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在所谓“样板戏”移植话剧《杜鹃山》里,扮演反面人物毒蛇胆。在扮演这个“反陪衬”人物的过程中,对自封为“旗手”的叛徒江青和她的死党于会泳之流炮制的“三突出”、“三陪衬”的所谓创作原则,我是领教够了。名之曰移植,实际上是照抄,照搬,模拟。就以毒蛇胆的外部造型来说,化装、服装、

  • 标签: 反面人物 创作原则 蛇胆 英雄人物 柯湘 陪衬
  • 简介: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是一样的,是和演员一起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表演艺术在鼎盛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脸谱也同样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清代戏画中的脸谱,各种各式都有其一般规矩。总的来说与今天的京剧脸谱已经很相似了,是京剧脸谱早期格式和笔法的代表。这些格式的脸谱是十九世纪中叶舞台脸谱勾画的反映。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京剧界的许多净、丑演员都有很高的造诣,他们的脸谱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个人师承关系、经历见闻、艺术修养等等的差异,加上归工分行及具体表演需要的不同,以及适应个人的面型特点,不同的演员在各自不同的经验、见解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有风格的脸谱勾画体系。受他们影响,后学门人们遵循师傅,又增添新意,不但使脸谱的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并且进而成为不同流派。

  • 标签: 京剧脸谱 京剧表演艺术 十九世纪末 赏析 二十世纪初 艺术表现力
  • 简介:20世纪以来,朱有研究常常受到“大师作者”关汉卿的“压抑”与影响,朱有在戏曲史上的价值和地位被确立的过程步履维艰。朱有与关汉卿乃至整个元杂剧之间相近的艺术风格被理解为是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政治意识形态的介入强化了关汉卿和朱有之间的模仿与被模仿关系,并型塑了后来研究者习焉不察的阐释方式。朱有对《曲江池》等元杂剧同类题材的改写并非亦步亦趋,通过文类转换带来的主题变化,朱有从模仿关系中生发出了自己的意义。

  • 标签: 关汉卿研究 朱有墩研究 模仿 意识形态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