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建筑物信息的完善是震前风险评估和震后损失评估的重要基础,决定着评估结果的精度。为了实现城市建筑物信息的快速采集,笔者对系统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核心功能实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城市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示范区进行了现场采集测试。实践证明,与传统采集方式相比,该系统人机交互简便,有利于现场非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建筑物信息的外采集,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物信息采集的效率,为地震灾害评估过程中建筑物信息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外业采集系统 建筑物信息 Android终端 移动GIS 地震损失评估
  • 简介:本文根据通信台站雷害调查的情况,分析了通信台站雷害产生的原因,结合高山台站防雷接地系统的现状,应用电磁防护原理和通信防雷技术,提出了通信台站防雷的综合措施。

  • 标签: 通信台站 防雷 接地
  • 简介:我局VAST卫星地球站2004年10月搬迁至新办公楼并投入正常运行,本文作者结合卫星小站搬迁过程的体会及学习,着重介绍了卫星通信信道的调试与应用。

  • 标签: VAST卫星 调试 应用
  • 简介:破坏性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破坏,地面交通及通信等基础设施也遭到极大的损坏,给政府震后应急救灾通信造成很大的障碍。本文旨在为震后现场应急救灾通信及灾情快速评估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在实现该方案时可能遇到的难题。

  • 标签: 破坏性地震 应急救灾通信 灾情快速评估 解决方案
  • 简介: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网为地震救援提供高效可靠的音视频以及数据传输信道.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网在满足业务传输需求的同时需要实现灵活组网.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优先开放最短路由协议)较小的网络开销以及兼具灵活的组网方式,对于带宽资源有限的卫星通信系统来说无疑是相当具有优势的.本文着重研究了OSPF在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网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地震应急 卫星通信 OSPF
  • 简介:“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为满足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的需要,为各省地震局配备了卫星通信便携站.青海省地震局地震应急卫星通信车是在原有箱式卫星便携站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便携站的全套设备安装于改装后的依维柯厢式货车内,天线部分做了车顶安装.经过上述处理后,该车具备了移动通信车的优点,有力提升了地震现场应急的通信保障及指挥协调能力.在简述应急卫星通信通信系统的功能基础上,详细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应急通信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地震现场 应急通信系统 青海
  • 简介:笔者研发了地震速报信息快速提取和WEB信息发布的功能程序模块。利用EQIM平台和山东省地震局门户网站,实现了基于百度矢量地图的全球、全国和山东及邻省地震速报信息的自动发布。改变了原来手工录入信息慢、信息发布时效性差的局面,以便于公众通过山东省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及时掌握震情动态,对于提高社会防震减灾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震速报 软件编程 信息快速获取 WEB自动发布 社会服务
  • 简介:在研究金寨台地倾斜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取地倾斜的正常变化形态及干扰形态.对安徽安庆4.8级、江西瑞昌4.9级等地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当倾斜仪出现打破以往年变正常规律的形态及多项指标超出二倍标准差时,即可视为异常出现.当趋势异常出现转折,即可视为进入短期阶段,应注意未来1个月左右地震发生的可能,矢量方向大致指向或背向震中.

  • 标签: 形变观测 地倾斜 地震前兆 异常指标 金寨台
  • 简介:本文根据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管理、更新以及共享的需要,针对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属性、服务、时间、传递等特性,在借鉴地震应急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相关行业分类标准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分类方法,设计了分类编码结构,其成果可提高各地震应急专业技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提升应急信息产品的使用效率。

  • 标签: 地震应急 信息产品 分类编码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

  • 标签: 地震信息 传播平台 综合服务
  • 简介:介绍了全国地震系统的微博、微信开通情况,研究探讨了山西省地震局微信、微博的运行及推广现状,并对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详细阐述了山西省地震局微博、微信平台在推广应用中采取的运行机制和有效措施,并就微博、微信在地震信息服务、防震减灾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论述。

  • 标签: 微信 微博 地震信息服务
  • 简介: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信息共享中的有关问题。为了解决信息共享中的有关责任问题,本文提出用成熟的数字签名技术;并且对提高数字签名技术的运算速度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 标签: 信息共享责任 数字签名 逻辑移位 分段求余
  • 简介:在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中,为满足无线图传系统等通信设备在复杂地形进行大范围和远距离通信作业的需求,提出利用系留式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保障无线电(超短波)的远距离传输。目前,对该系统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和试验阶段,尚未在地震应急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利用多次试验的数据,分析验证系留式无人机供电系统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定量计算中继通信系统的升空效益,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实施方案。在城区、郊区以及起伏较低的山地、丘陵等地区,实现了移动图传系统在距离通信车5—10km范围内稳定、实时、快速的数据传输。

  • 标签: 地震现场应急 系留式无人机 中继通信 无线图传 升空效益
  • 简介:针对“十五”地震现场卫星集成箱系统的诸多缺点,陕西省地震局进行了应急通信指挥车的车辆改造,将地震现场通信设备安装于应急车内,并对各业务系统进行了设计集成,提升了地震现场通信保障和应急指挥能力。本文介绍了地震应急通信指挥车改造和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应急通信指挥车的优势,总结了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应急通信 系统集成 车辆改造 地震应急
  • 简介:本文概述了福建省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现状,指出在“数字福建”的总体架构下,利用“数字福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技术、新方法建设防震减灾信息体系,可望使福建省防震减灾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 标签: 数字福建 防震减灾 信息体系
  • 简介:根据本台几年来电磁波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电磁辐射信息在地震前有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本文结合观测资料对电磁波理论分析进行初步讨论。

  • 标签: 电磁辐射 前兆 信息异常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人员就开始探索活动断层探察数据的制作、存储与管理。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活动断层探察数据,建成了一套系统的数据组织体系,为减轻地震灾害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活动断层数据库信息的扩充,初期设计的部分属性信息编码已不适用。为了形成适应当前工作的属性信息编码体系,本文以活动断层数据库建设体系为基础,对数据库属性值代码进行信息分类和编码优化。文章将数据库属性值代码分为字符型单一含义值、数值型单一含义值及复合含义值,分别进行编码规则设计,最终优化了数据库属性信息编码体系,提高了从建库到数据应用的数据录入、检测、制图自动化、数据分析等环节的效率。

  • 标签: 活动断层 数据库 信息分类 信息编码 探察数据 优化
  • 简介:本文利用WebGIS成本低、跨平台、应用简单的特点,将WebGIS作为构筑地震信息发布的平台,从而将“九五”、“十五”建设期间积累的大量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充分应用起来,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九五”、“十五”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使用问题,同时又为地震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开放、直观的有利研究环境。

  • 标签: WEB GIS技术 地理信息 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