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合成全硅方钠石(Si-SOD)溶胶的液体^29SiNMR、IR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其晶化产物的^13CMASCPNMR3和^29SiNMR的研究表明,邻苯二酚在的反应混合物中能和硅物生反应而生成硅-本二酚螯合物,该螯合物在水热条件下是亚稳态的,它能缓慢释放出生成分子所需要的硅种,使反应体系中的晶核始终处于数量较少状态,从而有利于晶体的缓慢长大。

  • 标签: 全硅方钠石 分子筛大单晶 邻苯二酚 硅-邻苯二酚螯合物 合成 螯合效应
  • 简介:对硝基取代甲烷的硝基式和酸式两种异构体,用CNDO/2方法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这类化合物的C—N间键级函数(YCN)与离解能(DCN)、键长;H—O间键级函数(YOH)、氢原子极化率(PH)与酸性、熔点;能量差(△E)与平衡常数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对硝基甲烷的负离子的几何构型和成键情况进行了讨论,负离子为平面构型,C—N间约为1.6级键.

  • 标签: 分子轨道 取代甲烷 甲烷分子
  • 简介:用二次量子化方法讨论了HCl分子在激光场中的多光子激发,还包括对HCl分子伸缩振动能级的计算,跃迁概率随外场频率的变化及随时间的变化(取光场强度10-8W/cm2)。

  • 标签: 多光子 激发 激光
  • 简介:通过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出较稳定的白藜芦醇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然后根据白藜芦醇分子结构特点计算了该化合物的一种稳定异构体的转动惯量,用矢量合成法计算了其电偶极矩,为微波辅助白藜芦醇萃取理论研究提供转动惯量和电偶极矩的数据.

  • 标签: 转动惯量 电偶极矩 白藜芦醇 微波辅助萃取
  • 简介:合成了双吡啶双西佛碱(bped)有机分子,并用该分子进行了超分子网络晶体的组装.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4014(15)nm,b=0.42153(11)nm,c=1.11505(4)nm,β=101.660(4)°,V=0.61690(18)nm^3,Z=2,R=0.0648.在bped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该氢键由N原子和H—C中的H原子相互作用而成.每一个bped分子同另外6个bped分子通过氢键相连,构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 标签: 有机超分子网络 氢键 单晶
  • 简介:表面等离子共振仪是测量生物分子间交互作用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多数实验数据是在不精确的实验设计下获得的,通过对用传统方法来优化试验设计、提高仪器灵敏度进行了总结,并对获得精确蛋白质相互作用动力学信息的新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表面等离子共振仪 蛋白质 参考表面 树突状高分子
  • 简介:通过对水分子在激光作用下选择性解离的动力学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产率随实验参数(相差和相对强度)的变化图和与其相应的等高线,讨论了解离能量和初态对产率的影响.

  • 标签: 相干控制 解离 产率
  • 简介: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d)」研究了SiP2分子的各种可能异构体的结构、能量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i2P2分子有5个稳定的异构体,能量最低的异构体为具有P-P桥键湖蝶形结构,其次为具有Si-Si桥键的菱形结构,而具有Si-Si中心键的直线结构能量高,并进一步将Si2P2和C2N2分子结构和能量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标签: 结构 光谱 磷化硅 密度泛函 能量
  • 简介:利用两种杂化DFT方法(BHLYP和B3LYP,两种纯DFT方法(BP86和BLYP),以DZP++为基函数对ClOO,ClOOO和ClO3及其负离子的平衡构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三种电子亲和势(绝热电子亲和势Ead=E(optimizedneutral)-E(optimizedanion),垂直电子亲和势Evert=E(optimizedneutral)-E(anionatneutralequilibriumgeometry)和垂直电子解离能Evd=E(neutralatanionequilibrium)-E(optiminzedanion))和红外振动频率.

  • 标签: 一氯氧化物 负离子 分子结构 热力学性质 DFT方法 密度泛函
  • 简介:报道了在半经典偶极近似下应用二次型非谐振子李代数模型研究强激光场中NO分子的多光子选择激发,并计算了NO分子的跃迁几率.

  • 标签: 多光子 激发 跃迁几率
  • 简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考查并分析了(KI)108离子簇的结构、能量和相变的动力学行为.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离子簇再现了熔化和凝固现象,而且熔化起始于立方体的其一顶点,熔化的离子簇不是球形的,说明了离子簇的非湿特征.根据结晶的成核速率,讨论了电子衍射实验中观察KI凝固的可能性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KI离子簇 相变
  • 简介:本文报道了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硝酸镧和硝酸钕的15-王冠醚-5络合物[La(NO3)3·C10H20O5(La—L)和Nd(NO3)3·G10H20O5(Nd—L)]的晶体结构.测定表明,La—L和Nd—L是同构的.稀土金属离子没有进入冠醚环的平均平面,而是被夹在冠醚环与三个硝酸根的中间.冠醚环上的五个氧从一侧全部同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而三个硝酸根则各有两个氧原子从另一侧与金属离子络合,使络合分子的稳定性得到满意的解释.而La—O平均键长比Nd—O的平均键长大0.056,同镧系收缩理论相符.

  • 标签: 冠醚 晶体结构 硝酸钕 中心金属离子 配位键 稀土金属离子
  • 简介:合成了含有十钒酸阴离子的超分子化合物(NH4)4(DMSO)4H2V10O28,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IR光谱、^51V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α=1.0719(2)nm,b=0.9658(2)nm,c=2.0171(2)nm,β=98.42°,V=2.0657(5)nm^3,Z=2,F(000)=1336,R1=0.0429,wR2=0.1146.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由一个二质子化的十钒酸根多阴离子、4个铵根阳离子和4个DMSO分子组成,并且彼此之间通过静电力和氢键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

  • 标签: 十钒酸盐 DMSO 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采用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优化了6种F,Cl和Br取代的咪唑类衍生物分子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采用TD-DFT的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前线轨道能级和电子光谱,并用CPHF方法研究了此类衍生物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平面结构,共轭性较强;分子内设计的推拉电子基团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使前线分子轨道间的电子跃迁更容易;各体系具有较大的βvec和良好的透明性;咪唑环的引入增强了体系的热稳定性.弦些结论对分子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B3LYP方法 TD-DFT方法 咪唑类衍生物 电子光谱 非线性光学
  • 简介:合成了双吡啶双西佛碱(bpbd)有机分子,并用该分子进行了超分子网络晶体的组装.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bpbd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该氢键由吡啶环上的N原子和西佛碱H-CN基团上的H原子相互作用而成.每一个bpbd分子同另外4个bpbd分子通过氢键相连,构成了二维网状结构;在bpbd晶体中还存在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并导致一维分子柱的形成.二维氢键和一维π…π的协同作用,导致了三维超分子晶体的形成.

  • 标签: 超分子 西佛碱 双吡啶 晶体 二维网状结构 氢键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