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初,陕西师范大学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师生连续在西安人民剧院和北京国家大剧院联袂上演了世界经典歌剧《唐璜》,以此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这部由陕西师范大学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合作公演的歌剧《唐璜》以其精彩诙谐、典雅质朴、浓郁的古典乐风取得了成功。这也是陕西师范大学继2007年在西安人民剧院公演歌剧《卡门》,2009年在西安人民剧院公演歌剧《阿依达》后第三次联袂饰演世界经典歌剧,开创了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院以来培养人才模式的全新局面。尽管在此过程中还有些地方、有些问题有待完善,但它带来的积极因素是不可否认的。对直接参与的老师、学生在专业成长方面所带来的益处是有目共睹的。

  • 标签: 陕西师范大学 国家大剧院 中日邦交正常化 经典歌剧 《唐璜》 日本东京
  • 简介:2006年11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始冈要》)。作为新时期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和指导我围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从强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办学思路,

  • 标签: 高师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音教专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教师教育改革 教学指导纲要
  • 简介:歌唱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声与情向来是歌唱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歌唱的目的就是感动人的灵魂,其最理想的状态是“声情并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通过歌曲与听众进行的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使演唱者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歌曲感情完美统一,才能感染听众,使听众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双重共鸣。

  • 标签: 歌唱 关系 必要性 途径与方法
  • 简介:像吴碧霞这样既能够演唱民族歌曲获得国内一致认可,亦能够演绎西洋歌剧咏叹调斩获国际大奖的横跨中西两种演唱风格的歌唱家在国内歌唱界是鲜有的。吴碧霞的成功不仅仅打破了中西声乐艺术的隔阂,还将以往被认定是无法同时完整体现的两种歌唱风格实现了科学的交融。本篇论文对吴碧霞中西相结合的演唱风格进行深入剖析与探究,从而阐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并揭示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必然会走向多元化的最终的发展态势。

  • 标签: 吴碧霞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土洋结合 多元化
  • 简介:清末的基督传教士在引进和推广盲残疾人职业培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盲人技能培训及就业问题上多有贡献。针对盲人耳聪的特点,一些传教士注重对盲人音乐技能的培训,因而推动了早期残疾人的音乐教育。但学界对于他们的工作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盲童安格妮丝.郭士立、苏格兰圣经公会牧师穆瑞为例,对基督传教士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盲人音乐教育上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

  • 标签: 传教士 盲人音乐教育 安格妮丝·郭士立 瞽叟同文馆 穆瑞
  • 简介:"主音嗖乏"教学法是19世纪经由基督传教士传入华土的诸音乐教学法中流传甚广的一种。国内学界对此教学法在清末民初的传播情况虽有提及,但大多语焉不详、缺乏史实。本文以1861年即到香港教书,后又转往北京、上海的英籍传教士傅兰雅为例,分三节对"主音嗖乏"体系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与应用做一描述。第一节综述傅兰雅本人,通过简介其人在华三十余年所做之事,来凸显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之功过。第二节以傅氏于19世界60年代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运用"主音嗖乏"体系教授中国学童之史实为实例,管窥来华传教士音乐教育之内容及形式。第三节简述"主音嗖乏"法在晚清的流传情况。

  • 标签: 传教士 傅兰雅 音乐教育 “主音嗖乏”
  • 简介: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是处于湘中地区的以信奉"三峒梅山"为主,集巫道傩、梅山民歌为一体,具有驱傩、还愿、求子、求财、和神功能的一种汉族民间宗教。其最具代表性的"和娘娘"法事,是以请神、还愿为主,通过傩仪的模仿与扮演,意图达到"和神"的目的。本文选取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益门村五组杨南春家的仪式为例,运用仪式音乐研究、音乐形态学理论,对其仪式及其音乐本体特征给予相关的解读与分析。

  • 标签: 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 和娘娘 仪式音乐 音乐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