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钢琴是一件常见而特殊"固定音高"乐器,必须具备"绝对"准确音准.音乐中音准概念是人对音高状况主观判断过程,是建立在易变、多重性标准之上模糊概念,钢琴调律师音准判断是根据物体振动自然规律进行,并凭借对"拍音"变化分辨,使钢琴调律操作过程更加科学、严谨,最终得到"绝对"准确音准关系.

  • 标签: 主观音高 客观音高 调律音准 音乐音准 音准关系 判断
  • 简介:在蒙古族长调跨文化审美价值判断这个问题上,民间/学者、局内人/局外人,给出了多元审美经验描述和阐释。其中尤为突出是,面对同样音响感性样式,不同文化持有者在审美经验判断上,得出了长调音乐或“欢乐”或“悲伤”,这两种完全相悖结论。本文通过对蒙古族传统社会长调音乐审美价值观探讨,以及跨文化审美价值判断分析,指出长调音乐对“局内人”而言,其所呈现出审美形态具有“欢乐”情感价值属性。

  • 标签: 长调 审美价值判断 欢乐 悲伤
  • 简介:对音乐分析美学研究——并以“[BrahmsSymphonyNo.1]何以给人美的感受、理解与判断”为个案韩钟恩导言音乐研究由于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研究目的出发,运用不同方法,针对不同侧面,并把音乐研究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类取域,因而,音乐作为一个...

  • 标签: 音乐分析 符号系统 SYMPHONY 音乐作品 美学研究 音乐本体
  • 简介:从(以下简称)著作权案引发有关此歌曲式判断分歧(ABA还是反常BAB)[1][2][3][4][5][6]①来看,暴露出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创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与国立上海音乐院以来七八十年间,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曲式学"或"作品分析"课程中,历来以器乐曲式为主,声乐曲式为辅弊端.

  • 标签: 民歌乐段体 单三部曲式 《乌苏里船歌》 作曲理论
  • 简介:’内心袒露时代记录──读冼星海日记编者按:1995年正值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广州、澳门等地均为此隆重举办了音乐演出和学术研讨会等纪念活动。本刊特择载徐士家研究员一文,以志纪念这位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作出卓越贡献音乐...’

  • 标签: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救亡歌咏 日记 延安时期 抗战音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又称暗示--领悟模式.我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且经常运用,因为它适合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在形式上易于学生接受,在思想上易于学生交流,在审美中易于其不断探索、创新.

  • 标签: 学生交流 教学模式 领悟 陶冶 情境 心理特点
  • 简介:埃德文·菲舍尔1886年生于巴塞尔,和他同时代著名钢琴家有施纳贝尔(ArturSehnabh1882—1951)、阿尔弗雷德·科尔托(AlfredCorot1877-1962)、沃尔特·吉泽金(WalterGieseking1895-1956),以及威尔海姆·肯普夫(wilhelmKempff1895-1991)。凑巧是菲舍尔好友兼合作伙伴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也生于1886年。他们1920年在柏林爱乐音乐会上首次共同亮相。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

  • 标签: 音乐会 乐音 钢琴家 肯普夫 风格 纯粹
  • 简介:几年前,我被分配到张家界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律动课及学校舞蹈兴趣课老师.记得第一次我伴着上课铃声踏进了律动课教室,用刚学会手语表达了"上课"这句话时,同学们用异样神情互相比划着我看不懂手语,然后从上到下打量着我这位新老师,此时我就像个外星人与他们格格不入,过了许久,孩子们才礼貌地用手语表达了"老师好",我生硬地用手比划了一下"同学们好",于是开始了我精心准备第一堂课教学内容.

  • 标签: 乐章心 心舞蹈 手乐章
  • 简介:春天我在界碑下种一片星光,梦里万家灯火开满祖国窗,为了每片雪花都跳起那锅庄,寂寞钢枪高挑起一盏明月光。春天我在蓝天里种一双翅膀,梦里邀约雄鹰陪我巡逻边疆,为了雪莲姑娘穿上那花衣裳,茫茫雪线涌动着这身绿军装。

  • 标签: 音乐作品 歌词 作词法 作曲法
  • 简介:从逻辑上讲,要讨论电影目的,首先得清楚地认识电影,即电影究竟有哪些形态?换句话说,我们应当明确正在谈论是什么样影片?

  • 标签: 电影 影片 人物 情节 艺术风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音调危机时期,对于新听众阶层来说,不仅个别作品,甚至作为时代音乐基础、决定听众对音乐艺术要求“音调积蓄”和占统治地位审美情趣都显得陈旧和好象造作了。这时音乐好象拚弃一切多余、表面上复杂、非常主观和所谓为了“音响真实”而抽象东西,于是为新音调、新表现斗争开始了。这一斗争伴随着从新听众立场对统治地位音乐价值重新评估。如果它同政治上转变和国家与社会制度改革正巧发生在一个时期就会更加激烈。贝多芬时代就是如此。音调危机严重导致力求音乐艺术返朴归

  • 标签: 谐谑曲 交响性 艺术要求 八小节 三拍子 创作思想