万填图精度的要求,对全部无序或局部无序的地(岩)层建立“岩群、岩组、岩段、岩层”等级体制;对那些总体有序、局部无序或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地层,能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原始层序,服从史密斯地层层序律的,按“群、组、段、层”建立等级体制

  • 标签: 东准噶尔 造山带 非史密斯地层 等级体制
  • 简介:本文对皖东郯庐断裂带东侧嘉山—来安地区广泛发育的上第三系玄武岩进行了研究。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区作了系统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皖东玄武岩的成因及其地幔源区性质加以探讨。为论证该区存在均一的富集型地幔提供了地球化学证据。

  • 标签: 第三系玄武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 皖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