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准噶尔造山带地壳结构复杂,构造形态多样。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特别是国家“305”项目可可托海至阿克塞地学大断面反映出,准噶尔造山带至少由四个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地质块体拼合而成。地体间为深断裂或超岩石圈深断裂分隔。在地块内部不同层次之间也常有巨型水平剪切或滑脱带存在,造成了准噶尔造山带在垂向上有明显的分层性,在横向上具有不均一性和不连续性。

  • 标签: 准噶尔 地壳结构 超岩石圈断裂 地体拼合
  • 简介:准噶尔盆地是复合叠加前陆盆地,其原型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带后期复活、拗拉槽回返和板内皱陷作用有关的大地构造环境。其古生代盆地的形成与相邻的阿尔泰山和东、西准噶尔山、天山及博格达山的造山作用相关。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改造与其南部特提斯域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引起的盆地相邻造山带的复活有关。相邻造山带时空上不均一的造山作用对盆地的影响不同,形成了盆地独特的结构。各坳陷均由与其形成有关的造山带前缘冲断带、陡坡带、山前凹陷、缓坡带和前隆及前缘皱陷等构成,前隆之间的叠加构成了盆地的大型隆起,皱陷叠加构成了盆地的中央坳陷。不同类型的圈闭在坳陷中有规律地分布着

  • 标签: 准噶尔 造山带 前陆盆地 盆地结构 圈闭类型
  • 简介:通过对淮南矿区谢二矿和新庄孜矿的10个主采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相差很大;C13、B11b、B9b、B4煤层的结构破坏严重;B10、B6、A3、A1煤层的结构保存基本完好;B8、B7煤层的结构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破坏不严重。本文的研究对于防治瓦斯突出及开采煤层气有意义。

  • 标签: 煤层 构造煤 结构破坏特征 瓦斯 淮南矿区
  • 简介:根据新疆及其它相关地学断面所获资料,论述了中国西北盆山构造地区的地壳结构.已有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盆山地区,山脉和盆地具有明显不同的地壳结构,它们的地壳厚度不同,表现为山区地壳厚,具有明显的山根;盆地区地壳厚度小.同时地壳分层和各层的组分也有所差异.这些地壳本身结构性的差异,以及它们所受到的应力状态和热状态的不同,就是本区各种构造活动产生的根源.最后从区内地质构造形成过程讨论了区内地壳不同结构形成的演化历史.

  • 标签: 地壳结构 中国西北 地壳厚度 盆地 地学断面 构造活动
  • 简介:通过对大别山北部石榴二辉麻粒岩中的变质结构及变质反应特征的研究,认为石榴二辉麻粒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变质演化作用阶段:(1)S1阶段以早期的残留矿物,并呈包体的形式产于石榴石中为特征,以Cpx+Q(Cs)+Ru+Gt组合为代表,T=612~750℃,表明石榴二辉麻粒岩曾经历过榴辉岩相阶段的变质作用;(2)S2阶段是以Opx+Cpx+Gt+Amp+Q+Ti+Mt矿物组合为牲,其相应的T=837~887℃,P=1.03~0.95Gpa,此时的变质条件为麻粒岩相;(3)S3阶段,矿物组合为Cpx+Gt+Amp+Pl+Mt,T=530~660℃,P=0.85~0.95Gpa,此时的温故知新压条件代表岩石已经进入了角闪岩相阶段;和(4)晚期的低角闪岩相阶段S4,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495℃,P=0.56~0.70Gpa。

  • 标签: 变质结构 麻粒岩 大别山
  • 简介:大别山造山带地壳具有三个结构层,中地壳以存在地震低速层和电性低阻高导层为特征。大别山区的下地壳由扬子地块基底岩石组成,它呈楔形俯冲于大别板片之下,大别板片的基底又作为俯冲壳楔的前沿构成北淮阳区的中下地壳,形成造山带现代地壳板片叠置式构造形态。

  • 标签: 大别造山带 构造演化 地球物理场 地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