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
  • 机构:黎继德(《中国戏剧》杂志社副主编):首先杨至芳老师不仅仅是我们湖北著名的优秀的演员,而且是全国,乃至影响大到海外的一个优秀的演员。杨老师是第五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前九届“戏剧梅花奖”评选没有什么艺术之外的成分,更多的是看重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杨老师能在第五届拿到梅花奖,用我的话说这是非常的早,确确实实是她的艺术达到了一个非常的高度,尤其是杨至芳老师没有进过科班,完全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这个是不多见的。杨老师能够成就她今天的成就,我感觉和别人不太一样,她能够学习各家各派,又能融汇进去很多自己对艺术包括人生的理解,在京剧当中进行创造。我想,杨老师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第一,她肯定自我付出过很多。我不知道杨至芳老师到底演出过多少次,我刚数了一下演出的剧目,一共六十七出,每一个剧目按200场算,杨老师这50年一共演了上万场戏,像杨老师这样紧密地跟群众相结合,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我觉得非常少见。第二个就是杨老师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我相信她的艺术里面肯定有很多自我创造,这是必须要说的一点。现在有很多的演员,都是继承老师,亦步亦趋,里面有很少的创新,这对于艺术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这是我说的第二点。最后一点,杨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她影响下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为我们京剧艺术的繁荣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就说这几点,衷心祝愿杨至芳老师身体健康,艺术常青。杨至芳老师今年已经是64岁了,但是我感觉杨老师是非常年轻的,我觉得她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最少还能演20年,希望能在舞台上看到杨至芳老师塑造新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谢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的邀请,让我来主持上党梆子著名演员张爱珍'爱珍腔'研讨会,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荣幸。我一直认为近40年来山西梆子的发展,是整个梆子腔戏曲剧种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能不能说山西梆子是中国戏曲艺术近40年来取得最杰出成就的地方戏之一呢?我以为是可以的。这40年山西各路梆子腔剧种加工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新创作的古典、现代剧目,数量和质量都不逊色,并以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人数居

  • 标签: 新流派 流派爱珍 爱珍腔
  • 简介:2011年11月14-15日.“首届中国歌剧节论坛”在福州隆重举行。论坛由歌剧节组委会主办,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承办,邀请国内外一批歌剧艺术创作与研究专家到会.结合歌剧节的演出剧目.对我国当代歌剧创作与发展问题进行学术研讨。

  • 标签: 中国歌剧 发言摘要 论坛 艺术研究院 学术研讨 歌剧创作
  • 简介:扮演:戏剧存在的本质──对戏剧本质思考的一种发言王胜华戏剧本质的讨论历来是一个众说纷坛的话题。自公元前6世纪左右至今,还是没能达成共识。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如下的观点。诸多先贤的研究令我们赞叹。但也常常使人产生疑问。例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

  • 标签: 原始戏剧 戏剧本质 角色转换 存在的本质 戏剧艺术 戏剧文学
  • 简介:2010年6月11日,新西兰奥克兰电影代表团来我校访问。新西兰奥克兰电影协会会长、制片人PeteRive先生,新西兰联合技术大学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制片人AthinaTsoulis女士等希望与我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就电影拍摄制作等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

  • 标签: 新西兰 代表团 电影 校访 友好合作关系 2010年
  • 简介: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和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的盛情邀约,给了我这次重温往事、充电学习的机会。岁月如梭,转眼已是35年。1981年底,我和孟繁树兄被录取为张庚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为了逐步完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人才的结构布局和梯队建设,不断为近现代戏曲史研究积蓄力量,张庚先生决定我们俩在读博期间躲开传统戏曲史论的热点和亮点,选择相对比较冷僻的地方戏中的梆子戏作为主攻方向和学业重点。在张老师的

  • 标签: 创造经验 山西戏曲 戏曲新
  • 简介:中国话剧创作如何面对市场、适应市场、占领市场、拯救话剧走出低谷.走向繁荣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同时这也是一个历史的顽症。现从话剧创作与市场需求的两者关系上.从三个方面谈谈市场诉求的当代性。

  • 标签: 中国 话剧 发展论坛 市场需求 祖国 节选
  • 简介: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山西戏曲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搭建了一方戏曲理论家与艺术家互动的平台。感谢全国知名专家为山西主要戏曲剧种'新流派'代表创造经验的形成、传播、发展所给予的精心'呵护'和'把脉'。这是令山西广大戏曲工作者无比自豪的一件幸事,也更加坚定了山西广大戏曲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设立的'当代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暨中国戏曲新流派系列研讨'项目,以中国戏曲发展的全局视野,首先观照山西

  • 标签:
  • 简介:忆京朝派武旦代表——朱桂芳陈志明朱桂芳,原名裕康,字云培,小名庄儿。清光绪十七年(1891)农历六月初二生于北京,1944年3月11日晚因患伤寒症病故于宣武门内抄手胡同寓所,终年53岁。据最近调查核实朱桂芳先生原籍为江苏省扬州,其祖父朱小喜于清咸(丰...

  • 标签: 梅兰芳 武旦 京朝 摄成电影 配演 艺术特色
  • 简介:应台北市电器商业同业公会的邀请,朱新村理事长率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11月23日~30日赴台湾进行考察,代表团成员有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汉林,副理事长陈美娜,常务理事赵铭、叶晓钟、张玉英。代表团在台期间出席了由台北市电器商业同业公会主办的“第32届台北国际音响大展”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朱新村作为特邀嘉宾为展会开幕剪彩。期间,

  • 标签: 代表团 赴台考察 副理事长 同业公会 技术协会 台北市
  • 简介:应美国艾伯特魔术大会组委会邀请,经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杂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邹玉华一行于2010年8月3日至10日参加了第73届美国艾伯特魔术大会。

  • 标签: 中国文联 魔术艺术 代表团 副秘书长 2010年 组委会
  • 简介:主持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下面我宣布.“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中国话剧发展论坛上海站会议现在开幕。欢迎上海的主办单位代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同志致欢迎词。

  • 标签: 发展论坛 中国 话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节选 主办单位
  • 简介:我首先代表山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山西戏剧学会常务副会长郭士星宣读我们共同给郭老的上寿贺词:夀戏苑捧金石,诗坛咏民情。前海领航者,会心坦荡翁。曲润海郭士星敬贺2016年7月13日米寿茶寿中间是上寿,就是百岁大寿。我接着代表郭士星同志做一个简短的发言。张庚、汉城两位先生对山西临汾情有独钟。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关注临汾,关注山西,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戏曲研究院和后来的戏曲

  • 标签: 郭士星 中国戏曲研究院 领航者 米寿 戏曲创作 山西临汾
  • 简介:在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热潮中,2001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的评奖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今年评奖之前,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剧协和中直单位推荐剧本41部。经过南《剧本》杂志社组成的评委认真阅读,提出初评意见:20位评委,用几个月的时间阅读剧本,又经讨论,反复协商,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8

  • 标签: 剧本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精品 戏剧艺术 旗人 曹禺戏剧
  • 简介:<正>九月廿二日,日本桐朋学园大学短期大学部戏剧科代表团一行五十余人在团长生江义男率领下访问我院。上午,客人们观看了表演系三年级学生表演的各类形体练习、台词发声练习、动物摹拟、人物小品及话剧片断。之后,宾主互赠礼物留念。下午,学院领导及剧协上海分会负责人等暨本院及院外戏剧工作者数百人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日本同学

  • 标签: 形体练习 戏剧 代表团 短期大学 发声练习 日本
  • 简介: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刻,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这是文艺界非常关注、全社会十分瞩目的一次盛会。参加八次文代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1449名。以林建为团长的中国杂协代表团14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全国各代表团中共有杂技界代表和嘉宾62名。

  • 标签:
  • 简介: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前夕,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省话剧研究会联合召开了话剧《艰难时事》座谈会.该剧是市话剧院继《毛泽东的故事》之后,与甘肃省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又一部力作.作品形象地表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中国的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即:中美同时发表上海《联合公报》的前前后后,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剧作所触及的题材本身,就引起戏剧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 标签: 甘肃省话剧团 现实主义精神 戏剧家协会 发言摘要 历史事件 文艺评论家
  • 简介:听了东营市领导关于东营市市情介绍和关于黄河口文化调研报告起草情况介绍,加上看录相和实地参观考察,对于黄河口文化六个专题报告的思路、理念、意义以及实践品格,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和了解。

  • 标签: 东营市 黄河口文化 文化建设 研讨会 发言提纲 评估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