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楚汉相争时,汉将军纪在兴汉灭楚方面立下了大功,荥阳城舍身救主,后人将它编成《纪替死》的戏剧搬上舞台,至今深受人们的欢迎。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项羽率兵围攻汉荥阳,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也筋疲力竭,汉王刘邦十分着急。五月,将军纪见情况十分危急,便对汉王说:“事急矣,臣请诳楚。”

  • 标签: 故里 将军 荥阳 安汉 汉王 南充
  • 简介:一、四川银锭上“昭股票”遗存各省遗存银锭中有一种股票银锭为川省所仅有.这便是今所罕见昭股票遗存。遗存中多以“股票”,“昭股票”和“昭公司”等铭文形式出现,也有少数是与捐输、地丁、津贴同时征收的。

  • 标签: 昭信股票 银锭 四川 征收时间 遗存 公司
  • 简介:招纳宝不是流通铸币,却是非正用钱中难得的来历确实可考的名品。《宋史·刘光世传》:“完颜昌屯承、楚,光世知其众思归,欲携贰之,乃铸金银铜钱,文曰‘招纳宝’(图1)。获敌不杀,令持钱文示其徒,有欲归者,扣江执钱为。归者不绝,因创‘奇兵’、‘赤心’两军。昌遂拔砦去。”这大概是刘光世在对金作战中难得的亮点了,虽然对于战争局势并无大的改观,他在此前后也一贯避敌自保。“右谏议大夫黎确疏其择便求佚,中外所愤”。因此,这段历史并不算得如何传奇,

  • 标签: 招纳信宝 押字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北史·隋本纪上》、《北史·吐谷浑传》、《隋书·高祖纪上》、《隋书·吐谷浑传》等史籍载皮子在隋开皇初年所任刺史之职颇不一致,主要有“旭州刺史”和“洮州刺史”两说。后世史家考定其所任之职为“旭州刺史”。然经过考证,本文认为皮子所任之职为“洮州刺史”而非“旭州刺史”。

  • 标签: 皮子信 旭州 洮州
  • 简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李伐楚时先攻平舆、寝,又攻“鄢郢”,然后向西会于城父(父城)的过程,存在史实抵牾和地理矛盾。清华简《楚居》中楚惠王时期曾徙居的“邚郢”,整理者根据字形释作“鄢郢”,学者认为这里的“鄞郢”应进一步读为“郾郢”。本文指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李攻打的所谓“鄢郢”,实即《楚居》中出现的“鄞郢”,不在今湖北宜城一带,而在今河南郾城。李伐楚作战路线存在的矛盾之处,可以得到合理的复原和解释。

  • 标签: 清华简 《楚居》 郾郢 《史记》 鄢郢
  • 简介:记得初知赵老师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的《陇右文博》刊物是由我省著名西夏学专家陈炳应老师担任主编的。有一天,陈炳应老师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有十多位专家学者的名字.他嘱咐我说:“今后我们的刊物每期都要赠送给他们,他们都是上世纪70—90年代期间,参与我省重大考古发掘的专家”。这其中就有赵老师。从此,我记住了他们。

  • 标签: 考古发掘 杂记 人生 甘肃省博物馆 专家学者 90年代
  • 简介:民间典当业早在南北朝时期(303—589年)就已有存在。清代、民国时期,已具相当规模,尤其商贸繁盛之地,民间当铺遍布城乡。当铺又称典当铺、质当铺或质押店等,其主要业务是收取质押,发放高利贷款等。质押物品,主要有衣物、金银首饰、字画、古董及家具等。当铺在收取当典物时,要付给收据或票据,即所谓“当票”。而当票,又是抵当者在抵押或赎取物时的惟一凭证。当票上所印当铺名称、地址、当物名称、数量、质量、典当金额以及抵押期限、抵押利率和成交日期等,都是我们研究当时、当地典当业历史发展情况的重要信息。本文附呈一张民国时期安徽省芜湖县“诚质”当票,并借此对清代和民国时期芜湖典当业情况作一简介。

  • 标签: 典当业 芜湖县 民国时期 抵押期限 南北朝时期 金银首饰
  • 简介:公众号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使用微公众号对微信用户进行科普宣传和公众服务。博物馆在设计微公众号时需预判其目标用户,统计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确定微公众号的运营目标,并通过钻研微公众号发布的新功能,搜索微公众号可二次开发的新软件,收集微公众号用户的使用感受和诉求,对账号进行不断修改和提升。

  • 标签: 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设计 运营
  • 简介:博物馆微公众平台作为了解博物馆的线上窗口,在服务公众、传达博物馆特色文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博物馆微公众平台的快速发展,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促进了博物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但其作为新兴事物,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平台数量庞大、信息资源浪费严重、过度追求"大同"、缺乏竞争力和发展动力、运营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公众参与度普遍较低等。博物馆微公众平台应结合本馆特色,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公众的主体地位。馆际之间应加强合作,以优带劣,实现共同发展。

  • 标签: 博物馆 微信公众平台 运营现状 改进方案
  • 简介:近年来,微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对于传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平台,微具有“受众广且集中、信息传播便捷、导览成本低廉”这三大优势。博物馆的微平台将宣传员、讲解员、教师和联络员的身份集于一身。如何扬长避短,使微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博物馆学界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 标签: 微信 博物馆 社会教育 语音 导览
  • 简介: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省级文化系统博物馆微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博物馆微公众平台存在以下问题:固定栏目类别设置不科学,编排混乱,操作界面拥挤,日常消息推送频率低、数量少、表现形式单一,平台运营缺乏联动效应,配套服务人性化不足等,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应用技术、运行机制、传播内容、服务意识等各方面要素的共同提升。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公共文化服务 省级文化系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