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语义的变化是指:人类根据需要将词语的语义扩大、缩小或者向另一个接近的词语的语义转移。纵观世界语言的发展过程,几乎都有语义变化的存在。我在查阅了关于日语、中文、英语和俄语中语义变化的文献后发现,关于语义变化的部分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不同的学者把对于语义变化类型的分类稍有不同。翟东娜老师编著的《日语概论》、皮细庚老师编著的《日语概说》

  • 标签: 语义变化 世界语言 词义扩大 语言单位 GRASP 新编现代汉语
  • 简介:宁波有不少重要的古代牌坊建筑,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鄞州区庙沟后石牌坊和横省石牌坊,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石牌坊,其他现存较完整的牌坊建筑有名可稽者有30余座。这些牌坊各有其形式风格、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地域文化内涵,在宁波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宁波古代牌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牌坊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宁波古代牌坊的类型及建筑特色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牌坊 类型 建筑特色
  • 简介:组织性是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一般维度,宗教情感性是民族群体性事件的一个特殊雏度。根据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性与宗教情感因素两个维度,通过2×2矩阵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原态型、反应型、主动型与竞争型;在此基础上归纳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类型演化机理,进一步分析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干预时机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 标签: 民族群体性事件 类型 演化 冲突干预
  • 简介:本研究从生态人类学角度全面阐释了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目的、意义,建构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可行性理论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三种模式和期望。即,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图们江区域文化内容“数字化产业”模式和前两模式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模式。最后指出,建构文化产业达到公益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的期望。

  • 标签: 图们江区域 朝鲜族聚居村 生态文化资源保护 文化产业模式
  • 简介:宋明时期是左右江区域社会整合至帝国权力体系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该地区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事件的过程中,帝国与地方社会不同的政治势力围绕着具体的利益展开了博弈。博弈的过程不断改变着当地的社会结构,导致左右江地区土民所承担的赋役逐步从土司手中转移到王朝手中。这一历史过程为清代左右江地区的改土归流奠定了历史基础。

  • 标签: 宋明时期 广西左右江地区 赋役关系 社会变迁
  • 简介: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认识不同、理念不同,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之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从最初提出的“联邦制”①到后来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⑦,进而使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体现了我党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定决心。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问题 基本制度 世界性 联邦制 法制化
  • 简介:一、区域文化概述1.调研点简介夏河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东北部与临夏回族自治州相比邻,南部与合作、碌曲藏族聚居区相接,藏族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78%,藏、汉、回三个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表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状况。调研点麻当乡位于夏河县东北,与东边的曲奥乡、南边的王格尔塘镇构成了由临夏入甘南、四川的咽喉。213国道和大夏河一起穿乡而过,全乡总面积达377平方公里,有6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计5673人,其中藏族达到全乡人口的68.2%,汉族和回族约占到全乡人口的31.8%。全乡有藏传佛教寺院3座,分别为孜孜合寺、格尔迪寺、果瓦塘寺。在麻当乡的核心区域(见下图),有藏传佛教寺院2座,即格尔迪寺与孜孜合寺,有2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其中纯汉族自然村3个,藏汉回族杂居自然村2个,藏汉族杂居村4个,麻当乡街道与当地唯一的工业企业麻当水泥厂等均位于这个核心区中。笔者选取此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的纯藏族行政村亚休作为调查重点。

  • 标签: 区域文化 夏河县 甘南州 交往关系 临夏回族自治州 民族
  • 简介:2012年9月21日至25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暨“区域民族文化发展与多元文化互动”专题研讨会在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承办,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协办。来自全国各地18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类学、民族学代表共55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同分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标签: 中国人类学 多元文化互动 专题研讨会 文化发展 民族学 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