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梅瓶最初为实用器,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宋代的经瓶即梅瓶,是盛酒器,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大多用于盛酒或其它液体物质。后来,逐渐把梅瓶作为陈设装饰品或冥器使用。如宋代磁州窑生产的梅瓶,其肩部开光内有“清洁美酒”四字。在其它一些梅瓶中,还发现有“醉乡酒海”字样。桂林窑址中也出土过一件肩部写有“清香好酒”字样的梅瓶残件。上海博物馆所藏两件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一瓶腹部书写“清洁美酒”,另一瓶腹部书写“醉乡酒海”,均表明了梅瓶的贮酒功用。从明代墓葬的出土资料得知,明代时梅瓶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成为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和“风水”寓意的象征。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器,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有关。

  • 标签: 明代墓葬 上海博物馆 古代绘画 元明时期 “风水” 磁州窑
  • 简介:良渚文化玉器,过去一直被认作周、汉文物。自七十年代江苏草鞋山遗址获得科学地层,始拂去其千年尘埃;八十年代福泉山、反山、瑶山等良渚大墓的先后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精湛的良渚玉器,引起了海内外文博界的轰动,一个“良渚热”已悄然掀起。师友们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许多玉器重现或接近了它们原来的历史面目,为人们正确认识良渚文化的社会形态作出了贡献。当然,良渚

  • 标签: 良渚文化 古玉 良诸文化 锥形器 福泉山 鞋山
  • 简介:笔者收藏有两件青铜拱桥形器,薄如翼片。一枚长104mm,宽20mm,重9.4g。弯折状两侧为虎头形,圆目张口,器体有菱形与“田”字图案,弯脊上有一圆孔,孔下有一三角图案。该器物两面图案相同(图1)。另一枚长115mm,桥基宽约44mm,重12.2g。弯折的磬体上,有两侧对称的斜叶脉纹图案,弯脊上有一圆孔。该器物素背(图2)。

  • 标签: 桥形币 名称 图案 器物
  • 简介:中国古钱币圆形方孔形制的设计可谓精妙之极,它涵盖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外圆内方的哲学观,还便于打磨、携带和计数,并由此发明了“吊”或“贯”等记算钱币数量的量词。与西方的打压钱相比,中国古钱币至少有形制规整、便于计数、打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

  • 标签: 古钱币 外圆内方 天圆地方 哲学观 宇宙观 “贯”
  • 简介:在商周青铜器中弓形器是较为常见的器物之一,为其定名、究其用途,历来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依据田野考古、传世文献和历史学的有关资料,并结合以前学者所考证的成果,认为弓形器是商周时期贵族辅弓用的工具,即所谓的弼。

  • 标签: 弓形器 用途
  • 简介:1999年以来.《中国文物报》连续刊登的数篇关于灰坑用途和性质的探讨文章,不能不说是对中国考古学最常见的遗迹现象进行的反思。

  • 标签: 灰坑 中国 考古学 文化遗迹 文物考古
  • 简介:<正>《大汶口》的报告中,介绍了许多奇异之物,尤以龟甲瞩目。这类遗物,多发现于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刘林、大墩子大汶口文化墓葬;山东邹县野店、茌平尚庄大汶口文化墓地,也有零星发现。大汶口墓地出土龟甲20件,分别出于11座成年人的墓葬中。106号墓出3件,置于脚下;19号墓出4件,

  • 标签: 龟甲 大汶口文化 大墩子 大坟口文化 墓葬 小石子
  • 简介:满城汉墓随葬车马的耳室中出土了6件铜锯齿形器,发掘报告称其可能是弩臂后端的铜饰。笔者在考察了各地汉墓中出土的弩臂形制后,认为此说不确,而秦始皇陵铜车马为观察认识其用途提供了直接的实物例证,通过对照研究可以确认,锯齿形器是当时安装于马车上的盛箭器口沿部位的装饰物。

  • 标签: 满城汉墓 车马器件 铜锯齿形器 用途
  • 简介:麦积山石窟第4窟上方有三排和洞窟同时期开凿的巨大桩孔。通过建筑学的分析,认为在最初修整4窟屋顶部分时,用于屋顶面积太大,为了避免在屋顶上遗留太多的施工桩孔,就在上方开凿了大型桩孔,然后利用悬吊的方法对屋面部分进行施工。

  • 标签: 麦积山石窟 桩孔 探疑
  • 简介:主八”新考李克璞主八,元朝松江府僧录、广福大师,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他虔信佛教,刻印著名的汉文《碛砂藏》,还刻印西夏文西藏文佛经,广为散布。1930年4月小野玄妙(1883~1939)①首先写长文记述主八刻经事迹,②其后人们常常要提到他...

  • 标签: 《碛砂藏》 民族出版 西藏 大藏经 《元史》 佛教美术
  • 简介:北宋末王黼(1079~1126)写了一本名为《宣和博古图》的书,记录一些古物。其中有一种很特殊,他认为是天文仪器之类的古代器物(如图一)。在图旁有文字说明称:”右表座高四寸六分,深四寸二分,阔七寸一分,口径一寸一分,重三斤九两,无铭文。是器表座也。

  • 标签: 器物 铭文 北宋 天文仪器 古代 文字说明
  • 简介:1999年,衡水市文物管理处对安平县城水泥厂院内发现的2座东汉墓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发掘,获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对研究安平汉墓分布、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安平县 东汉墓 汉墓分布 墓葬形制 考古研究
  • 简介:<正>《尚书·舜典》说舜“同律、度、量、衡。”孔疏:“律者,候气之,而度、量、衡三者,法制皆出于律。”认为这时已经把计量单位和声律相联系。但远古时代显然不可能对乐律和度量衡的关系理解到这种深度。《尚书》几经窜乱,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很成问题。因为如《管子·君臣篇》只说:“衡石一称,斗

  • 标签: 黄钟律管 汉代 度量衡 计量单位 容积 同律
  • 简介:中国湿地博物馆为了让更多的参观者同时与展览内容互动,寓教于乐,设计了一种基于ToughtLight技术的多点触互动系统,支持最高120个点的触响应,该系统集计算机、图像捕捉分析以及投影显示等技术于一体。文中首先介绍了多点触技术的种类和原理,重点探讨了基于ToughtLight多点触互动技术在中国湿地博物馆“湿地五大功能”互动展项中的应用。

  • 标签: 多点触控 图像捕捉分析 投影显示
  • 简介: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文物,世人关注。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使重庆至湖北所辖范围内众多文物古迹被淹没。根据2000年6月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审批,有1087处文物点被列入了保护规划,其中地下文物点723处(重庆市506处,湖北省217处),

  • 标签: 三峡工程 文物抢救 库区 文物管理所 博物馆
  • 简介:1989年6月,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原童元管理区)小秋木沟村8组村民在房后桔园挖沟时,发现了两件窖藏文物,当即上报,县文化局派文所的文物干部前往现场调查。据当事人介绍,动土时于地下0.6米深处,发现石板一块,起取石板后露出铜质莲花座,继续下挖,清出两尊青铜造像。文物干部将两尊造像征集回文所保存,经专家鉴定,为六臂鎏金药师佛。

  • 标签: 郧西县 十堰市 湖北省 药师佛 佛像 收藏
  • 简介:1986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出土一方金代总领提所印。在本文,笔者对此印提出一些看法,并试考察一下几个焦点问题。罗福颐对现存的官印有三点看法:第一,多数军官印是阵亡将士们生前佩带的;第二,是作为随葬品放在墓内的;第三,一王朝末期混乱期间(亡国乱离时)散失的。本文考察的金代官印,其特征与汉、魏有别,郡不是墓葬出土的,特别是金末元初的官印,虽很难说所有的官印都用过,但金朝是模仿宋朝的典章制度,仍可从已使用的官印中了解印、牌的使用方法。

  • 标签: 辽宁 本溪市 官印 金代 总领提控所印 典章制度
  • 简介:敦煌初唐卷子本裴注《史记·蔡世家》残卷之附篇前、后,有两大段包括两个相同的“太史公曰”在内的重复之文,又,附篇增衍“曹叔振铎世家”一题。敦煌本此卷这两处重大文字错误,乃因附篇拼补入卷所造成。敦煌本《蔡世家》中误重之文和增衍的附篇之题,后为司马贞《索隐》所据本、北宋景祜本《史记》相继沿存下来,而又有所变易。初唐盛唐至北宋这三个重要阶段有代表性的《史记》传本文本之同异,既显示出《史记》夹注本之传承有绪,又反映该本在不同时期的重要特点。

  • 标签: 《史记·管蔡世家》 敦煌本 《索隐》本 景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