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那年“非典”,在家自我隔离。倒潜下心来,整理的家信。我一边整理,一边想,自己算是幸运的,1963年大学毕业以后,分到外地,才有幸获得那么多的家信。但是,在那非常时期,大多也无法保留了。现有的信,1966年的仅存两封,还有1973年6月一直到1979年6月的一百四十余封。这些幸存的信,就从最早的1966年9月爸爸的那封信算起,也跟了我四十年吧,算是很不易了。最后,我存的信,竟然放了五个文件夹。

  • 标签: 黄佐临 话剧 艺术形式 “文化大革命” 中国
  • 简介:张爱玲善写新时代的气息,小说《金锁记》为甚。曹七巧在时代夹缝中困顿于封建秩序一辈子不明所以,浑然不觉世界巨变尚且循古法炮制祸延儿女,其政治不正确到令人惊骇的地步,倒又让人难以忽视其存在的意义。国光演绎如此的经典文学人物,采用旧的戏曲程序之余,却又灌注新的表演内涵,以此表演形式风格贴近原著精粹,进退适切,令人备觉酣畅。

  • 标签: 新时代 表演 气息 旧形式 《金锁记》 文学人物
  • 简介:MulticulturalismReconsidered:'CultureandEqualityanditsCritics多元文化性的重新思考:文化、同等性及其批判ByPaulKelly(Editor)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UKPaperback:256pagesPublisher:Polity(December20,2002)Language:EnglishISBN-10:0745627943ISBN-13:978-0745627946Price:$29.95Canmulticulturalistsbeegalitariansandshouldegalitariansbemulticulturalists?Istheabsenceofculturalrecognitionaninjusticeinthesamewayastheabsenceofindividualrightsorbasicresources?Thesearesomeoftheque...

  • 标签: 书籍推介 进口书籍
  • 简介:'旧瓶装新酒',简单地说就是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我们常常以此形容那些富有创意的新编剧目,认为代表了一种进步。但是,观看了北路梆子传统戏《劈殿》之后,我认为传统戏不用现代高科技包装,'瓶装酒'风景依旧。9月11日晚,我第一次观看了由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演出的原汁原味的经典北路梆子传统戏《劈殿》。真是声腔激越,慷慨高昂,震彻太原工人文化宫剧场。如果梆子戏在农村广场上演奏声音传之甚远

  • 标签: 传统戏劈 劈殿 北路梆子
  • 简介:车王府藏弹词存60余种,2000余册,今归首都图书馆。此批曲本以刻本为主,兼有部分抄本,刊刻时间上自清乾隆年间,下迄同治、道光时期,且有10余种稀见和较早刊本,是不可多得的俗文学文献。1935年刊凌氏《弹词目録》与当时其它弹词目録一样,多着録题名、作者、刊刻时间及书坊,于卷、回、册及本事、体例等则略而不题;又因目録发表与凌氏整理车王府藏弹词的时间相距多年,且《弹词目録》中多存由笔误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错讹之处,这也增加了后人据以判断同名弹词版本异同的难度。本文着重介绍这批弹词的来源、整理状况,同时以文本校读为基础,对《弹词目録》及其它着録这批弹词的目録如《弹词宝卷书目》等的着録作补正,对部分稀见曲本从版本、本事、内容等角度予以揭示。

  • 标签: 清朝 蒙古 车王府 曲本 弹词
  • 简介:推出新制作是剧院经理彼得·盖尔伯(PeterGelb)打造大都会歌剧院新形象的重要举措。新制作的确可以创造新鲜感引起舆论关注,但是每季要推出七八个新制作,即使是对年度预算几乎有3亿美元的大都会歌剧院来说,成本已是相当可观,更别提要承担的风险了(像是上季嘘声满场的《托斯卡》以及本季雷声大雨点小的《莱茵的黄金》)。比较保险的方法之一,就是引入其他歌剧院已经成功演出的制作。在2010年最后两个月就看到两个这样的制作——威尔第的《唐卡洛斯》和《茶花女》。前者是英国皇家歌剧院2008年的制作,后者则是2005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任有千金也一票难求的抢手演出。

  • 标签: 大都会歌剧院 《唐卡洛斯》 《茶花女》 《莱茵的黄金》 英国皇家歌剧院 进口
  • 简介:国家图书馆藏康熙本《劝善金科》是《劝善金科》版本系统中年代较早的一种,其出目名称后标明“新”、“”,为目前已被披露的版本之仅见。本文在介绍国图本《劝善金科》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与乾隆五色刻本及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进行了比较。再结合各种民间目连戏史料,对本底本的来源做出推断,认为其改编自一个流行于安徽、江苏、江西一带的目连戏曲本。

  • 标签: 劝善金科 目连救母 康熙旧本
  • 简介:曾闻“舞台美术的假定性”新说有如“春雷”,给八十年代的中国戏剧界以“强有力的震动”,从而结束了“历史的错误、理论的贫困、艺术的浩助”,似乎就此开辟了戏剧艺术的新纪元。

  • 标签: 假定性 金石 戏剧艺术 舞台美术 中国戏剧 八十年代
  • 简介:北京著名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家侯长春先生约我去观赏他近几年的作品《京民俗风情画》。当我看到一幅幅他画的老北京各种风俗图画时,不禁呆住了。十年前我看过他画的参加北京——东京都友好展并获奖的《水浒人物》组画,那种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图像已经看不到了,而代之以大家熟悉的忠厚朴实的老北京人的形像,一下子使人回到了几十年前……。"这是卖绒花儿的,这是卖佛龛的,这是磨剪子磨刀的,这是卖蛐蛐的……"有些还不是行业买卖,而是老年间的北京风情,如"敬惜字纸""打灯虎儿"。看完这一大摞画,真使人象回到了让人留恋又让人心酸的旧时北京。《卖羊头肉的》画面上卖羊头肉者用一把锋利的刀把羊头肉切得肉薄如纸,正手握洒盐的大牛角往下洒盐。而买肉的人已经手提二两装的酒具迫不及待地等着取肉下酒呢!《卖切糕的》画面上,画家把切糕的红枣、红小豆、黄米面,层次分明地画得十分逼真、连上面洒的一层白糖也画了出来。卖切糕的小车上有块锃亮的铜牌,上面写着"西

  • 标签: 民俗风情画 工笔重彩人物画 老北京 风俗图 长春 红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