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自然博物馆等非正式教育场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资源和教育人员的优势。2015年4月建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馆展出的各类生物标本超过1万件,库藏标本28万余件。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利用展出的标本、实物开发了近100个教育课件,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各类人群,使成为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理想场所。文中还以具体课程为例,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中的探索。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认知教育 自然博物馆
  • 简介:终身学习不仅是国家提倡的教育理念,更是博物馆资源应用的重要价值体现,它应该覆盖全年龄层,而非仅限于青少年。然而,结合当下政府要求、市场需求及观众结构,博物馆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第三个教育阵地,承担起不可替代的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社会效益最扎实、最直接的体现。打造亲子品牌,需要对目标人群进行全面透彻的需求分析,通过丰富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优化亲子人群的活动内容和互动体验,可以提升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观众结构 人群特征 心理预期 展陈应用 服务提升
  • 简介: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广富林遗址 良渚文化 墓葬
  • 简介:对观众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观众的描述性研究、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观众参观体验的长期影响三大板块,其中观众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具体包括了观众参观行为的动机需求和认知规律两方面内容。以上内容依次回答了“谁参观博物馆”、“为什么参观博物馆”、“如何参观博物馆”、“长期影响怎样”的问题。该方法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从探求观众的表征特性到其参观内在能力的研究过程。

  • 标签: 博物馆 观众 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