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从我初次听到米登科(NikolaiDemidenko,常译“米丹柯”)的CD至今,也有十七八年了。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一次经常进行的“淘CD唱片”之时,偶然地发现了这张米登科演奏的肖邦作品专辑。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位钢琴家的名字,只是他演奏的曲目中包含全部四首肖邦的《谐谑曲》大大地吸引了我。

  • 标签: 现场 录音 CD唱片 肖邦作品 90年代 钢琴家
  • 简介:●杨老师,我当年听您讲课时,记得您提过这样一个说法,说您不太喜欢色彩过于斑斓、道具过于复杂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的舞台处理方式,您觉得这部戏应该更偏单色和抽象。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 标签: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解读 舞台处理 道具
  • 简介:MM:哦?这里面还不包括钢琴三重奏吗?AB:当然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不过不能和刚才列举的几个天才作品相提并论,听序曲《仲夏夜之梦》(作品61)才有听类似莫扎特那样著名作品的感觉。

  • 标签: 布伦德尔 《仲夏夜之梦》 音乐 舒曼 钢琴三重奏 作品
  • 简介:17纪是西方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而威尼斯歌剧乐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以威尼斯歌剧乐派与蒙特威尔第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不仅探讨了17纪威尼斯歌剧院的建成带来的歌剧环境的历史变化,同时对威尼斯乐派与蒙特威尔第之间的创作关系进行有益的深入探讨。

  • 标签: 威尼斯歌剧乐派 17世纪威尼斯歌剧院 蒙特威尔第
  • 简介:20纪40年代尽管国共两大阵营控制的区域所实施的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结构、师资水平与评价等制度与策略上差异很大。但是,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工作,提高学校音乐教育实践的质量与水平,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效率以便尽快地培养出更多的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具有相当质量的人才,使学校音乐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政治目标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却是两大政治阵营共同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时期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相当活跃,其教育价值与相关研究也得到空前的重视。无论是国统区还是在中国共产党控制区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 标签: 20世纪40年代 战时音乐教育
  • 简介:按照中央关于"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临沧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遵循文化艺术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加快推进国有文艺团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推动文艺事业和演艺市场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民族歌舞 演艺公司 生存与发展
  • 简介:2013年9月21日晚七点半,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青年钢琴家徐洪共同为听众奉献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青春派贝多芬·英雄幻想音乐会”,带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重回古典主义时期的德国,和贝多芬这位音乐史上的巨人进行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本场音乐会曲目为《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和《“英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这两部作品充分体现出贝多芬音乐所特有的英雄性、冲突性、斗争性。

  • 标签: 青年钢琴家 “德” 国家大剧院 贝多芬音乐 古典主义时期 管弦乐团
  • 简介:理查·斯特劳斯早期创作的《第一圆号协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主题在引子中第一次出现至全曲结束,先后进行8次使用,以不同的位置、速度、调性、形态出现,完整的贯穿于全曲。

  • 标签: 理查德·斯特劳斯 《第一圆号协奏曲》 主题
  • 简介:本文从聆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的感性体验切入,以“时间悬停”为关注核心。文章共分七个部分,以同心圆的结构,从聚焦前奏曲核心的“渴望动机”开始,逐步放宽视角至前奏曲的单一动机单元、多个动机之间的关系、整首前奏曲、乐剧中五个具有“时间悬停”特质的段落、直至整部乐剧。考察“渴望动机”这一细小的元素如何带来“时间悬停”并在一系列的连锁转化中“自我实现”般构建起整部乐剧。同时指出,这种音响状态以及构建音乐的方式直指戏剧的核心内涵,从而尝试对《特》中音乐与戏剧关系作出阐释。篇幅所限,仅节选原文的第一至第四部分。

  • 标签: 瓦格纳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时间悬停 自我实现 音乐与戏剧的关系
  • 简介:据调查数据显示,人们除了动作和通过语言传达信息之外,大脑中80%的信息来自于人的眼神交流,为此"眼神"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反应。但在艺术表演中,"[神表]"也成为艺术表演和研究的课题和内容,本文通过对歌剧《原野》中山红《啊,我的虎子哥》唱段的研究,将扮演者[神表]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并阐述其观点和方法。

  • 标签: | 万山红 虎子哥 传神
  • 简介:印度尼西亚音乐因为佳美兰乐队在欧美国家的风靡而为人熟知,然而除了佳美兰音乐之外,这个素有“千岛之国”美誉的国度还有着怎样不为人们所知晓的多彩音乐,这无疑是我们从事音乐工作行业的人应去探究的领域,不仅是因为求知,也同样是因为一份尊重。2012年11月7日至10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2012界音乐周“中国·印度尼西亚音乐国际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会议主题集中于印度尼西亚诸岛的音乐和多样性文化,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而广泛的介绍、研讨及相关表演活动。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世界音乐 国际研讨会 中国 中央音乐学院 综述
  • 简介:文章运用音乐社会学理论,以18纪中后期维也纳的音乐生活及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创作为例.对影响器乐音乐发展的赞助体制、社会环境,直至决定作曲家风格演变因素等进行了社会学解喻。通过研究展示了基于社会学思考维度切入史学研究的三个点,指出研究中史学家构建“音乐历史事实’’时所取的观察地位与立场,是理解作为人类心灵成就集合的“音乐”和构建“音乐自身的社会现实”时的研究方法。

  • 标签: 西方音乐史 音乐社会学 莫扎特 维也纳
  • 简介:巴尔干半岛与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被并称为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与亚平宁半岛上以有着歌剧之乡自傲的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上以绚丽多彩的舞蹈著称的西班牙不同,位于亚得里亚海与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却以“欧洲的火药桶”而闻名于

  • 标签: 威尔第歌剧 女高音歌唱家 女主角 伊比利亚半岛 巴尔干半岛 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