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国家台网速报面震级测定时间偏长和中深源地震震级速报有一定偏差的问题,采用IASPEI推荐的宽频带体震级mB及宽频带P矩震级MWP对2009-2013年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大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经过转换成MW后的mB和MWP震级来说,其结果均与我国速报地震发布的震级M有一定的偏差,一般表现为偏小.其中,对于6.0-6.9级地震,mB偏差相对较小,但离散度相对较大(整体偏差要比平均偏差大不少);对于7.0-7.9级地震,MWP偏差相对较小;而对于8.0级以上地震,由于震级饱和等原因,mB偏差较大,但MWP偏差相对较小,一般主要表现为偏小.总体来说,MW(MWP)的稳定性要比MW(mB)更好一些(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更大,标准误差更小).对于综合mB和MWP震级来说,由于采取分段平均的方法,结果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较大地震仍以偏小为主,如果在综合震级MP,上加0.2,则可以得出与M震级较为接近的结果.通过MW(mB)、MW(MWP)、MP(M)、M与MW(GCMT)的对比,可以验证综合标准震级MP(M)和国家台网速报震级M具备一定的可信度,而MP(M)可作为P快速测定的震级,所以用MP(M)作为大震速报初报震级,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

  • 标签: P波震级 体波震级mB 宽频带P波矩震级MWP 标准震级M
  • 简介:成都平原地震构造环境主要受近场中强地震和外围大地震的影响.成都平原内的第四系分布广泛,主要为河流相的砂卵石层夹粘土、粉土层.这种地层在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个峰值,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本文共收集了107组土动力学参数的实验资料,统计分析了粉质粘土和粘土两种粘性土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了它们在不同深度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值.然后,选取1个典型钻孔,建立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别运用本文“统计值”、“十五结果”、“规范值”、“推荐值”进行地震土层反应计算,从反应谱形状、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方面,验证了本文“统计值”的适用性和针对性,结果表明在盆地内使用“规范值”和“推荐值”时应谨慎,不然可能会对工程的抗震设防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的“统计值”比“规范值”和“推荐值”更适用于成都平原地区,对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 标签: 粉质粘土 粘土 土动力学参数 成都平原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