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949年之后,由朝鲜人身份转换成的朝鲜族融入中国社会,以公民和少数民族的身份参与到国家的各项建设当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者们,正是以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态为背景,在相应的艺术语境下,创作出大量作品。本文以专业文艺团体的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为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案例,从“选择民间样式”“关注政治形势”“表现人民精神”三个方面展开陈述,旨在探讨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者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即1949年至1966年期间,是如何进行舞蹈作品创作的。

  • 标签: 朝鲜族舞蹈 作品创作 专业团体
  • 简介:创作之难,在于创作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且创作者必须具有以新为本、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的创作精神。中国古典舞作为当代创建的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属性和古典文化精神的舞蹈种类,创作更是难上加难,因中国古典舞不仅需要符合艺术创作的出其不意,而且还要吻合舞种规定的属性和范式,所以,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之路必然充满艰辛和曲折。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创作者 突围 困境 文化属性 标新立异
  • 简介:《纸扇书生》是以"折扇"为道具的中国古典舞男子群舞,于2017年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艺术"学院奖"和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的舞台上亮相。在作品创作的十年历程中,作为编导,笔者不断探索"书生"形象的多元表达,挖掘"折扇"道具的实践运用,力求生动准确地将文人的风趣、雅致和狂放表现出来。本文从作品中书生形象的塑造、视觉处理的方式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思考中国古典舞男子群舞的创作题材及其表现形式。

  • 标签: 《纸扇书生》 中国古典舞 折扇 意境 形象
  • 简介:作为我国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贾作光先生一生践行"为人民而舞"的理想信念,编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其中《鄂尔多斯舞》和《海浪》获得"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的殊荣。贾作光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模式在新中国蒙古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典范性,从而形成这一时期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特征。本文结合贾作光经典作品,从审美观念、主题审美特征、语言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不仅对其个人艺术成就从审美层面进行总结,更确证贾作光创作实践对当时乃至当今蒙古族舞蹈创作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确证其具有时代范式的标杆地位。

  • 标签: 蒙古族舞蹈创作 贾作光 审美特征
  • 简介:2018年,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舞蹈》杂志陪伴中国舞蹈走过了一个甲子的时光。作为新中国出版历史最久、发行总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舞蹈类专业期刊,纵览《舞蹈》杂志60年来的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舞蹈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舞蹈评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样貌。在《舞蹈》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期望通过对杂志所关注的作品、人物、事件等的梳理总结,归纳《舞蹈》杂志及中国舞蹈评论60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 标签: 中国舞蹈家协会 《舞蹈》 杂志创刊 创作 舞蹈评论 出版历史
  • 简介:文章以当代舞蹈作品《白纻舞》和《胡旋舞》为例,从舞蹈的舞姿造型、服饰装束、形象特性等方面着手,对古代文学书写下的形象描绘与当代舞蹈创作中的形神复现进行评析,力图将当代古典舞作品置于文学书写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比较研究视角之中进行剖析和解读。

  • 标签: 白纻舞 胡旋舞 文学书写 当代创作
  • 简介:民族民间舞蹈是高校舞蹈教学不竭的“活水”,如何实现从乡野到课堂的科学合理转化,是当前舞蹈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后溪英歌舞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教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有助于丰富教学语汇,有利于推动优秀民间舞蹈文化的活态传承,还能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高校对英歌舞进行教学资源开发,要遵循学术研究的态度,以民族和世界的双重维度,在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中观照英歌舞。

  • 标签: 后溪英歌舞 教学开发 民族民间舞蹈 文化传承
  • 简介:2018年6月,唐满城、金浩合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第3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项目奖。本书第一作者唐满城先生,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古典舞事业,可谓舞论宏富、研究深广,他更像是洇入土地的水滴,和"身韵"再也分不出彼此。

  • 标签: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国古典舞 第3版 教学法 身韵 北京市人民政府
  • 简介:本文从民俗素材的舞蹈编创教学入手,通过对比此类创作与舞台化民间舞蹈的创作,明确其创作教学核心是重塑民俗舞蹈的生存语境,通过舞蹈摹态化的动作呈现,反映和凸显其民俗文化之功能与内涵,将民俗文化氛围在艺术表演中加以强化和渲染,从而实现符合民族(地域)风俗、民俗文化特征、民俗审美基调、生活心态等的舞蹈编创教学。以此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元素提取”和“民俗舞蹈创作元素之系统构建”,创造性地提出贯穿民俗舞蹈创作课堂教学的“四步走”格局,以及包括肢体形态元素构建、肢体动态元素构建、审美元素趋向、生命气质(精神内核)元素构建、关系元素构建五个部分在内的民俗舞蹈编创教学思路。

  • 标签: 民俗素材 编创教学 陕西关中地区
  • 简介:音乐是芭蕾舞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者不了解音乐,或伴奏者不了解舞蹈,都无法呈现出精彩的表演。舞蹈音乐是音乐文献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有极其必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作者担任芭蕾舞基础训练,性格舞训练等舞蹈课堂的钢琴伴奏工作,对弹奏舞蹈音乐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本文从性格舞音乐的角度出发,以柴可夫斯基谱写的芭蕾舞剧作品中常见的几个性格舞为例,介绍其使用的舞蹈音乐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 标签: 性格舞音乐 音乐分析 课堂教学应用 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