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西方“五大洲”学说的广泛传播,地跨欧亚的土耳其成为中国知识人想象亚欧与定位自我的灵活资源。晚清国人不仅从地理常识、地缘政治、西化改革角度判定土耳其为欧洲国家,也在洲际意识日益强化的时代背景下,将同处弱势地位、政教风俗相似的土耳其纳入亚洲舞台。一战之后,在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新土耳其革命和改革取得成功、中国反帝运动蓬勃发展、中日关系渐趋紧张等因素综合促动下,国内各政治势力和知识界偏向于将“亦欧亦亚”的土耳其明确归入亚洲,并赋予其复兴亚洲、抗衡西方的领袖身份。此种建构与想象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观察视角的差别,以及与实际情况的背离,不时呈现某些逻辑困境和现实矛盾,反衬出“欧洲说”仍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 标签: 知识精英 土耳其 洲属认知 反帝
  • 简介:云阳清水湖腹底才平本自修,鸳鸯碧影放波鸥.笙歌水面琵笆恋,雾棹浓颜好伴秋.云阳龙缸龙盘峰岭起,日出草芳融.鹰嘴衔珠秀,天梯接翠蒙.琉璃嵌栈道,远近对梧桐.滴砾帘钩动,凉亭坐有风.

  • 标签: 《李国超(六首)》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 简介:一代学人谢桢去世三十二年后,凝聚其毕生心力的《谢桢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终得出版。《全集》煌煌十巨册,490万字,涉及史学、目录学、金石学、文献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不仅集中展示了谢桢一生的学术成就,反映了其学术的深度与广度,

  • 标签: 谢国桢 师生情 梁启超 学术成就 全集 目录学
  • 简介:记载三国历史的书籍有很多,它们中的大部分今天已经散佚。本文将这些散佚的史书称为“三佚史”。它们在南北朝流传较广,还被裴松之抄入《三志注》。到了唐代,随着《三志》与《三志注》的流传,三佚史不再为世人所重。唐中後期的动荡使三佚史开始散亡。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散亡於唐宋之际,到宋初仅剩几部残卷。北宋灭亡後,只有《九州春秋》的残帙存世。宋元之际,《九州春秋》散佚,三佚史至此全部散亡。三佚史的内容大多保存在《三志注》中。三佚史的散佚,也是它们逐渐被《三志注》取代的过程。

  • 标签: 三国 史书 散佚 《太平御览》 《三国志注》
  • 简介: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以国家、政府名义互赠的礼品,均可称为礼。作为体现国家形象与政治语言的礼品,礼可谓五花八门。在成千上万的礼中,很多是珍贵的物品,但以动植物作为礼的也不少见,并且这部分更显情趣盎然。

  • 标签: 动植物 国礼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政治语言 国家形象
  • 简介:陈寿《三志》以魏蜀吴何方为尊乃正统论视角下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自宋以后,以蜀汉为正统的观点渐趋主流。刘咸炘从历史实际和历史编纂学两方面入手,认为陈寿在《三志》中对魏蜀吴三的亲疏认知为:尊魏,恋蜀,远吴。刘氏认为陈寿尊魏有四大书写体现;在吴蜀之间,则尊蜀过吴;陈寿对蜀汉存故国之心,但无阴蜀为帝之意。刘咸炘对《三志》亲疏书写的认知,是其历史编纂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亦是其史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史学体系中具有突出的位置,值得重视。

  • 标签: 刘咸炘 《〈三国志〉知意》 正统论 历史书写
  • 简介:“诗化教学”教育是诗,是在孩子心灵上写诗。只有带着诗意的眼光、诗意的情怀去从事教育,才能走出诗意的教育之路。我追求的教育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诗意。没有诗意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没有诗意的学习是痛苦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里不能没有诗,不能没有诗意。我不太赞同“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一个“苦”字多少令人对学习望而生畏。,怎么能说学习是“苦”的呢?

  • 标签: 教育 写诗 心灵 孩子 学习生活 王新
  • 简介:邾国是两周时期山东地区重要的诸侯国,在春秋列国纷争中占据的一席之地,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中都有不少记载。因此,邾国是学者关注相对较多的一个先秦小国。很多学者在论述邾早期历史时,经常使用一则“出自《世本》”的材料:“侠(挟)生非,非生成,成生车辅,车辅生将新,将新生訾父,訾父生夷父。”①但所有这些论著均未说明所引《世本》的版本信息。

  • 标签: 早期历史 邾国 辨伪 史料 世系 《世本》
  • 简介:最近笔者收集敦煌学专家的资料时才发现,孙璋是中华人民共和第一位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女学生,是离开中国科学院北京考古研究所投身莫高窟研究最早的女学者。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敦煌研究院从事了二十年石窟考古工作,研究了一辈子莫高窟藏经洞艺术,孙璋至今不认为自己是敦煌学专家,只承认自己是个有敦煌工作经历的普

  • 标签: 专家孙国璋 后面隐形人 学专家
  • 简介:张琴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是《解放军将领传》里认定的唯一红军女将领。她自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以后,在党的旗帜下奋斗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留学苏联。回国后,投身上海地下斗争,参加党的武装斗争,先后参与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发展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以及艰苦卓绝的长征。红军会师陕北后,她征尘未洗,立即加入西路军征战。经党营救回到延安后,她积极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和妇女工作,直至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从党的军事战线成功转型到经济战线,为了提高我国纺织工业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穿衣问题,她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地抓生产、抓科研,她还不辞辛苦,经常奔波祖国各地棉区和企业车间,搞调研,促发展。正如她去世前对她的入团介绍人之一、1922年杭州第一个中共小组组长徐梅坤老人所说:'自从1924年,你和之华(即瞿秋白夫人杨之华)介绍我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今年是张琴秋同志逝世50周年,为了纪念我党历史上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屈不挠、终生奋斗的优秀典范,我刊从第6期起长篇连载张琴秋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

  • 标签: 共和国部长 女将领到 张琴秋红军
  • 简介:第四篇参创川陕赴长征1932年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开进陕西南部的城固县上元观地区,继而又占领西乡县以南的钟家沟地区,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艰苦转战两个多月来的一次喘息机会。其时,总部曾想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但一打听,发现这里土匪横行.

  • 标签: 张琴秋 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
  • 简介:第三篇鄂豫皖区当红军1931年4月,沈泽民、张琴秋夫妇受党中央派遣,奔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从这时起,张琴秋从党的地下斗争转入武装斗争。沈泽民、张琴秋夫妇之所以会被派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源自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的形势。上年(1930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领导,停止冒险主义的'总暴动'和'打武汉'的计划。

  • 标签: 张琴秋 瞿秋白 沈泽民 鄂豫皖苏区 红四军 鄂豫皖边区
  • 简介:第二篇留学苏联1925年10月的一天,上海黄浦江码头。不时有许多年轻人提着行李往这里赶,不约而同地登上一艘3000吨级的苏联籍货船。他们之中就有张琴秋。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新鲜又兴奋的心情登船。原来她和这些年轻人,都是要去遥远的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又名孙逸仙大学)留学。

  • 标签: 莫斯科中山大学 张琴秋 沈泽民 劳动大学
  • 简介:第五篇西路军败回延安1936年10月8日和18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那几天搞大联欢,到处飘荡着《三大主力会师歌》的歌声: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于山河。铁的毅力,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汇合。……张琴秋是多么兴奋啊.她说啊,唱啊,谈啊,跳啊,全然不顾已怀孕的身子。她以为,这下部队可以略为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自己也可以休养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长征后极度疲惫的身心。这一年她32岁。

  • 标签: 张琴秋 邓颖超 苏井观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陈昌浩 红四方面军
  • 简介:第六篇开国转型当部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在北京宣告成立。张琴秋光荣地作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派出的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这一天,当她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握手问好时,当她听到天安门广场上成千上万群众发出的热烈欢呼时.

  • 标签: 张琴秋 沈泽民 纺织工业部 棉纺织 共和国 苏井观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所有伙伴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处于“一带一路”另一端点的欧洲在其中的角色尤为重要.但相比于中东欧国家,目前学界对于以法德这两大欧盟成员为代表的西欧缺乏足够关注.本文将法德两国主流智库自“带路倡议”提出以来的相关研究作为分析对象,从倡议的认知、实施、影响以及政策建议四个层面加以梳理,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启示.可以看出,尽管两智库的分析内容有着不同的倾向性,但双方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影响的认知均是相对客观而多元的.中欧双方应联手改善现有交流机制的高效性,推进信息共享与交流的机制化和“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法国智库 德国智库
  • 简介:现存《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六朝文》题严可均辑,嘉道以来论此书者也大多肯定严氏贡献。然而,由于论者并未对此书纂辑过程进行详细考证,且对相关史料多有误解乃至曲解,致使此书另一纂辑人孙星衍的贡献,一直未能得到正视。就纂辑实情而言,此书应题“孙星衍、严可均辑”,方能得事理之平。

  • 标签: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孙星衍 俞正燮 钱锺书
  • 简介:准备解放台湾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正式签字后,我随部队转到辽阳机场,进一步学习飞夜航和复杂气象。虽然历时近3年的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但战争的烟云并未散去。美国不仅与南朝鲜签订了《美韩协防条约》(草案),也决定协助台湾防守台湾本岛和外围岛屿,还考虑与之缔结双边协防条约。

  • 标签: 机务人员 飞行员 歼击机 国民党空军 飞机制造厂 教练机
  • 简介:我的家乡我于1929年9月29日(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山东省离掖县城东大约10里路的上村,小村建在高崖上,老乡常说:不爬子头,上不了上村(tan)。我家就坐落在子头南的第一家,只要爬子头,抬头就会看到我家。上分东西两村,西村姓李,东村姓盛,我们西村有十几户人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按辈分排名,我这辈儿

  • 标签: 代空军飞行员 共和国代空军 自述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