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重复重力测量概况、资料的处理、干扰因素的排除、前兆信息提取方法,并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前兆信息提取过程中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和讨论。

  • 标签: 重力复测 资料处理 前兆信息提取
  • 简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验提取及震例总结分析在地下流体的日常数据分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日常资料分析处理运用的各种方法中选取了映震效能较好的水氡变化率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 标签: 水氡的基值变化率 水氡滑动变化率 映震效能
  • 简介:微博平台有用户群大、公众参与性强、实时性等优点,同时微博平台信息又具有信息真伪难辨、地址信息模糊等缺点.本文以芦山地震为例,针对微博内容如何提取和地址如何定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如何在网络微博平台中及时的提取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提出了聚焦爬虫技术,并对微博地址进行了分类,同时将正向最大匹配和特征词地址分词的中文地址匹配模型应用于地址信息提取和地址匹配中;最后将不同的地址类别定位为不同的行政级别,使微博平台和微博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过研究认识到微博信息在反应震前异常的发生趋势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物异常和气象异常所占比例较大),是不能被忽略的:地址方面可以看出异常随着时间的逼近有向震中聚集的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微博平台 聚焦爬虫 地震宏观异常 分词技术 地址匹配
  • 简介:兰州是中国最典型的唯一河谷型特大城市,市内多次发生或遭受到强地震波及影响。特殊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使兰州的震害尤其是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表现出多样性、多发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由于城市的政治、经济结构和地位的影响,使灾害的危害表现在整体性和全局性上,因而兰州在地震灾害面前又显示出脆弱和易损的一面。建立健全全市防震减灾的机制,预防各种次生灾害,尤其是包括滑坡在内的地质灾害,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转,提高各级政府的管理水平,强化公众的综合应急应变能力,是做好兰州防震减灾的重要工作。

  • 标签: 河谷型城市 兰州市区 震害特点 防震减灾
  • 简介:根据兰州区黄河阶地特征及黄土层覆盖厚度,对兰州场地划分了3个分区,选用兰州区156个满足场地地震反应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个工程场地合成3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区内的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值为1.120,Ⅱ区为1.320,Ⅲ区为1.531,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83。

  • 标签: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兰州市
  • 简介:笔者研发了地震速报信息快速提取和WEB信息发布的功能程序模块。利用EQIM平台和山东省地震局门户网站,实现了基于百度矢量地图的全球、全国和山东及邻省地震速报信息的自动发布。改变了原来手工录入信息慢、信息发布时效性差的局面,以便于公众通过山东省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及时掌握震情动态,对于提高社会防震减灾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震速报 软件编程 信息快速获取 WEB自动发布 社会服务
  • 简介:介绍了西宁地震台水氡测量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判别及排除,并从氡值的变化中提取异常信息,为地震预报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干扰因素 异常信息
  • 简介:甘肃省地震局在兰州观象台建成了专门用于地震预报的极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站,为利用卫星资料进行短临地震预报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条件。本文主要阐述地面热红外数据反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标签: 热红外 短临地震预报 反演方法 兰州市 卫星资料 地面温度场
  • 简介:为了适应高采样率、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新型地磁仪器对磁偏角和磁倾角观测的需要,应用GPS测定了改造后的兰州地磁台的7个观测墩(一个临时观测墩)至2个方位标志的方位角,共取得了13个方位角参数,使兰州地磁台在地磁偏角测量或仪器验收比测中可供6套仪器同时观测,并可做到全天候观测。

  • 标签: 地磁 GPS差分方位角 测量
  • 简介:潜在震源区的判定是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的基础,潜在震源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的合理与否;本文采用多维实测数据类似性和差异性相对识别的ISODATA算法,对兰州——古浪地区的潜在震源进行了识别,给出了该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及其震级上限,为潜在震源区的综合判定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使得潜在震源区的综合判定更为合理。

  • 标签: 地震危险性分析 震源 震级限值 兰州——古浪
  • 简介:河流阶地面是一种时间性、连续性非常高的层状地貌面,利用跨断层地区的河流阶地变形可以定量地判别一个地区的断层活动性.青衣江横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一条区域性大河,由于龙门山南段构造活动强烈且河流阶地被侵蚀程度严重,为了在室内更好、更快地解译青衣江河流阶地,使野外调查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在龙门山南段青衣江流域小关子至飞仙村一段,采用航测遥感技术制作的2m分辨率DEM和1/5万数字高程模型,基于ArcGIS和MATLAB平台进行了阶地面提取和聚类分析,以模拟野外测量阶地的流程,试图通过计算机提取,快速获取该地区更多的残余地貌面,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河流阶地纵剖面.研究结果表明:野外测量数据与计算机自动提取结果相似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完整的阶地剖面中发现了芦山盆地内部阶地具有疑似拱曲现象;在大川-双石断裂附近阶地有翘起现象,推测芦山盆地西缘阶地拱曲是由大川-双石断裂东侧的一条未知断层引起的,大川-双石断裂附近阶地的翘起现象可能是在断层逆冲推覆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结合区域年代历史数据,推测该地区(芦山盆地至大川-双石断裂)至少在晚更新世曾发生过构造活动.

  • 标签: 河流阶地 计算机提取 青衣江
  • 简介:兰州台的VSQ与CZB-1仪的观测资料质量、变化趋势、潮汐响应函数及映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VSQ的观测资料的质量比CZB-1要好,因CZB-1的资料存在漂移现象;在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方面,VSQ比CZB-1反应灵敏;但CZB-1的映震能力比VSQ强。

  • 标签: 倾斜仪 地震观测资料 潮汐因子 相位滞后 映震能力
  • 简介:本文介绍了对银川城区两条隐伏断层所做的多层次、多手段综合探测,包括在同一个试验场点进行的三个层次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和槽探,从深到浅,逐层捕获隐伏目标,直到明确锁定目标断层在试验场点的准确位置、产状和上断点埋深等情况。通过对银川活断层探测中目标断层的追踪探测,查明了市区银川隐伏断层和芦花台隐伏断层的平面展布,特别是在市区的延伸位置。通过岩芯样品的绝对年龄测定,得到了银川隐伏断层北段晚全新世活动,南段晚更新世活动,芦花台断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的结论。

  • 标签: 银川 隐伏活动断层 综合试验探测 断层上断点
  • 简介:防震减灾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现场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调研州()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给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云南
  • 简介:山东省胶州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东依崂山、东南临青岛港和黄岛前港湾,总面积1210km^2,辖18个镇、街道办事处,人口77万。从地震地质构造看,胶州市地处大沽河、洋河水系发育的沉积地区,古河道变迁复杂。区内有郯庐强震带、燕山渤海强震带、南黄海强震带,一旦周边地区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对胶州将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提高胶州抗震设防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 标签: 抗震设防 胶州市 减灾策略 破坏性地震 规划 地震地质构造
  • 简介:通过对西宁市区28个街道办事处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的调查了解,进行了对西宁市区的房屋建筑的静态震害预测,当西宁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波及西宁市区时进行快速评(盲)估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定量的参考数据。

  • 标签: 房屋建筑 震害预测 西宁市 破坏性地震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 简介:利用浅层人工地震、电法勘探和工程钻探等多种方法在潍坊开展了隐伏活断层探测工作,查明了潍坊城区周围沂水-汤头断裂、郎部-葛沟断裂、寒亭断裂和潍县断裂等6条主要断裂的位置;通过释光(TL、OSL)和电子白旋测年(ESR)研究了这些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潍坊城区范围内无活动断层通过,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活断层探测 沂沭断裂带 隐伏活断层 潍坊市
  • 简介:通过对、县两级防震减灾的工作体会和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县)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就如何做好、县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防震减灾 重要性 太原
  • 简介:由于施工、材料、改建等因素的影响,自建民居往往达不到抗震设防的目标.本文以玉溪某社区房屋为例,利用砖混结构的震害预测计算方法,探讨了加层及底层改建的做法对自建民居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层会减低民居的抗震性能,层数越多,抗震性能越弱,而底层改建更明显地降低了民居的抗震性能.

  • 标签: 自建民居 加层 底层改建 抗震性能 易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