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荥阳小胡村晚商墓地应为晚商"舌"族家族墓地,小胡村M22、M28是晚商"舌"族中小贵族墓葬,年代应在殷墟二期晚段。两墓所出"舌"铭铜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舌"族铜器。从两座墓葬随葬青铜器的差异看,两座墓主生前在军队中应分属不同兵种。1933年安阳薛家庄出土"舌"铭铜器的殷墓墓主应属小胡村"舌"族一员,身份应为"舌"族高级贵族或族长。小胡村晚商墓葬随葬青铜器、玉器,罕见陶器以及普遍铺放朱砂的葬俗,与同时期殷墟及郑洛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小胡村商墓 舌族 青铜器 朱砂葬
  • 简介:2001年在南阳市一中新校址清理古代墓葬448座,在M189中出土1件用黑色黏合剂粘接修复的瓷碗,这在南阳东汉墓中首次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釉陶及黏合剂的检测,样品经EDXRF检测,发现瓷碗为铅釉陶,用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而黑色黏合剂经红外分析表明,不是蛋白质和糖类,而与大漆或生漆较为接近。

  • 标签: 南阳市 东汉墓 黏合剂
  • 简介:M257是平顶山应国基地的l座小型贵族墓。该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分别放置在棺椁之间与棺内两处,随葬器物共计115件(片),包括礼器、兵器、车器、马器、生活器皿、礼玉、殓玉等M257墓主人应是一位身份为士一级的贵族,是应侯家族内的一位成员。M257的发掘为研究应国历史与西周时期中低级贵族的丧葬礼制,乃至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平顶山 应国墓地 M257 铜器墓 西周
  • 简介:2014年7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四川长宁县古河镇和乐村2队的缪家林崖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崖墓5座。其中M5保存较完整,出土一批陶器、铜钱和2具保存较为完整的画像石棺。此次发掘为研究四川地区汉墓、画像石棺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四川长宁县 缪家林 汉代崖墓 画像石棺
  • 简介:2014年8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和日门塔拉遗址发掘了一座小型竖穴土坑墓葬,出土了陶器、金箔头饰、弓形铜项饰、铜化妆具、皮革袋、丝织物、铁带銙、铁镞以及羊骨殉牲。据推测,该墓葬属蒙古高原柔然时期,在蒙古国境内尚属首次发现。

  • 标签: 蒙古国 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 柔然时期墓葬
  • 简介:说明文字是博物馆展览展示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就叙事主题展览而言,说明文字理应承担展现内容、揭示主题、传播知识的作用,但目前却普遍存在逻辑结构及其层次不清晰、文字量过多、可读性不足等问题,致使博物馆展览长期面临难以吸引观众、社会效益不高的困境。本文将对博物馆叙事展览说明文字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探讨编写好说明文字的方法。

  • 标签: 博物馆 叙事型展览 说明文字
  • 简介:随着“服务”博物馆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教育日益成为博物馆整体工作的中心,而教育科研是博物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引领教育工作向前发展的“指向标”、还是有效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内在要求、更是不断满足观众El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种种历史、政治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的博物馆教育理论还不太成熟,这就极大地限制和制约了我国博物馆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因此,我们博物馆人都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科研意识,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三个结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长远与眼前的结合、分散与集中的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博物馆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博物馆教育实践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科研 必要性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