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焦作出土的二联、三联楼在焦作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出土数量较少,是众多类型陶楼中的一个新类型、新品种,在汉代建筑明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类陶楼在焦作的出土仅限于马作墓群和白庄墓群范围,时代应为东汉中期前后。

  • 标签: 二联仓 三联仓 陶仓楼 焦作
  • 简介: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隋唐时期与漕运相关的粮食仓储情况更多地为人所知,但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对地下窖形制的剖析,对漕的整体布局和不同类型漕的储粮方式关注较少。从隋唐时期漕运相关粮仓的考古遗存出发,结合史料,可见大型漕多以城的形式存在,小型漕则为简易临时性场。同时漕的选址、平面布局、储粮量和储粮方式在唐前后期有所变化。

  • 标签: 隋唐 漕仓 选址 平面布局 储粮方式
  • 简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的光荣历史,发生在1936年10月到1937年5月间的180多天时间里非常悲壮的一段战斗历史。这段历史之所以感人,不仅在于每一位亲历者,不管将军还是流落人员,一生都在思念;以至于我们每一位接触这段历史的人都无不为之震撼。的确,西路是一段失败的历史,但也正是这种失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西路将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这是我们党和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最优秀的文化传承,也是我们党和我们这个民族赢得一切光荣和辉煌之本。为此,今天我们就聚焦于这样一个主题,进行如下解读。

  • 标签: 西路军史 精神 研究
  • 简介:从天一阁所藏明抄本宋代《天圣令》中复原的唐开元二十五年《仓库令》,其中多条令文涉及粮仓建造、窖内部防潮保温处理、粮食保存以及相应管理制度等问题,令文的规定明确而详细。目前已有多处隋唐时期的窖遗址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窖结构、窖内铺设状况及部分相关设施得以复原。《仓库令》与考古发掘所获得的窖资料相互补充印证,为了解和研究隋唐时期窖建造、管理以及粮食保存方法提供了基础。本文将围绕地下窖的粮食保存方法这一主题,就仓库令及考古发现中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隋唐 仓窖遗址 仓库令 粮食保存方法
  • 简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展示红西路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它是纪念红西路21800多名将士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顽强不屈精神的重要场所。这里掩埋着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革命烈士的忠骨。西路将士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与敌人英勇奋战,顽强战斗,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建党90周年之际,编辑部特约了一组讲述西路感人的小故事,以缅怀先辈们的在天之灵。

  • 标签: 西路军 故事 中国工农红军 革命烈士 纪念馆 中国革命
  • 简介:墓群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松林村二组(原严二组),西邻桥河,南为江陵九店至蛟尾的公路,西南距长湖渡口约1500米,海拔高程为44米。墓地中心地理座标为北纬30°23′11.7″,东经112°18′33.6″。

  • 标签: 荆门市 湖北省 墓群 发掘 后港镇 沙洋县
  • 简介:日本正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髹饰工艺在历史上具有极为辉煌的价值,是我国古代民族乐器装饰工艺的巅峰。本文从这把琵琶的髹饰工艺考据入手,简要介绍正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并从髹饰部位、髹饰材料、髹饰工艺和髹饰功能四个方面解析正院藏唐代五弦琵琶的髹饰工艺,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髹饰工艺的精粹,使古老的传统工艺再现光芒。

  • 标签: 日本正仓院 唐代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髹饰 工艺
  • 简介:1984年,迁西县瓦房庄乡金龙口村刘长兴在挖地时,出土铜印一方,现简介如下:此铜印高3.81厘米,略呈正方形,钮上面刻一“上”字。钮高2.5厘米,钮宽0.9厘米;印面长5.4厘米,宽5.3厘米。钮两边阴刻楷书“太平兴国五年七月铸”九字。(图1)印正面篆书“雄勇第十二副指挥使记”共十字。(图2)。据《宋史兵一禁军上》记载:“雄勇旧号

  • 标签: 金龙口 太平兴国 印面 阴刻 长兴 菌包
  • 简介:有关交子的起源,《宋史·食货志》的记载颇多错误.《宋史》编于元末,仓促成书,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奇怪.《食货志下三》记交子起源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谅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

  • 标签: 食货 交子 错误 《宋史》 产生时间 起源
  • 简介:自西汉武帝开始设立年号后,中国历朝历代的纪年办法,均以封建王朝帝王之年号来纪年。至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不同的纪年方法。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师培在《国民日报》以“无畏”笔名刊发《黄帝纪年论》,反对使用君主年号,主张用中华民族之鼻祖黄帝降生为纪年,并以当年为“黄帝降生四千六百一十四年”。

  • 标签: 黄帝 资产阶级革命派 钞票 军用 发行 淮上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入朝作战50周年,为了纪念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特将当年中国政府和朝鲜政府,分别颁发给中国人民志愿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国旗勋章介绍如下。

  • 标签: 志愿军 抗美援朝时期 纪念章 国旗勋章 中国 形制
  • 简介:<正>彭水红三司令部旧址是当年红三军长贺龙率部转战于川黔湘鄂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旧址位于川东南彭水县汉葭镇十字街之东。(图)据《彭水概况》(民国版)载,该房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后为帝国主义进行宗教侵略,被辟为天主堂,为法国传教士所占。旧观基本未改,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穿逗式梁架,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旧址座南向北,一进四合院布局,由正殿,前殿、厢房、过厅等组成,现保存完好。

  • 标签: 军司 水红 贺龙 川东南 彭水县 正厅
  • 简介:1949年7月,岷江上游连降暴雨6天,山洪瀑发,江水猛涨。7月17日,岷江洪峰流量达到每秒4430立方米,宝瓶口水位升到18.8划(每划为1市尺,正常水位为13划)。洪水将都江堰鱼嘴、飞沙堰、金刚堤、百丈堤、顺水堤、人字堤、外江河口等渠首工程冲垮冲毁,

  • 标签: 都江堰 贺龙 中国 环境保护 水利遗址
  • 简介:辽祖州是辽朝首任皇帝耶律阿保机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等四世先人所生之地.唐咸通十三年(872)阿保机降生于祖州附近的"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村)"1.阿保机自幼聪明健壮,长大后才智过人.其伯父释鲁当政时,任他为亲兵卫队之长,后又出任达刺部掌兵马之大官夷离堇.

  • 标签: JUN 耶律阿保机 夷离堇 亲兵 辽朝 皇帝
  • 简介:八路驻新疆办事处旧址位于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侧门为胜利路二巷2号。建于1933年,原是一所私人住宅。为一座土木结构的中俄合璧式的二层黄色小楼,青砖压檐砌腰,铁皮屋顶,楼顶东南侧建亭台,建筑面积504平方米。

  • 标签: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旧址 私人住宅 土木结构 建筑面积
  • 简介:2001年春季,在北京报国寺钱币交流会上展出一枚"中国人民解放华东野战军用流通券"(以下简称"华野流通券")100元券(插三下).据介绍该券发现于山西黎城、左权一带.随后,在2001年5月29日举办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馆藏中国人民货币展"上也展出了一枚"华东野战军用流通券"200元券.据报道,在山西省太谷县孔祥熙宅院博物馆展有"华东野战军用流通券"100元券四连版.既然"华野流通券"有实物存在,为何几十年来文物界、钱币界、收藏界及党史界从未报道过此事?它是一种什么货币,由谁发行,背景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两年多调查、考证,现简述如下:

  • 标签: “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 晋冀鲁豫解放区 印制时间 货币制度
  • 简介:<正>渑池县城东关东海路三十四号的一孔砖券窑洞(图一),是抗日战争时期我渑池八路兵站的所在地。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在这里召开了豫西地区中心县委和县委负责同志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毛主席的有关重要指示。这次会议的召开,

  • 标签: 八路军 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中原局 窑洞 毛主席 豫西地区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军长驱直入。数月间就侵占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不甘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和压迫的东北人民,纷纷自动组织起来,抗击日寇,特别是当时的东北抗日义勇,活动几乎遍于全东北,他们前赴后继,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辽宁地区的各路抗日义勇,在组建抗日队伍的同时,迫于抗区的经济困境,为了保证军需民用,印制和发行了自己的钞

  • 标签: 东北抗日义勇军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侵略者 东北人民 辽宁民众自卫军 不抵抗政策
  • 简介: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的北移有三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准备最为充分,具有政治优势,有敌顽矛盾可以利用,有渡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遭到拦截,可能遭受的损失也是最小的。但从北线转移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敌顽的封锁和国民党散布了新四北移消息。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其主要教训是:项英犹豫动摇,丧失了渡江的最佳时机,高估了困难,没有舍局部而保整体的决心。无论新四选择怎样的北移路线,大部队北渡长江和复杂的敌情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 标签: 新四军 皖南事变 北移路线 北线
  • 简介: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领导了南昌起义。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将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平江、浏阳的农和安源的工人武装组成工农革命第一第一师。毛泽东任前委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辖三个团。起义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 标签: 南昌起义 武汉国民政府 朱德 革命 周恩来 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