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消费观念日益转变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前提下,以充饥型为主的中国城市餐饮消费形态,开始向休闲型与享受型转变。这对餐饮空间环境也产生了要求,从某种角度上看,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吃饭空间,而是一个大家为了实现沟通交流的空间,并且这个空间往往是身份、品味与地位的体现。本文以餐饮空间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人性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设计原则、体现及发展趋势。

  • 标签: 人性化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环境
  • 简介: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它的设计尤为重要,随着现代设计的"人性"和"可持续性"口号的提出,我们在做此类设计的时候更加注重理念和材料的前瞻性和环保性,从而使城市规划展示馆成为城市生活理念的标杆,成为其传承的根本。

  • 标签: 城市规划展示馆 名片 根本
  • 作者: 熊沛军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汉宫秋》是以汉元帝为爱情主人公的末本戏。君王以爱情主人公的面目出现,突破了传统封建道德观念中君王以刑政教化为重的那个严肃、无情形象的禁锢。同时,渴望安定和平、幸福生活的生存意识的彰显以及戏剧中“情”的诗化处理方式都增添了《汉宫秋》的魅力。
  • 简介: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说,“我所有的剧作都源自我对哲学的阅读”,这样一个视角,或许可以让我们探究他的著名剧作《哥本哈根》的奥妙。这部创作于1998年、首演于1999年的了不起的剧作,以它所揭示的人性的隐秘、生存的玄机以及永恒的道义等哲学命题,一经问世便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并被公认为20世纪百部杰出剧作之一。

  • 标签: 《哥本哈根》 道义 玄机 人性 话剧 历史
  • 简介:看罢眉户现代戏《漂来的媳妇》后,不知怎的,我的情思竟不由自主地寻起"根"来了.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凡凡的事,然而,中国劳动人民赖以自豪的高尚情操不正体现在这些人和事上吗?情操作为人的意识形态的一种

  • 标签: 眉户 心理变态 母亲会 春姑 人物命运 人从
  • 简介:<正>从规定情境出发,不仅是演员创造人物的基本要求,也是舞台服装师进行戏剧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当前艺术创作由外向内转化的情势下,一向以从事人物外部形象塑造为职责的舞台服装师,也应根据新的创作倾向,深化自己的设计思想,拓展对“规定情境”内涵的理解。所谓“规定情境”,不只局限于人物所处外部环境,还包括人物内部情境,即心理。舞台服装师的作品——角色的服装,虽然是人物的身外之物,但它却是人物内心的外化。评价戏剧服装的美感意义,主要不在于它的装饰何其华丽耀眼,而是视其能否使观众产生独特的心理效应。因此,探索和研究服装心理,就成为舞台服装师取得创造成功的一个关键。

  • 标签: 服装款式 服装心理 怀旧心理 自卫 原始人 原始野性
  • 简介:西方现代派美术诞生的时代是一个机械的时代,一个物质的时代,一个变形的时代,一个传统生活方式已无法维持下去的时代。“机械压迫”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异化现象,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性贬值甚至是缺失的时代。而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出现,正是对这种现象的试图挽救。

  • 标签: 西方现代派美术异化
  • 作者: 夏丽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从我在文化馆器乐辅导的实践上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坚持练琴,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从事专业演奏时期,也不论是专业者,还是业余人,都会认为是一种“苦修”,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产生“逆反”情绪,大违初衷,适得其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歌唱的审美,是欣赏和表现声乐作品的重要环节,是歌唱修养的重要方面。它被广泛运用到了古今中外的歌曲创作、演出、欣赏之中。歌唱的审美既需要直觉感悟,也需要理性修养。这既是存在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潜能,又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它,可以获得美丽而奇妙的审美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和歌唱,从而实现一个歌唱艺术上的超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徐訏的剧作大都借男女婚恋题材表达对人性、文明的思考:他审视热恋男女微妙的精神世界,思考权利与义务、理想与责任等人生问题;他肯定现代文明,也反恩现代“唯理”社会对人情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表现出对“现代”与“传统”、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审视态度。他剧作中的“寂寞与哀愁”,既有人性的隐忧,也有文明的忧惧。受左翼思潮影响,他将金钱观念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联系起来批判,反对以青春美貌来衡量女性的价值,赞美底层劳动妇女坚强的个性与独立的精神。尽管徐訏的理想受到了世俗观念、现代文明、民族战争的重重威胁,但他终生都在戏剧创作中探寻理想的人性与诗意的生存。

  • 标签: 徐訏 理想人性 现代文明 左翼思潮 诗意生存
  • 简介:<正>在戏曲舞台上葆有长久艺术生命的剧作,绝不只“玉茗堂四梦”。但就明清两代戏曲作家的思想底蕴而论,却没有谁个可与汤显祖相比。汤显祖留下的大量诗文和书信,笔锋纵横,涉及了宇宙观、人性论、社会政治思想和宗教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认真清理这宗思想遗产,对研究汤显祖的人生道路和戏曲创作都是十分必要的。汤显祖是博学的,他一生汲取的学术营养既广且杂。“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

  • 标签: 汤显祖 人性论 宇宙观 王安石 社会政治思想 思想遗产
  • 简介:从闽剧、到传奇闽剧,不难发现,林瑞武先生执着地以福州人自有的戏剧样式,连缀出一个闪动着福州地方文化气质的福州男人系列.然而,剧在整体剧式样貌上完全不同于前二者,表现出了剧作家明确、清晰的戏曲美学观念,那就是他近年来对戏剧与文学关系深入思考的结果."作为戏剧的文学与作为文学的戏剧"是迥乎不同的,戏曲文学不是一般的文学样式,它的文学性应融合、融化在戏剧(曲)性里,反对戏曲一般文本意义上的文学,强调戏曲的戏剧性、传奇性与民间性,重视戏曲的舞台性或可演、可看性.因而,首先在文人题材的选择上,必然关照、注重其传奇性、可看性,既能显现出人物自有的文人禀赋又能使情节好看、奇特,即着重于文人性与传奇性、民间性的交融,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是剧作家对自我的一个艰辛挑战.可以说,剧有着丰富文人形象,丰富福州男人形象,丰富闽剧样式的重大"企图".

  • 标签: 《闽都游子》 闽剧 戏曲文学 民间戏剧 文人戏剧
  • 简介:《玉簪记》是中国古典戏曲十大喜剧之一,历来研究者颇众,但由于中国古代没有严格的“喜剧”概念,也没有系统完整的喜剧理论,所以鲜有学者涉及《玉簪记》的喜剧心理问题。笔者借助现代心理学和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深入探究这部戏曲产生“喜剧笑”的心理机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 标签: 玉簪记》喜剧笑 喜剧心理 期待视野
  • 作者: 王晓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如果说,文艺学是“硬件工程”的话,那文艺心理学就是“软件工程”。然而,在音响界,目前尚停留在“硬件工程”的一般文艺学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音响心理学”的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舞台表演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无论是器乐或声乐舞台上各种表演形式,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有正确的心理调控是表演者提高表演水平的重要基石,更是完整表现艺术作品的有利保障。

  • 标签:
  • 作者: 牛俊霞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心理学家发现,人产生情绪,总是伴随着一定肌肉群的紧张,如果这些肌肉群得到放松,就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消除人的恐惧和不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声乐教学中,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歌唱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显得更加重要。

  • 标签: 声乐 良好的 歌唱心理 培养
  • 简介:戏剧创作的艺术构思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戏剧作品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在剧作家头脑中孕育的,剧作家在他的头脑中构成戏剧艺术形象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行的?有着怎样的客观规律,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需要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探索、研究的创作心理学课...

  • 标签: 曹禺剧作 《北京人》 剧作家 艺术构思 《日出》 生活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