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舞蹈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早期的舞蹈形态和人类的祭祀、生产、战争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而岩画作为一种记录舞蹈艺术的形式,经历了千百年流传至今,是人类文明重要的文化遗产。本文以先秦少数民族岩画舞蹈为切入点,分析了岩画和舞蹈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先秦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分类,通过对古老的岩画舞蹈艺术研究和分析,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舞蹈艺术发展规律,并对现代的舞蹈创作提供更多思路和借鉴。

  • 标签: 先秦 少数民族 岩画舞蹈 形态
  • 简介:文艺复兴音乐断代史的编纂中,历史分期是著者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边界如何确定?时期内部音乐演变的阶段性怎样划分?这不仅是这一领域历史研究与写作的传统的积淀,而且更体现出历史编纂者们观察问题的视角,及所采用的学术原则和方法。奥地利音乐历史学家安布罗斯最早把15、16世纪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为文艺复兴音乐断代的奠定基础。以里曼为首的一些德国音乐学家则主张把14世纪划归文艺复兴。然而20世纪大多数历史学家还是遵循了安布罗斯的分期传统。在断代内部阶段划分方面,里斯、布朗、阿特拉斯、珀金等的音乐断代史著则依据各自的编史原则对内部分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 标签: 文艺复兴断代史分期 断代的边界 时期内阶段划分 原则与观点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七十周年,我作为文艺界的政协委员,有幸参加了十二年的全国政协会。每年的大会都让我记忆犹新,尤其是今年的十三届二次会议,无论是汪洋主席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还是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让我感到收获满满,信心满满。特别是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们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觉得重托在心,使命在肩,讴歌人民,任重道远。

  • 标签: 文艺工作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修身 明德 做人 政府工作报告
  • 简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艺理论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独特的现实性实践性。它和笔者的专业艺术国画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联系。根据文学艺术进行国画艺术创作,既可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又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有的艺术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与表达,今天笔者的论点并不是国画,是笔者家乡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

  • 标签: 最先进的文艺理论 艺术国画 内在联系 剪纸
  • 简介:成立于1953年的武汉说唱团,是湖北省唯一的国有专业曲艺艺术表演团体,也是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三项国家级和湖北道情、湖北渔鼓、武汉相声等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六十多年来,武汉说唱团坚持扎根人民,与时俱进,涌现了诸多全国有影响的艺术家,以其雄厚的创作、表演实力活跃在国内舞台上。

  • 标签: 艺术表演团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骑兵 文艺 荆楚 湖北省
  • 简介:音乐民族志这一书写范式在民族音乐学界由来已久,从马氏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发源至今,因其对文化事项整体关照之上的真实描述而备受青睐,经历了质疑、重塑等不同的转向,亦在学者们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经受着效用性的考量。以民族音乐学课堂实践为基础,结合教研实例,通过“教”与“学”互为主体的教研实践在音乐民族志认知与书写方面凸显的问题为着手点,对音乐民族志表述内容与方式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音乐民族志 书写范式 课堂实践
  • 简介:“志书”中国自古就有,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汉语志书体系。西方学术界自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科学民族志”以来,其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基本要点很快成为通行全球的民族志写作方式。中国第一部音乐民族志是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的《白族音乐志》,其奠定了中国音乐民族志的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跨学科的影响对于音乐民族志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今天的音乐民族志写作正走向多元发展的阶段。

  • 标签: 音乐民族志 《白族音乐志》 奠基与多元发展 民族音乐学实践
  • 简介:为了培养区域性的音乐专业人才,我国民族地区的多数普通高校都建立了音乐院系,招收音乐专业学生。由于音乐人才需求的区域性倾向与多民族音乐资源并存的现实状况,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就应该体现出与发达地区不完全相同的客观状况。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以国内其他地区专业音乐院校或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模式为仿效对象,从而造成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与区域性社会需求、文化发展等方面不相匹配的尴尬局面。

  • 标签: 音乐教育改革 民族地区高校 音乐专业学生 综合性大学 区域性 专业人才
  • 简介:在百余年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程中,继承、弘扬民族音乐精髓的作品层出不穷。《雅之声--琴韵》吸取、借鉴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华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发挥钢琴多声部织体优势的同时,保留了民族音乐的韵味。本文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切入点来分析其在乐曲中的体现方式。

  • 标签: 民族音乐元素 古琴 古筝 小京锣 《雅之声--琴韵》
  • 简介:民族唱法是中国艺术领域当中带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形式,各个民族都具有代表性同时又有着明显民族特色的歌曲,在我们如今大力提倡民族化和继承传统的背景下,更要在民族声乐演唱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研究。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的核心要素,其表演形式和其中的唱腔元素是值得民族唱法学习与借鉴的。所以,在推动民族音乐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不同的民族音乐类型当中找到共同之处,并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借鉴,把戏曲独特巧妙的唱腔元素应用到民族声乐演唱当中,也让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 标签: 民族声乐演唱 地方戏曲 唱腔元素 运用
  • 简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部悠久的发展史,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从国外传来的新兴学科,在中国发展已有百年之久,诸多学者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硕果累累。近年来,以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先生的《民族音乐学概论》的问世为表征,标志着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在学理层面上趋于成熟。

  • 标签: 民族音乐学家 理论与实践 增订版 应用 教学 新兴学科
  • 简介:对艺术而言,不论研究或是创演,一些情怀是必不可少的。苏轼在《江行唱和集序》中就有“已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之意境,进而有了“有所不能自已而作”的冲动。这就是他在“博观”“厚积”后从情怀中自然而然生发出的。

  • 标签: 全国政协委员 文艺发展 感言 曲艺 情怀 唱和
  • 简介:1996至1998年间,陕西神木县的大保当镇陆续发现了属于东汉时期的墓葬26座,其中14座墓中有画像石,墓葬封门石柱上镌刻着精美的乐舞百戏图像。文章认为:该墓葬群的墓主人系匈奴贵族,画像石所表现的是匈奴人汉化、生活惬意,匈、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内容。这是音乐史研究中少有的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神木大保当 画像石 汉化 匈汉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