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郎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仍然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也好,在战国至西汉成帝河平年间的250多年里,曾著称于史。“郎王”确实说过“汉孰与我大”,以至贻笑近二千年。不过,从当时“西南夷君长以什数、郎最大”,当地“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等情况看,他是有自大的理由的。

  • 标签: 夜郎 西南夷 原始部落 西汉 战国 阶级社会
  • 简介:在平遥县博物馆的珍品馆内,珍藏着一组以表现戏曲为主题的艺术品,这就是精美绝伦的堪称中华一绝的纱阁人。

  • 标签: 博物馆 平遥县 艺术品
  • 简介:新出清华简《[旨阝]》“武王八年”纪年并不是目前学界多认为的武王即位后第二年,“舒”也不在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东郡黎阳。《[旨阝]》所记的征伐战亨,发生在武王即位第八年,也就是克商后第四年,讨伐的对象是上党壶关的黎国。“武王八年”纪年的出现,恰证宋儒为弥合《尚书》各篇间纪年说法错乱而提出的“文王受命改元”与“武王冒文王年”为伪妄之说。简文提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即武王克商以后,可能曾在山西地区有过军事行动。西周武王的活动对于商周大变局至关重要,但因材料稀少在认识上—直有断裂,这篇新问世的简文是帮助了解武王克商以后活动非常珍贵的史料。

  • 标签: 清华简 武王八年
  • 简介:汉代画像石上有'秋胡妻'题材的图像,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此类图像的出现、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考述.

  • 标签: 汉代 画像石 秋胡戏妻 图像 考释
  • 简介:明陈洪绶《婴图》与《妙法莲华经》王育成中国古代宗教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世俗文化的很大影响,但反过来也深深作用於世俗社会。以佛教而言,在唐、宋、元、明的绘画艺术中,这种作用的痕迹就非常突出,只是有关研究者很少从宗教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罢了...

  • 标签: 妙法莲华经 陈洪绶 盂兰盆会 儿童 佛塔 童子戏
  • 简介:源于夏商,始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代,其后在表演形式、技艺等方面不断发展。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对百在各时期的发展特点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 标签: 百戏 乐舞 中西交流
  • 简介:2012年河南博物院在偃师市征集到一组汉代彩绘乐舞百陶俑群,共23件。这组俑群均为灰陶质地,基本完整,彩绘多有脱落,其中男乐俑19件,百俑3件,女舞俑1件。这一组陶俑对我们研究探讨汉代乐舞百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 标签: 河南博物院 汉代 乐舞百戏 陶俑群
  • 简介:中国杂技艺术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它成为一种表演艺术之前,作为群众娱乐活动的原始杂技,已在民间流传了万千年。值得庆幸的是,在研究中国杂技的历史时,我们可以从史籍、文学作品、出土文物中得到丰富的材料,以了解历代艺人是如何以艰辛卓绝的精神,创造了这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此,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让人们认识到,当代的中国杂技,正是历史的中国杂技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标签: 杂技艺术 鉴赏 百戏 佛龛 石刻 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