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洹北商城与殷墟遗址是分属于商代中、晚期的两座都城遗址,两者在空间上相连,时代上前后衔接,但总体布局差别明显,是两座规划与布局迥异的城市实例。本文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讨论了两者的规划、建设上的特点及其嬗变。在洹北商城早期偏晚时段,商人规划、建设洹北商城,随后中断了城市的建设;到洹北商城晚期,商王又迁居于此,开始了新一轮建设,之后又放弃了洹北商城,起建了殷墟商邑。两者间发生了一废一兴的转换。

  • 标签: 洹北商城 殷墟商邑 建设 嬗变
  • 简介:博物馆碑帖数字资源采集和管理平台的开发,有助于博物馆工作人员提升碑帖文物的管理效率,加强对碑帖的科学研究。本文以“上海博物馆碑帖数字采集(二期)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项目”为例,对其数字采集和管理的方式进行说明,并探索馆藏碑帖资源的数字之路。

  • 标签: 碑帖 数字化 数据管理平台
  • 简介:敦煌壁画,包含着诸多建筑信息要素,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之一。本文聚焦壁画中的建筑,基于前辈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提出数字再现与重构的研究新方法。通过信息解码与数字建构的关联分析,运用数字集成技术,融多维建筑信息于图形图像重组处理,实现敦煌壁画建筑的数字再生。探索数字再现与重构的技术方法、实现途径及应用价值,拓展新语境下壁画建筑保护传承的方法与范式。

  • 标签: 敦煌壁画 壁画建筑 数字技术 再现与重构
  • 简介:文博图书馆是依附于文博单位的专业图书馆,其馆藏资源专业而系统,有些资料珍贵而独有,但收藏地点较为分散,不便于研究者和社会大众利用,文博图书馆文献资料数字与共享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构建文博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 标签: 文博图书馆 文献资料数字化 资源共享
  • 简介:近年来,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得到快速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工作形式也开始走向个性及数字,兼具学习与服务功能。由于文物是博物馆展览陈列的重点,应拉近其同公众的距离,突出其情感性、文化性与艺术性,从而将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通俗化与知识相互予以完美融合。本文详细探讨了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通俗化融合知识的策略,以提升展览效果,让博物馆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博物馆陈列展览 通俗 知识化 融合
  • 简介:胶矾水是书画装裱和修复中常用的材料,但同时也是导致纸张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改性胶原蛋白用于书画粉颜料加固的适用性,以鱼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等为原料,考察了固色剂对宣纸及着色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剂处理后,固色剂在纸张纤维表面形成薄膜,明显改善了纸张的力学性能,并且固色剂对颜料的老化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本研究将对书画装裱中传统工艺的科学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书画 固色 高分子材料
  • 简介:中国大约公元前14世纪开始出现人工冶铁块炼铁制品。大约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最早发明创造并使用生铁冶金技术。战国秦汉之后,中华文化圈内大规模使用生铁制品,创新发展了多种生铁制钢工艺,为世界文明进程提供技术动力。广西地区至迟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生铁制品,大约公元9世纪开始出现生铁,自炼遗址。这些生铁冶炼遗址主要分布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到太平山镇约30平方千米范围内,是迄今为止世界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高锰渣生铁冶炼遗址群。揭示广西玉林地区古代生铁冶炼技术面貌,将为探讨古代生铁冶炼技术在岭南地区传播的时空框架。古代生铁冶炼技术的多样性发展,及其对历史文化影响、遗址保护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冶金史 岭南地区 唐宋时期 生铁冶炼 冶金考古
  • 简介: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和体系上经过多年建设,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博物馆管理办法》《藏品管理办法》以及《博物馆条例》等规章制度,用于指导日常藏品管理工作.如今,在新的发展契机下,为了全面提升和优化博物馆结构,构建现代博物馆体系,各大博物馆开始从藏品管理的基础工作着手,不断提升管理品质,提高藏品的保管水平.结合实际工作,博物馆可以从藏品档案管理、藏品库房管理和藏品管理员能力等方面进行提升,实现博物馆发展的新阶段,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 标签: 藏品档案 藏品库房 藏品管理员 管理品质提升
  • 简介:对桐柏县文物管理所藏钟鼓堂等地出土春秋青铜器及五里墩商代铜爵进行检测分析。钟鼓堂青铜器的合金成分与铅同位素比值分布同襄阳沈岗M1022等春秋中期青铜器高度相似,据此可以细化其年代认识。平氏五里墩铜爵使用了高放射性成因铅,补充了二里岗上层阶段该类铅料在豫南鄂北地区的应用实例。

  • 标签: 桐柏县 青铜器 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