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震源动力学破裂产生地震动在层状介质传播模拟,是地震学以及地震工程学研究前沿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建立精确三维模型,选取具备灵活网格、高精度高效率计算性能谱元法,利用有效抑制伪震荡时间域离散方法——加权速度Newmark方法以及多次透射人工边界条件,进行了SCEC/USGS基准项目中TPV5模型地震破裂过程模拟,得到基于层状介质模型和均匀介质模型(后者采用相同破裂模型)埋深2km震源参数结果。将二者进行对比,并具体分析破裂面位错、地震矩、破裂传播时间、上升时间和地表位移,发现层状介质对破裂过程传播影响较为明显:①层状介质存在整体增加了破裂面上位错,在层状介质模型下计算得到地震矩约是均匀介质模型结果1-3倍,因此认为层状介质增强了地震破裂过程能量释放;②层状介质存在使得破裂传播至地表速度减慢,并缩短了地表各点上升时间,增强了地表地震动响应;③层状介质对于地表位移有着明显增加作用,同时协同破裂面上初始应力异常区域对位移峰值中心改变有显著影响。④介质分异面附近地震动强烈。对结果进行整理后发现,在具有地下层状介质地区要充分考虑层状介质产生场地效应,否则可能会低估该地区地震危险性。

  • 标签: 动态破裂 谱元法 层状介质 场地效应
  • 简介:本文依据南京市及其附近区域(活动断层探测目标区范围)所开展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槽探、钻探,以及第四纪地层划分、新年代学测试数据等多学科资料,综合评价了长江破碎带最新活动年代、活动性质、断层相关参数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方面的最新认识。

  • 标签: 长江破碎带 断层活动性 第四纪地层划分 联合钻探剖面 断层地质剖面
  • 简介:规整标定是模拟观测地震仪器标定一种方法。系统介绍了规整标定仪器方法、参数,发现它有许多优点,是标定遥测地震仪器一种较理想方法。

  • 标签: 遥测台网 模拟 地震仪器标定 规整化标定
  • 简介:基于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建立断层黏滑模型,采用阶跃形式应力扰动加载于断层模型上,利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方法,主要分析了应力扰动值正负、大小和加载时间t0对断层滑移时间影响。结果发现,当库伦破裂应力为常数,不论是正应力起主导作用还是剪应力起主导作用,对后续断层作用几乎一样。静态应力扰动作用下断层成核周期会发生提前或者延后,具体表现为:当库伦应力为正时引起断层成核时间提前,且提前量小于原有周期值;库伦应力为负时引起时间延迟,且延迟时间不受原有成核周期限制。库伦应力扰动幅值越大,引起滑移时间改变量越大。成核时间提前量与应力扰动加载时间有关,在前期施加同样大小应力扰动,时间提前量呈现随加载时间增加而增加趋势。

  • 标签: 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 黏滑 断层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 简介:研究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4级地震前地震时空分布、应变能释放异常变化,发现震前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异常变化清楚地反映出南黄海6.4级地震震源过程一“三级跳跃”模式。即早期地震活动增强,形成大孕震空区;中期在上述背景上地震活动再次向外围扩散并收缩,地震活动逐渐减弱,晚期在孕震空区内形成临震空区和临震小震条带。孕震空区缩小;晚期地震活动出现短期平静(4个月无≥2.0级地震),显示临震“平静”异常,由R(t)图可以对64级地震发震时间进行预测。

  • 标签: 短临前兆 震源过程 R(t)图异常
  • 简介:数字前兆数据库是一个分布式网络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建成运用为预报人员日常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准确、完整资源平台。为考虑数据库设计完整性规则,本文着重讲述建立两套前兆数据库过程,主键约束在数字前兆数据服务软件EPDS建库及入库重要作用。

  • 标签: 数字化前兆数据库 主键约束 数字化前兆数据服务软件EPDS
  • 简介:数字地震前兆台网每天都要产出大量观测数据,为保证这些数据能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更丰富信息,每日数字前兆观测资料收集、整理、质量控制、数据备份入库等工作尤其重要。本文就日常数字前兆观测资料收集、处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 标签: 数字化前兆观测资料 日常工作 体会
  • 简介:传统等效线性波动法最主要缺陷之一是,当基岩输入地震动较强时,高频段算得放大倍率比实际场地实测结果明显偏低。在地震安全性评价,该缺陷导致了低估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严重后果。为弥补等效线性方法上述缺陷,沈建文等(2010)提出了通过震级M和距离R参数修正等效线性方法EQLM(M,R)。本文指出应变折减系数对计算结果重要影响,对土层反应等效线性方法EQLM(M,R)做了进一步讨论。同时结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算例,用设定地震确定了震级-距离,用EQLM(M,R)完成了土层反应计算。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土层地震反应 等效线性化方法 设定地震
  • 简介:通过对2008年至2015年腾冲台数字水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腾冲台水温动态在腾冲及周边地区一些强以上地震前表现出异于水温正常动态和主要干扰震前异常特征。这些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水温阶升、水温阶降和盈江地震引起震兆异常。这对于利用腾冲台水温震前异常作为地震短期预报依据有一定现实意义。

  • 标签: 水温 异常特征 阶升 阶降 腾冲地震台
  • 简介:本文介绍重复重力测量概况、资料处理、干扰因素排除、前兆信息提取方法,并借鉴已有成果基础上,对前兆信息提取过程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和讨论。

  • 标签: 重力复测 资料处理 前兆信息提取
  • 简介:可视地震应急通讯办公系统是用微机实现地震现场与指挥部之间影音互传一项新技术。本文提供了一个使用简单视频输入设备,利用现有公用通讯信道实现视频实时交换实施方案。

  • 标签: VIDEO COMMUNICATION VIDEO REAL TIME exchange.
  • 简介:地震前兆和地震观测数字传输1.引言地震观测在经历了沙盘记录、薰烟记录、电子放大等模拟记录阶段后,在19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外已不断地对地震观测数字传输进行研究与应用。国内在“768”工程建设,作为全国六大区域台网之一兰州地震遥测台网,也受命进...

  • 标签: 地震前兆 地震观测 数字化传输 地震前兆数据 地震遥测台网 地震遥测设备
  • 简介:福建省地震局于2003年6月正式开通了FTP服务器,接受各台站上传前兆数据及下载地震资料。由于台站每天要上传文件很多,而且要按文件类型分目录存放,操作起来步骤烦琐,还很容易漏传文件或传错目录。根据这种情况,本人在Window环境下利用VisualBasic6.0研制开发了地震前兆数据传输软件,该软件操作简单,容错功能好,可自动搜索指定日期应传输所有文件,实现了前兆数据传输智能,确保地震前兆数据传输完整、准确、及时。本软件完全由本人自主开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 标签: 地震台 FTP服务器 前兆数据 软件应用
  • 简介:阐述地震信息网络当前应加强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馆藏资源建设,以及加强对现有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广度与深度,并应加强对人才培养。

  • 标签: 地震信息 信息网络化 网络化工作
  • 简介:数字化形变台站日常下载、处理直至管理数据,都应用《数字通讯控制软件》、《形变前兆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形变前兆数据库服务软件(台站版)》等三个软件交互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会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本文结合我台观测工作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台站同行共享。

  • 标签: 数字化形变资料 曲线畸变 台阶 突跳 数据管理
  • 简介:数字化形变台站日常下载、处理直至管理数据,都应用《数字通讯控制软件》、《形变前兆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形变前兆数据库服务软件(台站版)》等三个软件交互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会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本文结合我台观测工作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台站同行共享。

  • 标签: 数字化形变资料 曲线畸变 台阶 突跳 数据管理
  • 简介:通过对福州华林井数字水位观测系统产出两套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公用数采采集水位整点值略高于LN-3型数字水位自身采集打印水位整点值,但两者水位整点值曲线图形态是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公用数采产出数据可以完全取代LN-3水位仪自身打印数据,这对“十五”期间完成数字改造之后利用数字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数字化水位 公用数采
  • 简介:利用山东省数字化形变观测记录到固体潮资料,分析了气压、雷电、洞室装修、仪器故障及环境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形变固体潮记录影响,总结了1次地震前异常特征,为利用数字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参考实例。

  • 标签: 数字化形变 固体潮 畸变 地震前兆 干扰
  • 简介:通过对福州华林井数字水位观测系统产出两套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公用数采采集水位整点值略高于LN-3型数字水位自身采集打印水位整点值,但两者水位整点值曲线图形态是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公用数采产出数据可以完全取代LN-3水位仪自身打印数据,这对“十五”期间完成数字改造之后利用数字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数字化水位 公用数采
  • 简介:介绍了青海地区表层水温井孔观测概况,对各井孔产出数据可靠性和年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汶川、大柴旦、玉树地震前后水温(地温)前兆异常变化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结果。

  • 标签: 表层水温 典型地震 前兆异常 青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