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老上海开埠后各国租界相继设立,海外时髦事物纷纷涌入.一种现代文明的新生活从此开始。先生西装革履,太太旗袍高跟鞋:电影院、咖啡馆、歌舞厅遍地开花,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霓虹彩灯五光十色;冰箱、轿车、收音机等奢侈品也进入市井人家……

  • 标签: 创始人 月份牌 绘画 上海开埠 现代文明 摩天大楼
  • 简介:本文以束晋简文帝生母的“春”字讳为例,尝试从辨析原理的角度考察中古避讳问题。避讳有国讳、私讳之分,前者的避忌不问条件,普天同讳,且有相关制度保障;後者则属於礼俗,对他人私讳的避忌以产生交往为条件。在公务场合出现的私讳容易被误认作国讳,对“春”字讳例就存在这种误会,它本来是作为公务场合的私讳而出现,到郑氏被追尊为太后後才有可能成为国讳。“春”字讳的变化经过颇为复杂和特殊,不能以普通的皇后讳视之,前人以此言东晋特重后讳不妥。

  • 标签: 避讳 晋简文帝 郑太妃 奏议
  • 简介:研究者或以西晋所撰新礼为据,或以王之学在两晋官学中的处境为据,去评估王之学对于两晋礼制礼学的影响。然而检视相关史料,西晋新礼并未有效实施,两晋官学也难有作为。两晋礼无定制的现实特点决定,王之学在两晋实际影响当从礼家学术观点博弈中及朝廷礼制的实践中去考察。就丧服学而言,西晋兼取王为用,东晋虽出现了朝廷与缙绅阶层在礼制上的若干分歧,但总体上也是参用王而酌其中。晋代礼学兼用王的事实为南北朝两种礼学体系皆渊源于西晋的学术观点提供了礼学史的支持。

  • 标签: 两晋 礼学 郑王之学 择从 制度渊源
  • 简介:今年广东的冬天来的有点晚,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已经穿棉袄羽绒服御寒了,广东还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看不出丝毫的冬天痕迹。11月底的几场北风冷雨,导致温度迅速下降,处处寒意,促使人们开始晾晒放在箱底已久的过冬衣物,用来抵御风寒,以致有朋友发出“广东终于入冬成功了”的感慨。|

  • 标签: 广东 羽绒服 冬天 棉袄 分地
  • 简介:今年中国春夏以来连续的不同凡响,自然与去年金秋"新时代"宣示于世及其贯彻担当之高潮迭起紧密相连。我们在实践的新征程、新局面岗位上,学习领悟、力图创新中又迎来了热气腾腾的夏季卷刊物的编辑操作。今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170

  • 标签: 夏季 《共产党宣言》 编辑操作 马克思
  • 简介:中法文化,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法国举行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它久远地影响了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格局和形式,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1999和2000,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互访时共同确定举行中法文化.2001,两国签订《会谈纪要》决定,200310月至2004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2004秋至2005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

  • 标签: 中国文化年 文化交流活动 法国总统 2001年 国际社会 国家主席
  • 简介: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一九四七五月十七日),在我们住村口头,我看到从山上抬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当时,我有这样的想法:从去年秋末冬初,张灵甫的七十四师进攻涟水城,我军在经过苦战以后,撤出了阵地,北上山东,经过二月莱芜大捷,到七十四师的被消灭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正好是一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后来,我有过把这个故事编织写成文章的想头。

  • 标签: 中诞生 夹缝中 诞生红日
  • 简介:毛泽民和夫人钱希均乘飞机抵达新疆迪化时.是19382月1日。他们原本是要去苏联的,但临时接到任务,要留在迪化做统战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项任务-帮助处理家族里的私事。

  • 标签: 毛泽民 统战工作 领导人物 领导学
  • 简介:1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仇长根先生来院,与我院商定举办“两岸心·客家情”首届粤台百幅书画展的相关事宜。1月3日下午,香港中联办组织香港城市大学师生一行24人,在嘉应学院外事处处长张晨、副处长王柳梅陪同下来院参访。宋德剑接待了来访嘉宾,并向客人们介绍了梅州客家牌坊、祠堂、山歌、土楼和客家饮食等特色文化。

  • 标签: 大事记 香港城市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两岸交流 区域发展 特色文化
  • 简介:尊敬的编辑同志:你们好!今年是我订《名人传记》的第三十,感慨万千,一封长信,恳请你们耐心读完。2003,我订《名人传记》第十五年时曾写过一封信给你们,以《一位古稀老人与〈名人传记〉的情结》为题发表在贵刊当年第8期第19页上。今天的信感言颇多,如能在方寸之地发表,众多读者看后必有共鸣。

  • 标签: 《名人传记》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 简介:19333月,张学良因热河失陷引咎辞职。关于张学良辞职经过,一般都采取王卓然在《日军侵热和张学良下野》一文中的说法,认为蒋介石从南京北上,先让宋子文与张学良在保定会面,转达要求张学良辞职之意,说正如两人同在一条船上,目前风浪太大,必先下去一人,才能免遭灭顶之灾。然后蒋介石才与张学良见面,张即断然辞职。20世纪50代,张学良在《杂忆随感漫录》中说:"我谒见蒋委员长于平汉路某车站,请训之下。

  • 标签: 引咎辞职 张学良 内幕 50年代 20世纪 蒋介石
  • 简介:2017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全年出版学术著作4部半,发表论文200余篇。本文从传记研究著作、传记影视研究、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四个方面对2017传记文学研究整体概况进行述评。传记研究著作与2016出版10部学术著作的成果相比,2017的传记研究著作成果要逊色一些,仅出版4部半著作。这4部著作是:焦小婷的《非裔美国作家自传研究》(科学出版社),谢子元的《中国

  • 标签: 传记文学研究 研究述评
  • 简介:早在汉晋时代,吕四已有"海屿沙岛"的地貌。据《海门县志》及相关史料所载,晋朝(265~420)年间,长江入海口北翼因泥沙堆集而出现两块较大的沙洲,分别取名布洲、东洲。唐高祖武德三(620),在四面环水的"海屿沙岛"上,吕四始辟为盐场,为东布洲北荡,犯人被流放于此从事盐业生产。至唐朝末公元900前后,布洲与东洲涨接相连,史称东布洲。后周显德元年(954)沿海制盐地设置政、场合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吕四场"。

  • 标签: 行政管理机构 盐业生产 唐高祖 犯人
  • 简介:莫干山会议(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是在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约一个月,由朱嘉明、刘佑成、黄江南、张钢等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组织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莫干山会议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是青年经济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这次会议之前,1979底,国家领导人接见年轻的经济科学研究者“四君子”(翁永曦、王岐山、朱嘉明、黄江南)并听取汇报,有了第一次“老青对话”。

  • 标签: 莫干山 科学工作者 经济改革 学术讨论会 “四君子” 科学研究者
  • 简介:1960夏天,新沭河两岸的雨连下了40多天,时而阵雨哗哗;时而牛毛细雨淅淅沥沥;时而黑云罩头……庄稼全泡在水里,艰难无可奈何地晃着脑袋。雨水大,平野成了泽国,庄稼长不起来,各种各样的草却抓住时机蓬蓬勃勃,一派生机。秋天,遍野荒草凄凄,野草有的有齐腰深,有的竟淹没了人的头顶。新沭河两岸的南辰、长沙头、东窑、小埠子、东山后、西山后、老古墩(当时属山东省郯城县,现属江苏省东海县)西尧、新龙岗、涝枝、谢家岭、大港头、朱家庄(当时属山东省郯城县,现属山东省临沭县)等几十个村子,只有岭头上长了几片猴子毛似的稀稀拉拉的庄稼。

  • 标签: 困难时期 生活 山东省 郯城县 庄稼 东海县
  • 简介:沈从文先生19885月10日因病逝世,三十前和沈先生相关的那些日子,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常在心中。

  • 标签: 三十年 沈从文 萧乾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反动势力企图把年轻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破坏活动十分猖獗。19509月,正当全国准备庆祝国庆一周时,中国警方截获了一寄往日本的信件,信件中有一张射击天安门的草图。公安部调查发现,几个国际间谍蓄意炮击天安门,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调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优秀侦查员立即展开对嫌疑人的抓捕,两天后,寄信人和他的几名同伙被捕。这就是建国初期轰动一时的“炮击天安门”案。

  • 标签: 1950年 天安门 案件侦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动势力 国际间谍
  • 简介:清代科举中的“补殿试”,是指会试中式者未参加当年殿试,而参加以后科的殿试,但雍正《山西通志》在著录山西“补殿试”进士时,仍按会试科年来著录,且未作任何标注,著录标准和通行的进士题名录不同,容易误导后世使用者。结合进士题名碑录等文献,通过十例,揭示其中问题,以期引起研究者重视。

  • 标签: 《山西通志》 科举考试 补殿试 考证
  • 简介:1974,湖北省革委会任命我为省教育局局长,此后9我直接领导全省教育宏观管理工作.这期间,正是全省乃至全国教育重新步入正轨和教育改革星火燎原之时,教育界的大事、要事、好事层出不穷.我作为这次全省教育改革的主导者和见证者之一,感到十分幸运,觉得应该把相关改革的决策和推动历程记录下来,为我的革命生涯画上一个句点,同时也为后人追溯这段历史留下一点可资参考的史料.

  • 标签: 教育改革 湖北省 教育局局长 管理工作 直接领导 革命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