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在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时尚女装第一街”称号的杭州武林路上,有一座外观似小木屋的变电站,木屋上钉有两块搪瓷标牌,一块上写着“铜元变,城南供电局”,另一块写着“铜元站”。这两块标牌的名称来源于附近一条名为铜元路(现凤起路西段)的马路,是百余年来杭州几个造币厂留在这个城市的唯一痕迹。

  • 标签: 中国商业联合会 回溯 浙江 名称来源 变电站 铜元
  • 简介:浙江省博物馆坐落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孤山南麓,它是1929年在杭州首届西湖博览会基础上成立的博物馆,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当时我国早期几个比较有影响的省级博物馆之一。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浙江省博物馆已成为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宣教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

  • 标签: 浙江省博物馆 藏品 展览工作 陈列内容
  • 简介:1979年12月18日,原嘉兴市工业局在市区天官牌楼[1](今嘉兴中山影城)附近建造职工宿舍挖掘底脚沟时,在离地表约80厘米深处发现一件青瓷荷叶盖罐,罐内满盛青白釉瓷碗10件.出土时青瓷罐顶的荷叶式盖已碎裂,罐内2件青白釉瓷碗亦略有残碎,其余均完好无损,现由嘉兴博物馆收藏.

  • 标签: 青瓷 牌楼 出土 中山 嘉兴 挖掘
  • 简介:一、关于岩画作者的族源从地理位置上看,仙居地区处于古代瓯越族的分布范围之内,岩画的作者,笼统地说,是瓯越先民,当然也不会错。但若对仙居地域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古学观察,同时根据历史文献的蛛丝马迹的记载,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目前新发现的仙居岩画群,都位于海拔300米以上的深山密林里,而且分布范围遍及全县东南西北各个区域,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 标签: 瓯越 分布范围 浙江仙居 深山密林 内陆腹地 宁绍平原
  • 简介:浙江地区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上被视作岩画的空白点。200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小方岩山麓发现岩画,打破了浙江无岩画的局面。之后几年内,仙居各地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岩画点。浙江省文物局将仙居的各个岩画点整合、打包为"仙居古越族岩画群",向国务院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予以正式公布。

  • 标签: 浙江仙居 浙江地区 朱溪 调查简报 方岩 越族
  • 简介:成立于清末的浙江兴业银行纸币至今尚未有立论准确分析详尽具有说服力的文章论述,且不说扑朔迷离的清末版别,就是民国年间的版别也大有探讨研究之处。一般纸币爱好者都知道,浙江兴业银行民国年间发行的纸币图案均为“人像”——即王阳明、管仲和齐太公,而《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民国时期商业银行纸币(第十卷)第50页却载有浙江兴业银行两枚风景图案纸币,五元正面为杭州御碑亭与雷峰塔,

  • 标签: 兴业银行 纸币 浙江 图案 风景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
  • 简介:安吉县位于浙江北部,其西面与安徽省接壤,地形属浙西中山丘陵区。龙山在县城所在递铺镇的西北面约12公里处,海拔高度378米,地属古城村。这里分布着一座战国——两晋时期的古城址,村因城而得名。古城址在龙山北麓,龙山是城之南面的天然屏障。在龙山及其东南面一片的大小山顶、山脊和山麓岙地上,分布着数百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 标签: 安吉县 龙山 浙江 春秋战国时期 贵族 越国
  • 简介:浙江史前文化演进的形态与轨迹蒋乐平Abstract:ThisarticledependsonricharchaeologicaldatadiscoveredinZhejiangprovincetoanalyseHemuduCulture.Majiab...

  • 标签: 马家浜文化 河姆渡文化 罗家角遗址 河姆渡遗址 史前文化 良渚文化
  • 简介:浙江兴业银行成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为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清末民初,浙江兴业银行的事权不统一,杭州、上海、汉口三行各自为政,董事有杭董、沪董、汉董之分。为了改变全行权力分散和散漫无纪的现状,1915年实行了大改组,将行政和业务的重心从杭州迁到上海,改杭州总行为分行,改上海分行为本行(以后又称总行),成立全行统一的董事会,实行董事长负责制,由曾任署理大清银行监督的叶景葵(揆初)任董事长。

  • 标签: 浙江 兴业银行 人像纸币 中国 形制 市场流通
  • 简介:<正>中国自古以来,士大夫即有嗜书、藏书之风气。以嗜学而积书者有之,以附庸风雅而积书者有之,以贩鬻谋利而积书者亦有之;其甚者以至于倾家荡产而广蓄奇书。然而,因嗜书而积书者虽多,因嗜学而积书者实寡;因嗜学而积书者虽有,而以此治学不倦、遂成为一代学人者愈寡。明末浙

  • 标签: 祁氏 澹生堂 藏书家 古典目录学 士大夫 目录书
  • 简介:瓷器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早、应用广泛、影响深刻的伟大发明之一,它渗透到了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 标签: 窑址 越窑 早期 浙江 人类历史 杰出贡献
  • 简介:永定地区在古代是一个佛教文化盛行的地区,寺庙众多,但因历史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现存寺庙寥若晨星,塔作为寺庙建筑中的一部分,也仅存数座,现分列如下:

  • 标签: 永定地区 古塔 中国 名胜古迹 形制
  • 简介:近20年来,泸州市先后发现800余座崖墓,并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和石器;葬具有独木棺、石棺、崖棺、砖石棺、陶棺等。石棺上丰富的石刻绘画题材,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 标签: 泸州 崖墓 分布 葬具 葬品 画像石棺
  • 简介:浙江余杭市发现五铢钱范李永兴1990年,笔者从余杭市安溪镇朋友处得叠铸五铢钱范一件,属子范,据称是挖鱼塘时距地表面1公米左右掘出。该范细沙质红陶,伴出的有残钱范及黑瓷碗一只。该地属平原高地,在距钱范出土木到20米左右的周围同时挖出许多残红砖,估计该地...

  • 标签: 余杭市 五铢钱 钱范 浙江 色保护 完整无缺
  • 简介:一.出土概况临平山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区政府所在地临平镇的北面,是东西狭长的一道山冈,临平城依山在南面修筑,它是临平在北面的一道重要屏障。临平山的文化遗迹相当丰富。早的有良渚文化遗址,曾出土良渚文化的玉器与石器,晚的有商周时期的原始瓷与印纹陶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墓葬。其中两晋时期的瓷器尤为弥足珍贵。

  • 标签: 两晋时期 余杭区 出土 瓷器 浙江 文化遗迹
  • 简介:丧葬习俗是处理死者遗体,寄托子孙哀思的文化习俗,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本文对晋中一带的丧葬习俗作了详细描述,从中可以了解近现代晋中丧葬文化风俗及其相关历史。

  • 标签: 丧葬习俗 入殓 盖棺 出殡
  • 简介:本文首先从洛阳地区秦墓发现情况与地缘不相配称引出思考,然后将已知秦墓同关中秦墓进行简要对比找出洛阳秦墓探索的突破口——土洞墓;通过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分析归纳出土洞墓蕴含的一般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器物组合进行分组分期和验证,最后对周秦文化的融和过程作了探索。

  • 标签: 土洞墓 陶器组合 仿铜陶礼器 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