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云岩寺内饰图案对于艺术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形式和内容是艺术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云岩寺塔壁画纹样种类繁多,纹样工艺塑造手法特殊,并且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它是五代、唐宋时期比较典型的装饰符号,经过几次整修,图案仍保留宋代风格特点。按照装饰纹样的内容类型特点进行类比,对各种纹样类型挖掘深层次的意义。云岩寺塔的纹样装饰,有着极其独特的图案风格和历史价值,对于中国图案艺术史的发掘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云岩寺塔 壁画纹样 装饰艺术
  • 简介: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热门话题,但什么是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有什么特点?需要有一个理论上的解读。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载体中国大运河的概念以及中国大运河文化产生的背景,从而提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概念及内涵。从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时代和地域性特点、价值与功能特点分析大运河文化的特征,通过列举10个类别的运河文化对中国大运河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中国大运河文化 内涵 特征 分类 研究
  • 简介:能否实现国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都市圈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计量模型,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以1995、2000、2005、2010年4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定量分析合肥都市圈三生用地转型、时空格局特征生态环境效应。结果发现:①1995-2010年合肥都市圈三生用地转型呈现生产用地明显减少,生活用地快速增加,生态用地略有提升;三者之间的转移关系大致为: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移,生态用地基本稳定。②1995-2010年农村生活、生产用地生态用地重心转移幅度较小;但从重心转移方向看,各功能重心空间转移方向差异较大,规律性特征不典型。而从重心转移距离看,不同功能重心转移路径、转移距离各异。③1995-2010年,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稍有波动和后期恶化的特征。并且,在不同时段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波动改善和退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和贡献率差异显著。

  • 标签: 三生空间 空间格局 生态效应 合肥都市圈
  • 简介:纵观城市发展,水在城市系统中具有特殊性,对城市肌理生长与城市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水与城之间的关系也面临挑战。从水网肌理延伸促进水城肌理共构和城市建筑呼应滨水营造两个层面出以,解读水城共构的滨水空间整合策略。一方面从水城共构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从三个维度分析水城肌理共构的营造特点及其意义;另一方面立足城市局部与整体的互动,指出城市建筑呼应水体的轴线和界面,对城市整合、城市文脉传承、城市意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滨水城市中,以水为核心的空间整合,对城市结构营造肌理生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有助于建立起不同性质、功能、特色的区域的整合,推动传统滨水体系的复兴。

  • 标签: 滨水空间 水网 肌理 共构 整合
  • 简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出台,粤港澳将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另加活力四射的珠三角。由于这种法域和政体的差异,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性环境保护治理的法律关系复杂,进一步深化合作中的法域差异导致的法制障碍不容忽视。因此,应以CEPA框架下所签署的双边协议中的环保合作条款为准则,在开放合作中相互借鉴吸纳包容,通过法制的力量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创新制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性生态环境治理的协调化、法治化。

  • 标签: 跨域性 生态环境治理 协调化 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