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快速发生沉积和侵蚀的地区,断裂附近的古地震遗迹会很快被掩埋.获取这些地区断裂的位置、上断点的埋深和标志层的断距等方面的数据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探测这些被埋藏的古地震遗迹.以北京平原区正断性质的新夏垫断裂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逆冲性质的六盘山东麓断裂为实验区.通过探测发现,对于断裂两侧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粉土或粉质粘土的新夏垫断裂,地质雷达可精确定位断裂通过的位置,指示上断点的埋深,但无法在地质雷达剖面上识别出各套地层.对于在T1基座阶地上通过的六盘山东麓断裂,地质雷达不但可以精确定位断裂的位置,而且可以在地质雷达剖面上识别出各套地层,进而求得断裂两侧基座的断距.

  • 标签: 地质雷达 活动断裂 新夏垫断裂 六盘山东麓断裂 探槽选址 断距
  • 简介:本文通过在河南新密、洛阳和南阳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了一批存在于文化遗址的自然变形现象,时代涉及新(旧)石器过渡期、东周到北魏时期等。其中在新密李家沟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期遗址发现三组裂缝,可代表三次构造变形活动。洛阳汉魏故城发现两类裂隙,一类穿切性较好,应为构造裂隙;另一类贯通性差,应为干燥收缩裂隙。南阳东周文化遗址发现两组充填裂隙,一组走向北东,一组走向北西,两组正交,被砂土充填,应为地震液化脉体,显示所在地区东周后有地震活动发生。初步研究表明,这些自然变形现象与当地区域构造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遗迹为史前地震事件记录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分析判定这些自然变形现象的形成机制,对河南地震考古工作及历史地震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河南 考古发掘 地震考古 自然变形
  • 简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特别是在地震小区划工作,对地震滑坡的评价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因此,对其影响范围未给出定量的评价结果.本文以吕梁新城地震小区划滑坡评价为例,通过对该区的地质条件、地貌特征的研究,针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剖面,选取地震力、内聚力、摩擦角作为影响因子,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对潜在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可能失稳的滑坡体潜在滑动的影响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知滑坡与潜在滑坡剖面结构特征的类比,对整个研究区内滑坡体的影响范围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吕梁新城的规划提供依据,也可为同类工程地震滑坡灾害的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震小区划 滑坡 定量分析 类比法
  • 简介:通过对三个震例的分析,笔者得到了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其具体表现为:①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缓慢下降,幅度为1.0%-3.9%,从异常变化出现至发震的时间间隔为1月左右.②在芦山地震和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从2011年9月开始,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显著下降且幅度较大.其中,芦山地震发生在异常变化恢复(上升)的过程,从出现异常到发震的间隔为16个月:而岷县漳县地震也发生在异常恢复(上升)的过程,但从异常出现到发震的间隔为19个月.表明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能较好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信息,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这对陕西及相邻地区的地震监测和预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地电阻率 异常特征 观测条件 地震
  • 简介:本文对1971年以来宁夏南部及邻区4.9级地震前2.3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时空特征和同心窗信号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生4.9级地震前都存在1年以上的2.3级以上地震平静现象,平静结束后,如果2.3级以上地震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会发生4.9级以上地震;若平静结束后2.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没有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邻区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以上得到的发震统计规律,可以为宁夏南部及邻区今后的地震中短期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震平静 信号震 中强地震 宁夏南部
  • 简介:地形条件对局部震害分布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地形起伏剧烈的芦山地区,采用三维谱元法模拟地震波传播。研究了该地区地震动的频谱特征。计算了测线上位于山顶和山谷的台站傅里叶频谱,并研究了各自的谱值和谱值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顶包含了较高的频谱;山谷包含了较低的频谱;山顶上的频谱值高于山谷的频谱值;并且地形对水平分量的影响更大。同时,进一步从频谱中提取了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2个参数,分析了其在芦山地形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山顶对应了较大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而山谷则对应了较低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

  • 标签: 地形效应 傅里叶谱值 谱值比 谱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