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8月2日,在上海卢湾体育馆LACRIMOSA再次带来至高水准的精彩演出。

  • 标签: 上海 风潮 哥特 体育馆
  • 简介:美国当地时间1月27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皮·西格在美国纽约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4岁。皮·西格有着"美国现代民谣之父"之称,也是音乐界有名的活动家,经常借歌曲抒发左派政治理念。皮·西格一直参与各种抗议活动,从民权运动、反越战、反核扩散到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50年代时还曾因为其左派立场上过电台黑名单。

  • 标签: 现代民谣 美国 皮特 理想 民权运动 政治理念
  • 简介:“在红水河秀丽的盘阳河畔,是我可爱的故乡,这里的火麻香油是延年的玉液,这里的七里香猪是天下的珍品,……”一曲《长寿之乡,我可爱的故乡》唱出了瑶族小伙子憧憬美好生活的心声,也唱出了一名战士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警营

  • 标签: 歌唱演员 警营 文工团 广西 演出 红水河
  • 简介:  "快走吧,别弹啦I"透过音乐教室的窗子,徐帅冲着正在练钢琴的亚奇大声喊.  ……

  • 标签: 旅行记 王国旅行 音乐王国
  • 简介:早期的录音:拜罗伊、柏林、伦敦、维也纳(1913-1938)其实早在声学录音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对瓦格纳这样的庞大作品跃跃欲试701913年,阿尔弗雷德·赫尔茨(AlfredHertz,1872.1942)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帕西法尔》片断。他最著名的经历莫过于1903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帕西法尔》,从而打破了此剧只能在拜罗伊演出的禁令。

  • 标签: 歌剧录音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柏林爱乐乐团 版本 王国
  • 简介:作为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和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理论家和实践家,瓦格纳的“音乐戏剧”理论却建立在以古希腊悲剧为模板的古典精神之上。“古典”和“浪漫”成为瓦格纳的艺术观中看似二元对立、实则水乳交融的基本范畴。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理解这对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并探讨瓦格纳的二元性音乐戏剧观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进而阐释其在19世纪晚期的德国文艺思想中成为主流的必然性原因,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 标签: 瓦格纳 音乐戏剧 “古典”与“浪漫” 民族意识 阶级意识
  • 简介:郭嘉先生是香港演艺学院的键盘系主任,不单是香港名师.还在欧洲、美国、澳洲、中国担任客座教授或开设国际大师班课程。他在罗马、维达·莫塔、吉娜·巴考厄等重大国际钢琴比赛担任评委,并与世界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共同合作登台演出。作为一位极负盛名的钢琴教授,郭嘉先生却非常谦虚、温和.总是带着友善的微笑面对所有的人。这次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厦门)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当我和朱贤杰表示想访谈他时.他很委婉地表示自己也没有什么。

  • 标签: 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自由活动时间 客座教授 系主任 大师班 音乐家
  • 简介: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明清之交,我国戏曲就开始大量输人到日本。根据日本近代中国戏曲史研究专家青木正儿《御文库目录中的中国戏曲书》一文的记载,从1602年至1663年,收入日本御文库(国家文库)的中国戏曲作品、选集就有19种,而民间输入的数量更应不在少数。与此同时,日本学者也开始了对中国戏曲的翻译和研究。据载,江户时代(1603~1868)的新井白石(1656—1725)和荻生徂徕(1665—1728)是见之记载的两位介绍中国戏曲的日本早期著名学者,他们把元杂剧和日本古典戏曲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总体上来看,虽然日本学者对中国戏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

  • 标签: 中国戏曲研究 近代日本 王国维 日本学者 戏曲史研究 文化交流
  • 简介:他以每秒最快可弹奏16个音符的技艺被誉为钢琴界的“第一快手”;他将现代气质融入古典音乐作品,为严肃的古典音乐穿上了时尚灵动的外衣,被称为“跨界天才”。当“PianoPlayer”马克西姆用电音伴奏、HipHop节奏演奏《出埃及记》时。

  • 标签: 马克西姆 钢琴 玩家 《出埃及记》 古典音乐 音乐作品
  • 简介:能乐是日本传统剧种之一,与歌舞伎及文乐(傀儡戏)并列为三大传统剧种。从十四世纪中叶,相当于中国南对北曲的元代,能乐开始在日本流行。能乐最初只是为宗教赞助捐款而组织的义演,为郊庙祭祀,敬神献乐。后来发展为贵族剧,声乐歌舞,俳优伎戏一应俱全。剧中动作与情节简约,对话不多,有些部分是哑剧。面具、艳装、合唱、舞蹈是其主要特征。剧中穿插着乐曲。后台乐器仅有一支竹笛三面鼓,谓小鼓、大鼓与太鼓(即肩鼓、腰鼓与擂鼓也)。舞蹈贯穿剧中,时起时伏,由其

  • 标签: 日本能乐 叶芝 庞德 荒诞派戏剧 艾略特 舞蹈
  • 简介:加沃舞是17世纪流行于法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舞蹈的基本队形为打开或闭合的圆圈,每个圆圈都由一对舞蹈高手领舞。这对舞伴中的男子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变换动作,其他人则模仿他。当舞蹈结束时,另一对舞伴出来跳舞,最后由男伴向女伴献上一束鲜花。

  • 标签: 舞曲 舞蹈形式 17世纪 舞伴
  • 简介:今天,“音乐与我”荣幸地发表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先生的来稿——《我的朋友舒柏》。孙道临先生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从他饱含激情与诗情的洋洋几千言中,我们感到他依然年轻的心跳,我们看到他对音乐有那么多的话要说,他热爱音乐,热爱舒柏。他一生都在与舒柏特对话。这顿使我们心生共鸣和深深的感动,因为,我们也热爱音乐,热爱舒柏。顺便说一声,“音乐与我”至今自我感觉良好,她宗旨不变,欢迎各方朋友继续惠稿,不过字数要求仍是——原则上两千字。对于孙道临先生的“破例”,我们认为是应该的;对于我们的做法,读者朋友也会理解的。谢谢读者朋友,谢谢孙道临先生。

  • 标签: 舒柏特 孙道临 电影艺术家 冬之旅 流浪者之歌 自我感觉良好
  • 简介:摘要:2011年,时逢李斯200周年诞辰之际,纪念性文章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但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却依然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本文拟从生平传记研究、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研究以及音乐批评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音乐学界近年来对李斯的纪念与纪念性研究进行评述,以期引起同仁的重视。

  • 标签: 李斯特 诞辰纪念 生平传记 音乐史学 音乐美学 音乐批评
  • 简介:由匈牙利人久拉(Fekete3yula)创作的独幕歌剧((精益求精!》于3月18日由克塞莱克(GergelyKesselyfik)指挥匈牙刊国家歌剧院乐团在Th/dia剧凭首演,形式为音乐会版。歌剧讲述的是李斯晚年弃暗投明均经历,剧咿人物有李斯(演唱和独白各一人饰演)、卡罗琳公主/李斯未婚妻及他身边女人若干、匈牙利圣伊丽莎白、教皇皮乌斯九世、李斯之女柯西吗·冯·彪罗、理查瓦格纳等。

  • 标签: 国家歌剧院 李斯特 纪念 伊丽莎白 匈牙利 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