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敦煌石窟晚唐第156窟《宋国夫人出行》中的女子乐舞服饰,涉及发式、面饰、衣装、鞋履、佩饰等.这些乐舞服饰,是在我国中原乐舞服饰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西域乐舞服饰以及中亚服饰等城外有益成分形成的.

  • 标签: 女子 乐舞服饰 民俗 敦煌石窟
  • 简介:本文通过对吴氏《庚寅除夕祭画记》及嗣孙吴湖帆《书画记》中有关吴大澂绘画作品的分类梳理,结合其专门使用嵌入恽南田、王石谷、戴鹿床名号之印章,勾勒他本人在绘画上取法清初四王、恽、吴,并上溯元四家以至唐宋间的董、巨诸大家,而尤对道咸间前辈戴熙作品喜爱有加的轨迹;进一步讨论他对黄易绘画的偏好,是否源于他对黄氏金石学成就的崇拜而暗含爱屋及乌之意,并就白谦慎先生《吴大澂和他的拓工》所提出相关的观点,重新加以探讨。同时,在逐一考察吴大澂所经眼的各种黄易《访碑》及其数种临摹本的基础上,从文献资料出发,挖掘同治末年吴氏已为沈树镛独自创作《嵩山访碑》,补充前人所论不足之处;揭示在他寓目黄易原作之前,早有自作访碑的实际情况,进而讨论黄氏《访碑》对吴氏的绘画临摹与创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 标签: 吴大澂 绘画 四王恽吴 戴熙 黄易 访碑图
  • 简介: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寒林聚禽轴》因存名款,而传为南宋画家高焘仅见的一幅传世绢本设色花鸟画。一定程度上,基于美国学者高居翰认为高焘有可能出仕金源,因此该画现今被归为金代绘画作品。而笔者辨析的观点是:作为见诸南宋画史邓椿《画继》而籍贯川陕抗金重镇(今陕南汉中略阳)的画家高焘,从无史料证实曾叛降金源,高居翰对此亦语焉不详;根据略阳所处抗金战略要冲的地理背景和《寒林聚禽》本身创作意境,南宋高焘该画仿佛更可能蕴涵抗金时代征候并具有一定积极政治倾向。这从《画继》作者邓椿与投笔从戎到汉中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交游,以及《画继》本身著录南渡入蜀画家甚夥的取合上,也可见当年抗金文学、艺术界的一致性。况且高焘名列《画继》特设的“岩穴上士”篇章,足见他是一位带有高士色彩的隐逸画家;想来同时作为众多南宋略阳抗金军民的一份子,高焘是怎么也不可能沦为主动投敌的伪职画家的。玩其画底寓意,“归鸟”、“聚禽”主题似有民族认同归属感存焉。

  • 标签: 南宋略阳 高焘 寒林聚禽图 民族认同归属感
  • 简介:此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武惠妃石椁外壁纹饰的宗教内涵重新分析,认为其中的4幅“勇士神兽”表现的可能是力士狮子的含义,它所表现的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中的护法者郝拉克勒斯和狮子形象的变体.石椁外壁的动植物纹饰表达着不同的生死信仰,共同组成了一幅佛教的涅槃之地——窣堵波的墓葬化表现.

  • 标签: 犍陀罗艺术 窣堵波 石椁线刻画 墓葬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