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不能通体展述援庵先生的史学遗产,而仅为个人学习先生著作过程中对其治学路数的点滴体会。首先,先生的研治史学的基础建立于目录之学。所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先生治目录学的特点。他早岁读《书目答问》,就悟到:读书之前必知其书(文本或文),而且必知其人(作者或献);至于如何知其人(前代作者),则又必须先论其世。这样,文本就不再是可以任意截取的一堆故纸,而是有其历史生存理由的史源学有机结构的。所以,先生学术基础之深厚,不在于材料的简单积累,而在于既博且精。进而,先生由《廿二史劄记》入手研治史学,从中了解中国历史之大体,又注意其中提出的种种历史问题,建立起一种对中国通史的总体性把握,这又是由博开始;先生还从《廿二史劄记》中看到其自身的许多错误与问题,从而把此书既作为治中国史的上马石,又把它当作为由博返约的磨刀石。先生一生学术成果繁富,研究之面甚广,几乎手到之处皆能游刃有余,从未落入某种跳不出的陷阱。可是,先生又极其谦逊。为什么?他为我们这些后学昭示了一条重要道理,一个真正追求真理的学者,永远会自知不足,因此会真正地永保谦虚。

  • 标签: 陈垣(援庵) 史学遗产 目录学 考据
  • 简介:很高兴今天来国学院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些国学学习的体会和经验。对于国学这个主题,我是惴惴不安的,因为本人是读理工学科出身,对于国学我也是初学者,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接触、学习国学有一段时间,并且在读书、工作、做学者的十来年间,对国学有一些思考、体会和实践经验,所以今天我的讲座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主题,而是想与大家分享关于国学学习中一些简单的、基本的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国学是什么?

  • 标签: 五蕴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