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人民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付出了前所未有的牺牲,但并未换来和平安定。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国民党一面高唱和谈,一面调集部队向解放区进军。而蒋介石为了欺骗全国人民,先以和平建国为幌子,许下党派平等合法。以及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人身自由等四项诺言,不久又撕去伪装,在各地制造了一系列暴行。在西安袭击了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捣毁了陕西《秦风工商日

  • 标签: 国民党军 十八集团军 蒉延芳 人民言论 秦风 南京警备司令部
  • 简介:福建简称“闽”,又有“七闽”、“八闽”之称”地处我国东南,背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人类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其作为一个后起的地区,起初人口稀少,在经历“北方汉人人闽的四个时期和四次高潮”后福建的人口逐年上升。至宋朝受宋金战争的影响,北方人民大量迁入,加之经济发展人口自然增长,导致了福建人口增长又一高峰期。到了元代“统户一百三十万八百一十七,口六百二十一万四千一百九十五。”

  • 标签: 福建 中国 明代 户口管理 官方统计 移民
  • 简介: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侵略者加大了对中国腹地的疯狂入侵,洪湖作为战略要地,国民党一二八师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抗日沙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最后全军覆没,他们用血肉抒写了一曲慷慨雄浑的悲歌!

  • 标签: 八师血 洒洪湖 血洒
  • 简介:王复生(1896—1936)名濡廷,化名王甄海(振海)、郭其瑛、郭毅,笔名止庵,祥云人。1916年春入北京大学文科预备班。1920年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该会发起人之一。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3月至1923年7月到陕西华县成林中学任教,在师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久,回北京大学复学。1925年与王德三等人发起组织新滇社,为主要领导人。1925年夏至1926年春在陕西绥德第四师范学校任教期间,参加中共陕北的建党活动。1926年夏派回云南筹组国民党云南省党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东北工作。日本侵入东北后,在东北各地开展抗日斗争。1936年6月30日任齐齐哈尔市党组织负责人时,被日军逮捕,8月15日被杀害。为了进一步介绍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本刊连续选登了杨苏同志撰写的《王复生和毛泽东的短暂见面》、《王复生狱中回思》”二文,今天最后再刊出本文,希望读者通过云南革命先驱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了解共产党的先辈们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夺取胜利的历史,并从中受到教益、鼓舞和鞭策。

  • 标签: 王复生 大江坝 王甄海 中国 云南 军事斗争
  • 简介:七七事变后,张自忠主和1937年7月7日晚,卢沟桥事变。在7月8日的战斗中,二十九军官兵击退了气焰嚣张的日军,日军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还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因此暂时停止了进攻。

  • 标签: 张自忠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 日军
  • 简介:在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王远音烈士静静地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距离墓地不远处,矗立着烈士的铜像,那如炬的目光仿佛一直在向人们述说着那段硝烟弥漫、出生人死的峥嵘岁月。王远音,原名王鸿业,幼名龙文,1916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泗阳村。村北的几间明清大瓦房,至今仍稳稳地立在那里。从少年时代起,这位著名抗日英雄就在此地静静地沉淀着自己赤诚报国的热情。

  • 标签: 王远 烈士陵园 华北军区 少年时代 抗日英雄 石家庄
  • 简介:最近,为研究需要,笔者拜读了蔡运章先生《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周初金文与武王定都洛邑》一文。文中蔡运章先生驳斥了省外学者刘晓东、杨宽、孙作云、于省吾和陈梦家等先生将西周武王时期制作的青铜器天亡簋铭文“‘天’释为明堂”的观点①,将武王同四方诸侯一起殷祀显考文王的“天”译释为远离成周的太山(亦称嵩山)。此后,我省有些学者也跟着这样解释②。笔者通过对《周礼》、《礼记》、《白虎通疏证》等古籍的学习和研究,认为蔡先生将“天”释为太山是不正确的。正因为蔡先生所说“天亡簋铭和《度邑解》中的‘天’一词,是正确理解武王定宅典礼活动的关键”,所以,笔者即认为很有必要将“天”一词的真实含义讨论清楚。

  • 标签: 明堂 中州古籍出版社 《白虎通疏证》 周武王 古史研究 《周礼》
  • 简介:武义素称萤石之乡。1942年日本派遣军入侵武义后,曾组织随军技术人员对武义近20处萤石资源作过一次勘查,测查报告声称“武义萤石为东洋第一”。萤石,又称砩石或氟石,是极为宝贵的矿产资源。萤石产品根据氟化钙含量的高低、粒度的大小,分为冶金级萤石块矿、陶瓷级氟石精矿和酸级氟石精矿3个品种。冶金级萤石块矿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它有助于熔钢水溶液的流动,并具有降低难熔物质的熔点以及把硫、磷排除到炉渣中去,提高钢铁铸件的可锻性和抗张强度。二战时期,日本日益扩张的军火工业对萤石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具有领土扩张野心和资源掠夺野心的日本大本营,把萤石列为志在必得的战略物资。

  • 标签: 萤石资源 日本 纪实 技术人员 矿产资源 抗张强度
  • 简介:在气吞山河、壮怀激烈的抗日战争中,有几支地域色彩鲜明的武装力量,以不同凡响的战绩令人刮目相看,永载史册,川军、滇军、桂军等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北上抗日的滇军中,由卢汉统率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奔赴台儿庄战场,唐淮源统率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奔赴中条山。结果,滇军作,

  • 标签: 中条山 滇军 国民革命军 将领 抗战 抗日战争
  • 简介:学术引领学术发现学术指导本期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本期研修主题:以广泛阅读促进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素养是读书读出来的。读书要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读书要会读、能读,要开动脑筋,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去读。学生也好,教师也罢,读书可以滋养底气和灵气。如果读书真的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那我们的教育境界就会得到提升。

  • 标签: 名师工作室
  • 简介:她把自己的脸往左微微扭一点,下巴压低一点,面前一面大落地镜,她从那里面看见自己脸上的光和影,判断照片的拍摄角度是否符合心意,对面手持相机的摄影师,

  • 标签: 时代需要 拍摄角度 摄影师
  • 简介:《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又《东山》:"洒扫穹窒,我征聿至."两句中的"穹窒"是什么意思,历来费解.郑玄注《东山》:"穹,穷.窒,塞.……穹窒,鼠穴也."孔颖达疏《七月》:"言穷尽塞其窟穴也."朱熹《诗集传·七月》则说:"穹,空隙也.窒,塞也."言穹窒即窒穹,堵上空隙.今天的学人把三家之说糅合起来讲.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七月》:"穹窒,尽塞中空隙."郭锡良先生主编的自考教材《古代汉语》注《七月》:"穹,穷尽,指把鼠穴都找到.

  • 标签: “穹窒” 穹室 《诗经·豳风·七月》 中国 文学研究
  • 简介:我祖父金雯,字叔章,1908年2月25日出生于浙江温州郭溪镇曹隶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少时聪慧好学,勤劳俭朴,读书之余,经常参加家务劳作,常为乡人邻里所称赞。192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中学,1927年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北伐时任陆军第14师少尉排长。徐州之役,他冲锋陷阵,奋勇当先,左腿曾为炮弹所伤。鉴于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响应孙中山先生生前提出的"航空救国"的号召,于1929年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学习飞行,毕业后任空军第三队队员。

  • 标签: 金雯 中央航空学校 农民家庭 步兵科 浙江温州 第三次长沙会战
  • 简介:的狗铃──贺龙与残疾少年的故事[湖南]老红军战士吴绪清述周保林整理1931年古历冬月。鹤峰走马坪遍地皆白,一片冰雪世界,山上的树木冷得瑟瑟发抖,从不畏寒的乌鸦也在寒战,"哇哇"直叫。我们随贺龙老总一行40来人,刚在地一个傍山依水的寨子住下来,夜幕...

  • 标签: 贺龙 少年 敌人 红军 上气不接下气 沾满鲜血
  • 简介:传世文献所载'殷人重屋',反映出早在殷商时期先民的建筑技术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这点也已经为考古发掘的非文字资料所证实。学者多依据地下出土的甲骨卜辞来揭示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包括殷人的建筑技术,目前业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甲骨卜辞中的''作进一步整理,以期更好地了解殷人先进的建筑技术。

  • 标签: 殷商时期 建筑技术 甲骨卜辞
  • 简介:韦-达怛史是中国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就目前来看,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韦是北朝至辽金时期见诸汉文献记载的北方族。达怛一名最早见于突厥文碑铭,是突厥语族部落对韦人的又一泛称,唐后期为中原人沿用。韦一达怛同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后唐、后周、北宋等中原政权以及北方草原的突厥、回纥、黠夏斯、沙陀、党项、吐浑、契丹、女真等族都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在北方民族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韦一达怛中,语言属于东胡一鲜卑后裔诸语言的部落占主要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韦名下囊括的鲜卑后裔部落,由于达怛、阻卜等名称的相继出现而逐步减少,达怛的涵盖范围则逐渐扩大,一些非韦系部落或与韦部落有密切关系的

  • 标签: 室韦 研究概况 王国维 达怛 白鸟库吉 中国北方民族
  • 简介:有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渣滓洞里有‘中美合作所’48套刑罚,凡是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全都要经受酷刑折磨……”如果进一步了解有哪些革命者在渣滓洞受过刑?受的什么刑?受过几次刑?由哪几名特务施刑?受刑的后果是什么?则无人能准确回答。

  • 标签: 渣滓洞 刑讯 中美合作所 革命者 特务
  • 简介:《山海经·海内南经》所记孟涂听讼的故事中,决狱者仅凭“其衣有”而执其入。其实,“其衣有”是经“神判”理屈而被神兽触伤所致。而表示“神判”的话语恰恰误脱,遂使经文在情理上产生疑窦。

  • 标签: 《山海经》 神判 “衣有血”
  • 简介:清代学者阮元的诗文集《揅经集》版本情况较为复杂,目前各种目录著作及整理本之著录颇有讹误。本文利用目前所易见的各种版本,对其版本源流略作梳理,纠正各书谬误,并对新的整理工作提出了底本选择的意见。

  • 标签: 《揅经室集》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