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了一个核污染传播的分层模型,通过对核污染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物外围大颗粒的抛射与重力降落、放射云内小颗粒的沉降和放射云的膨胀扩散等传播方式的研究,给出了放射性核污染物传播的范围和污染程度,为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的防治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 标签: 核泄漏 核污染 传播模型 核污染防治
  • 简介:计算了核试验后10~4×106d时间内熔岩内核素衰变产生的热功率,评估了核素衰变热对熔岩温度的影响.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给出的100ktTNT当量地下核试验产生的半衰期大于1a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利用其中裂变产物核素137Cs的含量推算出累积裂变产额大于1‰,半衰期1d~1a的短寿命裂变产物核素的含量.分析了各核素的放射性衰变特点,采用美国ENDF/BⅦ库中核素衰变辐射的平均α能量、平均电子能量和平均电磁辐射能量,计算各核素在熔岩玻璃体内因衰变而沉积的能量.计算结果表明:熔岩内核素衰变热功率呈分段幂函数衰减;在10~2×103d、2×103~6×104d和6×104d之后的时段内,衰变热功率分别主要源于短寿命裂变产物核素、长寿命裂变产物核素和锕系元素.核素衰变热对熔岩温度和玻璃体溶解速度的影响程度不大,1000d后影响就非常小了.

  • 标签: 地下核试验 熔岩玻璃体 核素 衰变热 热功率
  • 简介:在当今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索法,贵在得法。适时地、有利地、巧妙地导,是教学成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以生为本,以技能为核心,提高课堂活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改要求;而教师教学的宗旨就在于教会学生,即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见,合理地、科学地优化“导”,对提高课堂活力,大面积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课堂导,提高课堂活力。

  • 标签: 设疑 激发 活力 捕捉 学案导学 有效课堂
  • 简介: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一门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学科。由于高中数学太强的科学性而使高中生数学味同嚼蜡。本文试图还原数学的社会性。与生活类比教高中生数学可谓正本清源。

  • 标签: 生活 数学 类比 思维
  • 简介: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命题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形式上,注重运用地理图表的信息载体功能,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测试。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激发思维潜能、自觉探索问题,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与实践运用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

  • 标签: 地理教学 高中 图表 学生综合能力 应用 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