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有一些音乐界的朋友,他们可以说40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这位歌唱家,他们或者听他的歌,或者发表评论意见,但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他们不但为他个人所显现出来的魅力所折服,而且不断关注着他,看他如何以全副精力去唱一首歌、去表现一首咏叹调、去塑造一个角色,并使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同时也有另外一些音乐界的朋友,他们无法抵御“立即识别出某人声音”那一瞬间的感觉,以另外一种几乎令人生气的方式,令人吃

  • 标签: 歌唱家 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 音乐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艺术风格
  • 简介:喜欢听古典音乐的人有谁不知道菲舍一考吗?他可是一切德国艺术歌曲的守护神,是贝多芬、舒伯特、吕沃、舒曼、门德尔松、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沃尔夫、马勒、普菲茨纳、勋伯格、贝尔格的LIED的首席演唱者。当然,面对菲舍一考所给与我们的巨大财富,许多人会渐渐地无动于衷了,因为近半个世纪以来,男中音歌唱家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试图在菲舍-考等前

  • 标签: 艺术歌曲 门德尔松 勋伯格 演唱者 马勒 理查·施特劳斯
  • 简介:1999年的11月,安德·希夫在路瑟恩钢琴音乐节上演奏了一场令人震惊的音乐会,曲目有:13首卡拉蒂的奏鸣曲,斯美塔那的3首音诗波尔卡,亚纳切克的奏鸣曲,5首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和巴托克的奏鸣曲.

  • 标签: 演奏 组曲 音乐会 奏鸣曲 巴赫作品 曲目
  • 简介:手风琴曲《布哈》是一首俄罗斯民族乐曲改编而成,以手风琴特有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鲜明对比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该乐曲独特的魅力。乐曲由主题、变奏、再现构成,共计361小节,总体速度较快。本文将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 标签: 手风琴 俄罗斯 音乐分析
  • 简介:把灯熄了,音量拧得很小很小,小到刚能听见。有好多个晚上,尤其是周末之夜,我试着这么听音乐。让海菲茨青铜色的琴声变成喁喁低语,让莫扎特的安魂曲里男人和女人的歌哭变成啜泣,让古尔德给巴赫建造的“玻璃迷宫”暗到月光的颜色。不管是华丽、喧闹还是悲哀,让它们都缩成温柔羞涩的手指挠拨着月光,——雪影离离之中,会听到什么?

  • 标签: 散文 文艺随笔 当代
  • 简介:<正>东布拉弹唱是我国民族曲艺花坛上的一朵鲜花,是哈萨克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东布拉弹唱属于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以自弹自唱为主。哈萨克把民间说唱艺人或歌手、诗人,通称为《阿肯》。民间流行的许多古老的叙事诗、故事、谚语等,都是通过阿肯长时期的口头游唱传诵的。因此人们十分尊敬他们。哈萨克著名的乐器——“东布拉”,被誉为牧人心中的夜莺。“东布拉”是双弦弹拨乐器,它是用上好的

  • 标签: 哈萨克民族 说唱音乐 艺术形式 民间说唱 弹拨乐器 叙事诗
  • 简介:1966年"巴音乐节"(TheBathFestival)上,印度著名西塔尔演奏家维·香卡(RaviShankar)与世界小提琴大师耶胡·梅纽因(yehudimenuhin)合作,共同表演的西塔尔与小提琴二重奏《·卡卡利》(Swara-Kakali)在西方乐坛上引起极大反响。同年,他们共同录制了第一张唱片《东方相遇西方之一》(WestMeetsEastNo.1),二重奏作品《·卡卡利》被收录到该唱片中。本文是想借助于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印度古典音乐家维·香卡艺术实践中将印度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笔者通过对该作品的记谱②、音乐本体分析,总结印度与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相互交融的特征以及对印度传统器乐音乐格结构的阐释。

  • 标签: 西塔尔 拉格 传统音乐 二重奏 印西交融音乐
  • 简介:依戈尔·奥依赫一九三一年四月廿七日生于敖德萨。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但很快就放弃了,到十二岁又重新拿起小提琴。他说:“非常幸运,当时我有机会跟彼特岁·斯托莱尔斯基学琴。他曾是我父亲唯一的老师。他和奥尔是苏联小提

  • 标签: 拉赫 小提琴演奏 海菲兹 敖德萨 室内乐作品 歌唱性
  • 简介:究竟何所谓“知识型歌手(IntelleetualSinger)?在音乐圈里似乎有许多人同意:成为一个“知识型歌手”不是什么好事。一部分人对“知识型歌手”的定义是:一名在表演中任由理智凌驾情感之上的歌手,另一部分人会在一名歌手以牺牲音乐感为代价过分注重词句时而把他称之为“知识型的”。如果一名歌手被看出试图以重视字面诠释来弥补自己的嗓音缺陷,

  • 标签: 歌手 表演 音乐感 嗓音 理智 情感
  • 简介:本文从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如是说》的主题与动机材料运用、小标题的内容表现与结构关系、以及单章基础上套曲化的整体结构布局等技术手法入手,结合特殊的调性构思来研究其主要的技术语言,探求其艺术表现之美。

  • 标签: 交响诗 单章套曲化 核心调性组 音乐与哲学
  • 简介:当传统“师徒式”教育与现代化教学理念渐行渐远之时,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师范大学泰乐教师帕柴·甲德恁1仍恪守着“堂上是师傅,课下是父亲”的育人理念,沿袭着“不依乐谱,手口相传”的教学手段,日复一日地坚守在一套看似刻板却出奇高效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帕柴就其音乐生活的谈话,是对上述教学理念与态度最好的注解。

  • 标签: 泰乐教师 斯拉帕柴 教学理念 态度 仪式
  • 简介:<正>为隆重纪念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著名作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诞辰九十周年,上海乐团于1985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公演了这位当代作曲家的代表作:清唱剧《卡尔米拿·布拉拿》。市委、市政府领导、联邦德国驻沪总领事及音乐界人士与三千余名中外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 标签: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清唱剧 作曲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政府领导 乐团
  • 简介:<正>一个人的内心,是一片不该贸然涉足的池塘,上面的风景再美,也不是游玩的地方。说起来只是点点滴滴,絮絮叨叨,不知不觉就卷进了内里深深的旋涡。在布拉姆斯的书信里留连,百年前的话语吐着滚热的情意,一圈一圈延宕开来,波动的无不是平凡人生的所感所求,常叫我沉迷、叹惋,不能自拔。那时候,布拉姆斯和我们一样,前心后背挂满七情六欲,少年、青年、中年,年复一年地苦于,歌与哭都同我们自己的情感

  • 标签: 德国 音乐家 布拉姆斯 生平事迹 克拉拉
  • 简介:1810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及老师大卫,13岁便跟随德国小提琴家Spohr学习小提琴,17岁那年便和他的妹妹Louise一起巡回演出。后来他认识了门德尔松(FelixMendelssohn),也进一步成为门德尔松的密友,常常一起演奏室乐。

  • 标签: 费迪南德·大卫 德国 小提琴 作曲家 演奏技艺 炫技
  • 简介:俄罗斯功勋女中音伊莲娜·奥布拉佐娃(ElenaObraztsova)于2015年1月12日逝世,享年七十五岁。1939年7月7日出生的奥布拉佐娃有几款成名录音留世,包括与多明戈合作的诸多唱片,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算由弗朗克·泽菲勒里在卡拉歌剧院执导的《卡门》,多明戈演唱唐豪塞,卡洛斯·克莱伯指挥,奥布拉佐娃演唱卡门。其他著名录音包括录制于斯卡拉现场、由阿巴多指挥的《阿依达》,乔治·普莱特里指挥的马斯卡尼《乡村骑士》,巴伦博伊姆指挥的圣-桑《参孙与达利》,里卡多·夏伊指挥的马斯内《维特》等。

  • 标签: 女中音 俄罗斯 逝世 《乡村骑士》 1939年 《阿依达》
  • 简介:2008年金秋的北京迎未了第三届国际钢琴艺术节。应邀前来的艺术家,就有大名鼎鼎的奥地利钢琴家保罗-巴杜-科达先生。国内听众通过他两百多张唱片和几次来华演出已经感受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然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上,风采不减。

  • 标签: 音乐演奏 钢琴学派 古典 艺术造诣 艺术节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