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长时间以来,博物馆是个具有清晰意识形态定位的机构,所展现的是市民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在个后现代的“为了所有人”的城市中,也要求有个“为了所有人”的博物馆,它必须吸纳多元的理念,并传达各种声音。如此来,博物馆自身的设置、诠释范式必须作出持续的改变,遵循种与变革时代相适应的“新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政策领域,而且也在身份认同政策领域、乃至政治领域,博物馆都应当进步完善、强化自身的活动。

  • 标签: 博物馆 世界观 多元化 新日程
  • 简介:沂水刘南宅族谱里收录了较多家族神话,作为族群记忆延续至今,对刘氏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这些家族神话之所以能够产生、流传,与刘氏先祖的早期历史及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它既是对易代之际家族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局的应对之举,也是时代宗教文化现象和士人生活、文化惯习的直接反映。通过家族神话,刘氏家族在定程度上缓解了易代之际"移民""贰臣""父子殊途"所造成的身份认同困局,树立了刘应宾及其支脉在家族内外的政治权威,在其家族对当地进行文化控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 标签: 刘南宅 家族神话 身份认同 文化控制
  • 简介:祈福是迄今尚存于华北地区的种传统宗教仪式,其渊源可追及明清时代。孝女祈福则是女性为在世父母祈愿的种仪式活动,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和民间宗教文化内涵。虽历经数百年岁月风霜,但其基本特质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总体而言,民俗化、生活化是其主要特点,功利性趋向淡化,宗教服务性逐渐增强则是当下的种基本取向。孝女祈福仪式,不仅见证了民间宗教职业者的身份特征及其小群体活动特点,而且呈现了个比较生动,具体的民间俗祀的展演过程。

  • 标签: 孝女祈福 弘阳教 交供仪式
  • 简介: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自杀是公共领域之外的私人事务。但事实上,自杀并不仅是种个人行为,它还指向复杂的社会伦理和文化逻辑,与乡风民俗、价值观念、家庭功能、社会认知等"地方性知识"密切相关。忽视自杀者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并不能有效解释急剧社会变迁中的自杀现象。把自杀行为看成"社会事实",通过对农村两类自杀高危人群的特点、动机和类型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农民自杀行为的般性因素、发生机制和个体差异。

  • 标签: 自杀行为 地方性知识 自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