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数学在古代被称为“数”、“算数”、“算术”,意即“算数之术”。唐宋时期,数学的地位提高,被称为“算”。“敦煌算”指出土于敦煌藏经洞的一批手写算书(算表),其中直接与算学相关的文书目前发现有21件,分藏于英、法、俄、中、日等国。“敦煌算”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社会信息,是中算史、教育史、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史料。研究“敦煌算”.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五代宋初敦煌乃至西北地区数学教育的发展程度及应用范围。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唐代算学。

  • 标签: “敦煌算经” 唐代算学 数学教育
  • 简介:敦煌写道场用纸量巨大,为了有效管理纸张,避免浪费和偷盗,写道场从最初纸张发放到写经过程中纸张的兑废,以及最后写完毕佛经的收回和剩余纸张的追回,每一个环节均有严格的纸张出入记录。这些纸张出入记录前后关联,是写道场纸张管理的重要依据。

  • 标签: 敦煌 写经 纸张
  • 简介:中外道教研究者大多数都把"三洞经书"思想的创立归功于陆修静。而小林正美则把有无"三洞经书"思想,看成是"葛氏道派"所创作的"元始系"灵宝和以陆修静所代表的"天师道三洞派"所创作的"仙公系"灵宝最根本的差别之一。本文研究认为,古灵宝"元始旧"其实有非常完整的"三洞经书"思想。而较后出世的"新经"则继承了这一重要观念。至于陆修静的"三洞经书"学说,则是对古灵宝的直接继承。因而,敦煌本《灵宝目》原有的"元始旧"和"新经"的分类,更加符合古灵宝的实际情况。而古灵宝无论是"元始旧"还是"新经",亦均为"葛氏道派"所创作。

  • 标签: 《灵宝经目》 “三洞经书” 古灵宝经 经典分类 敦煌
  • 简介: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三种唐碑拓本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题为柳公权所书《金刚》拓本最为完整,却引起学者们的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史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拓本缺字现象及书法风格两方面来论证这一碑拓为后人伪托之作。

  • 标签: 敦煌 柳公权 金刚经 拓本 伪作
  • 简介:本文首先对敦煌《法华变》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画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该品画面中“焚身”“燃臂”情节所反映的敦煌法华信仰的供佛观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着重表现了“真法供养”的供佛观。

  • 标签: 敦煌 药王菩萨本事品 真法供养 供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