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索”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历宋、元、明、清各代,其释义不断变化,由原本乐器、乐种用语,一变为戏曲、曲艺用语,再变为清代宫廷音乐机构的指称。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尚缺乏对“索”释义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尤其对宋代文献中的“索”关注较少。然而,宋代恰是“索”语词广泛使用的时期,释义十分丰富,不仅指某一乐器的,还指有弦乐器参与的小型器乐合奏,并开始进入曲唱,在释义上显现出上承盛唐、下启金元的性质。

  • 标签: 宋诗 宋词 弦索 曲唱
  • 简介:"现场有学琵琶的小朋友吗?今天刘老师给大家上一课,你们愿不愿意?""愿意!"现场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的,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你们听过用琵琶弹《螳螂》吗?今天刘老师给你们来一段。""你们听过用琵琶来弹奏阿炳的《二泉映月》吗?它也能弹出那种悲凉婉转,今天就让你们听一听。"……幽默风趣,气氛热烈,惊喜连连,这便是2016年1月10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的"敦煌大讲堂——刘德海琵琶讲座"的现场。

  • 标签: 刘德海 刘老师 《二泉映月》 中央音乐学院 阿炳 幽默风趣
  • 简介:悬置调性和主题旋律的现代民乐作品,其音乐语言能否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和审美特征?如果可以,这一表现借助何种手段来实施?又将在何种程度上引发文化共鸣?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美学问题,也是当前音乐创作和音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意图通过对现代民乐室内乐作品《风》这一个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一命题。本文从《风》音乐语言的形态和创作技法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音乐学(美学)分析,文章认为对中国传统审美韵味的表现不只是表层的音乐形态,更在于作品内在的审美蕴涵。

  • 标签: 《弦风》 常平 审美特征 音乐学分析 现代民乐 悲美意蕴
  • 简介:洞庭八百里,号子八百里,柳烟飘鱼香,桃林裹绿篱。白帆盖湖面,渔歌荡浪里,荷莲惹人醉,鸥雁排人字。八百里洞庭赛仙境,风里浪里写传奇。啊,洞庭无风三尺浪,洞庭的儿女不怕雨,勤劳筑梦建小康,一花鼓甜蜜蜜。八百里洞庭,八百里号子,太阳织金梭,月亮晾银霓。阿哥水里生,阿妹紧相依,浪里汗水滚,风里洒血迹。八百里洞庭把家安,建设水乡续传奇。啊,洞庭无风三尺浪,洞庭的儿女有胆气,幸福梦境风浪圆,一花鼓甜蜜蜜。

  • 标签: 花鼓 号子 传奇 儿女 柳烟 渔歌
  • 简介:青少年素质教育,主要是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目的在于对高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个性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相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于对人的培养,注重的是对人内在素养的提升。音乐艺术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音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对音乐艺术“美”的认知、感知、情感共鸣等方面的审美能力。关于音乐教育的功能,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有“兴于诗,立于礼,

  • 标签: 音乐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青少年 交响乐团 湖南省 小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